刺皮耳屬

刺皮耳屬

刺皮耳屬是一種真菌,平伏、平展,貼生,革質或膠質,刺皮耳屬真菌主要分佈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我國巳知有17個種。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刺皮耳屬
拉丁學名 Heterochaete Patouillard.
參考文獻 Bull.Soc.Myc.Fr.8:12:.1892.

形態描述


擔子果平伏、平展,貼生,革質或膠質,子實層被稀疏或密集、排列常不規則的刺突所穿過。刺突由無色透明或多少呈褐色的平行菌絲組成,這些菌絲緊密粘集或膠化,不易散離,最通常起源於子實體下層。基部菌絲經常從擔子果表面的可育區之外伸出並密集而形成一個不育的、呈柔毛狀的淡色邊緣。擔子果大小與形狀不定,通常匯合,有時可在原來的擔子果上復活再生。切面通常明顯由兩層組成,一層是常膠化的,可對熒光桃紅(phloxine)完全著色的子實層,子實層包括著生在表面的或稍在表面之下的擔子和扭曲、分枝或絲狀不分枝的側絲,通常還有膠囊體。另一層是由平行或交錯而且常不分枝的菌絲組成的子實下層,其菌絲難以著色,壁內向膠化加厚,菌絲無明顯的種間差異。有些種類的擔子果甚薄,呈粉狀,殼狀地衣狀或不規則的伏革菌狀,緊貼著生在基物上,其子實下層不明顯,可著色,茵絲常為薄壁。
擔子球形、卵形至棒狀,縱分裂成四細胞或二細胞。孢子常為腎形、近臘腸形至臘腸形,具小尖,萌發時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分生孢子極少見。

討論


Patouillard於1892年將蠟殼耳屬Sebacina中子實層表面具有由不育平行菌絲組成的圓柱形突起的種類分離出來,建立刺皮耳屬。
刺皮耳屬與蠟殼耳屬關係甚為密切。刺皮耳屬平伏貼生的擔子果與蠟殼耳屬的擔子果並非有什麼大的不同。在刺皮耳屬中,可清晰辨別的子實下層的存在,表明它們不僅在外部形態上,而且在內部結構上有了高度的分化,而具有如此子實下層結構的種類,在蠟殼耳屬中也有存在。
盤革耳屬Eichleriella與刺皮耳屬的一些革質種類可能容易地從Sebacina calcea這樣的種類平行發展而來。稍增厚的、遊離或反卷的邊緣可能是更進化的特徵。一般來說,要確定反卷與貼生的分界是困難的。
Heterochaete與Protodontia的親緣關係更顯而易見,前者的刺柱由直立平行的菌絲組成,且被能育的子實層覆蓋著,只在尖端部分是不育的。有人偶爾在刺皮耳屬標本里發現子實層覆蓋了刺柱的基部。如果刺柱是長而纖細的,子實層延伸到刺柱的頂端,但不覆蓋它,那麼我們應該把這樣的類型肯定為Protodontia屬。
被歸納在刺皮耳屬的種類在質地上或為革質或為膠質,不能認為這種差別有什麼意義。刺皮耳屬與蠟殼耳屬都包括了膠質與革質的類型。如果我們把刺皮耳屬膠質種類的菌體組織同黑耳屬或銀耳屬相比,就會一目了然,即這些種類更接近膠質菌屬的成員,這種現象在H.gelatincea特別明顯,其子實層下面難見有刺柱的痕迹,子實下層與黑耳屬相似,但H.gelatinosa的擔子被發現在子實層表面,擔子果是平伏的。
刺皮耳屬有三個完全膠質的種類:H.gelatinosa,H.nigerrima,H.verruculosa。儘管膠質與非膠質有本質的差異,但要人為地形成屬的界限尚無充分證據。Bodman(1952)報道,H.subgelatinosa,H.sanctae-martae似乎呈現了膠質與革質之間的聯繫,它們的子實下層與H.gelatinosa的頗為相似,但膠性較弱,且在子實下層能找到刺柱,這些種的表面為蠟質而沒有干膠質真菌通常的角質外表,擔子果也完全貼生,不與基質分離。當這樣的種類與膠質類型或非膠質類型相比較時,要確定屬的分界線就顯得困難了。Bodman(1952)提出了一個極端的方法,把刺皮耳屬所有的膠質類型或定為H.gelatinosa,或者歸於黑耳屬,然而,它們具有顯著的由不育菌絲組成的刺柱,將它們歸於黑耳屬顯然欠妥。我們認為,將現在刺皮耳屬中的膠質種類分出來成立一個新屬是可取的,這有待今後的研究。
按照Ainsworth系統,刺皮耳屬是銀耳科中的第二大屬,種類之多僅次於銀耳屬。儘管本屬具有與銀耳科其它成員明顯不同的特徵,但種的區分極為困難。自Patouillard於1892年建立本屬以後,雖有眾多學者如Burt,Patouillard,Wakefield,Bresadola,Berkelely,Petch及Moller等對本屬有過一些報道,但均限於外部形態的十分淺顯,簡單的描述,從而導致大量的名稱重複。1952年,Bodman發表的專著《刺皮耳屬的分類研究》,首次對本屬作了較全面系統的報道,其中記載了29個種,合併了31個異名,排除了8個曾被定為刺皮耳屬的種類。這以後,Kobayasi(1954), Lowy(1977),Badillo(1982,1983)先後報道了6個新種,Reid(1970)報道了1個新組合種。
刺皮耳屬真菌主要分佈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我國巳知有17個種。
所有的種均為腐生。一般沒有專一的寄主植物,大多是在闊葉樹上發現的,只有少數著生在針葉樹、藤本甚至草本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