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村鎮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轄鎮

安村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位於藍田縣白鹿塬西北部,鯨魚溝北岸,鹿塬水庫旁邊,距縣城8公里,人口有39930人(2018年)。安村鄉代碼:610122205,轄巨東、安村、吳庄、府庄、宋嘴、東代寨、腰道、康偏、韓寺、東王莊、支尚、府君寨、偏白、郭村、田家坡、寇坡、上白、下白、巨西、楊劉坡、洩湖、龍村、牟家、邵寨、新華、楊孔寺、馬溝27個行政村。

藍(關鎮)湯(峪)公路和沿山公路過境。鄉西南邊是鹿塬上有名的鯨魚溝,鯨魚溝河水向西流入鹿塬水庫在流入西安滻河,這裡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是藍田縣有名的小康鄉,耕地總面積28905畝,其中:基本農田9878畝、有林地42895畝(經濟林9945畝、用材林32950畝)。坡地,塬地,水地種類較全.該村綠化較好,村民住房條件不錯。

截至2020年6月,安村鎮下轄21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安村鎮戶籍人口39930人。2011年,安村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7億元。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宋代以安姓居藍關至白鹿塬間的古道口,得名安道里,后簡稱今名。

建置沿革

宋設安道里。
清設鄉。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為聯保。
1949年後,設鹿走鄉。
1958年,成立光明公社,駐地吳庄村。
1961年,改稱安村公社。
1984年,改設安村鄉。
2011年7月,改設安村鎮。安村鎮電子地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村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城以南,白鹿塬東部。東和藍關街道相接,南連前衛鎮,西與孟村鎮為鄰,北接洩湖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8千米,總面積43.9平方千米。距縣城7千米。

地形地貌

安村鎮地處白鹿塬東部、灞河河畔,地勢平坦。

氣候特徵

安村鎮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極端最低氣溫-17.4℃,極端最高氣溫43.3℃。無霜期年平均211天。境內全年主導西北風,平均風速1.6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年平均降水量83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佔全年降水量58.4%。

水系水文

安村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灞河,境內流長4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吳庄、安村、府庄、宋家嘴、腰道、東代家寨、康碥、韓寺、府君寨、上白、下白、楊劉坡、龍村、新華、邵家寨、馬溝、楊孔寺、郭村、田家坡、寇家坡、東聚仙、西聚仙、支尚、東王莊、偏白、野狐、牟家27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轄27個行政村;
巨東吳庄安村
府庄宋咀東代寨
腰道康碥韓寺
東王莊支尚府君寨
偏白郭村田坡
寇坡上白下白
巨西邵寨穆家
楊劉坡馬溝新華
楊孔寺龍村野弧
下設121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下轄2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巨東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22118200121巨東村
610122118201220安村
610122118202220吳庄村
610122118203220府庄村
610122118204220宋嘴村
610122118205220東代寨村
610122118206220腰道村
610122118208220韓寺村
610122118210220支尚村
610122118211220府君寨村
610122118213122郭村
610122118214122田家坡村
610122118215122寇坡村
610122118216220上白村
610122118217220下白村
610122118218122巨西村
610122118219220楊劉坡村
610122118221122龍村
610122118224220新華村
610122118225220楊孔寺村
610122118226220馬溝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轄區總人口3.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050人,城鎮化率19.2%。另有流動人口1120人。總人口中,男性19385人,佔52.7%;女性17415人,佔47.3%;14歲以下6500人,佔17.7%;15—64歲23200人,佔63%;65歲以上7100人,佔19.3%。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安村鎮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8.3人。
截至2018年,安村鎮戶籍人口39930人。

政治


經濟發展

以5年為一個創業周期,通過努力,力爭收入達到1億元,創業人數達到1萬人,創業老闆達到1000人,創業示範戶達到100戶,創業明星達到10人。村上主要黨員幹部5年內每人自己至少要辦一個企業,村“兩委會”主要幹部每人必須能帶出10個明星創業戶。這是藍田縣安村鎮提出的全鎮農民創業目標。
安村鎮積極實施“能人帶動”戰略,激活農民創業熱情,一個“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新創業熱潮正在興起。近一個多月來,全鎮農民投入創業的資金接近千萬元。在實施“能人帶動”戰略中,安村鎮積極搭建“西安白鹿原對外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和“安村鎮民營企業協會”等三個平台,動員安村籍在外企業家、創業能人回鄉創業。安村鎮支尚村回鄉農民曹建民投資百萬元的現代生態立體養豬場正在加快興建,而與之相配套的飼料廠也在加快論證當中。
幹部不會富,難當好乾部;帶領群眾富,才是好乾部。安村鎮各村黨員、幹部帶頭創業、共同致富的熱情不斷高漲。已投資近百萬元建現代養殖場的巨東村村主任閻北平,專門到武功縣考察土布生產,準備在土布這個現代城市人時髦的用品上,挖出財富“金娃娃”。他說,土布市場前景好,屬於勞動密集型項目,有利於農民就業,再說風險也小,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法,讓廣大農村婦女也能參與到家庭創業中。安村鎮偏北村一組組長王升新與本村村民張滿霞實施資金與場地優勢互補,辦起了規模養兔場。在村幹部牽頭下,吳庄村村民合股投資百餘萬元興辦的金鹿灣生態休閑度假區正在建設,農民們充分發揮創造力,在溝溝坎坎處找到了無限商機。
2008年,安村鎮黨委、政府結合安村鎮實際,把加快私營企業發展作為促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振奮精神、乘勢而上,狠抓落實、敢為人先,使私營企業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截止2008年,全鎮2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已達33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營企業集群體。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工業強鎮戰略,安村鎮隆重召開了“安村鎮私營企業發展促進會”,成立了“西安白鹿原對外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安村鎮私營企業協會”。60多名私營企業主和安村鎮集鎮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西安市原政協副主席胡劍虹、縣政府副縣長白安選及縣經貿、環保等部門的負責同志為“西安白鹿原對外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安村鎮私營企業協會”揭牌;各私營企業主就如何搞好企業發展進行了認真交流;6名私營企業代表就進一步做大做強私營企業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會議確定了安村鎮文化經濟產業發展立體戰略布局,即“一帶兩線”、“六大板塊”、“八大行業”、“十三大項目”,提出了“三強化四重點五突破”的工作思路,選舉產生了“西安白鹿原對外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和安村鎮私營企業協會”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有關業務幹部、集鎮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安村鎮私營企業發展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為私營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會上,副縣長白安選指出:在省十一次黨代會召開之際,安村鎮召開私營企業發展促進會,這是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以實際行動促進民營經濟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的一種有效形式,安村鎮黨委、政府圍繞爭創經濟強鎮目標,真抓實幹、狠抓落實,大膽探索、敢於創新的具體體現。私營企業促進會的召開,既切合安村鎮發展實際,又符合安村鎮私營企業率先發展的心聲和願望。對藍田縣新時期搞好鄉鎮工作具有先導性和示範性,值得認真總結、研究和推廣。白安選副縣長要求,安村鎮黨委、政府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縣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搭建平台,發揮優勢,以協會凝聚人心,以協會促進工作,以協會提升形象,以協會推進和諧,努力實現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


綜述

2011年,安村鎮財政總收入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9.6%。2011年,安村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680元。
2018年,安村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4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安村鎮耕地面積3.5萬畝,人均0.9畝,林地面積1.3萬畝。2011年,安村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5億元,比上年增長8.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4%。
安村鎮圖片
安村鎮圖片
種植業
安村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安村鎮糧食生產3680噸,人均1000千克。其中小麥2100噸,玉米1580噸。安村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等。2011年,安村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80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累計造林1.6萬畝,其中經濟林10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30%。2011年,安村鎮水果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13500噸,主要品種有大杏、核桃、柿子等。
畜牧業
安村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為主。2011年,安村鎮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羊飼養量443隻,年末存欄552隻;牛飼養量20頭。2011年,安村鎮生產肉類32098噸,其中豬肉30000噸,羊肉2098噸;鮮奶70噸;畜牧業總產值592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6%。

第二產業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30台。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商業網點100個,從業人員750人。2011年,安村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7億元,比上年增長9.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業務收入18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90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100%,比上年提高10%;網際網路埠總數3000個,已佔用埠總數2900個,寬頻接入用戶2900戶,比上年增加8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萬元。

交通


2011年,安村鎮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44千米。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57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030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16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40人,專任教師13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文化藝術團體10個,成員230人;文化專業戶5個,文化中心1個,文化從業人員30人。1958年開通有線廣播,以後逐步發展為無線廣播、電視。2011年,安村鎮廣播電視用戶9000戶,其中數字化電視用戶82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村級醫療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站27個;其中公辦衛生機構床位90張。專業衛生人員135人。2011年,安村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000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安村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戶,人數46人,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220元,城市醫療救助1人次,支出0.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461戶,人數1230人,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人,支出5.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7人次,支出19.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人次,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2011年,安村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6人,倒塌房屋15間,直接經濟損失35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鎮區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千米,生產能力335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截至2011年末,安村鎮鎮區擁有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2%,供電可靠率99.7%。

社會活動

在新農村建設各項優惠政策的鼓舞下,在安村鎮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下,2008年來,眾多在外創業成功的農村能人,以其雄厚的資金、技術、信息等優勢,紛紛回鄉投資農業,帶領鄉親們致富,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地處白鹿原中心地帶的安村鎮農民,素有出外經商、創業的傳統,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長期在外創業、經商、打工的人員就有1萬多人。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也需要資金,那麼資金從哪裡來?安村鎮黨委、政府除以優良的新農村建設項目爭取國家和上級的資金支持外,還進一步開拓思路、挖掘潛在資源,把目光集中在了安村鎮在外的“能人”身上,激發他們回報桑梓的情感,發揮他們在資金、項目、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創造優良的條件,促進他們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代表人物


安村鎮馬溝村村民葉寬放,是該村出外創業成功人士之一,其創辦的西安藍鑫基礎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擁有資產超過了600萬元,成為該村有名的富裕戶。葉寬放富了,但他時刻不忘鄉親,多次掏錢支持村上的文化、體育事業。為了讓鄉親們也能和他一樣儘快致富,他決定首期投資200多萬元,開發村上的300多畝荒坡地,將其建成集生態、旅遊、休閑、農家樂於一體的生態區,讓村上的人家通過土地入股、直接經營農家樂等方式,享受開發建設的收益。據不完全統計,安村鎮2008年像葉寬放一樣回鄉投資再創業的能人,已有30多人,他們中有帶動鄉親搞養殖的、有搞設施農業的、有搞土布編織的,為當地帶回投資數千萬元,不少人還被村民選為了村幹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