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斯本
原英國財政大臣
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是英國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財政大臣。他聰明而且有政治悟性,是外交鷹派和財政保守派,在如何應對經濟衰退和財政赤字問題的辯論中始終站在第一線。擔任英國財政大臣以來,曾在2010年推動了英國的赤字保衛戰。2011年致力於驅動英國銀行改革。
2015年力推英國以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身份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使英國成為首個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西方國家。2015年大選后,被卡梅倫任命為內閣第一大臣並繼續擔任財政大臣,正式成為卡梅倫的副手。
2016年7月13日,辭去財政大臣職務,原外交與聯邦事務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接任財政大臣。
喬治·奧斯本
奧斯本來自高門世族,家族是其中一支盎格魯-愛爾蘭古老貴族,在昔時的愛爾蘭屬於所謂的“新教優越階級”(Protestant Ascendancy),他本身亦是蒂珀雷里郡鮑倫泰勒(Ballentaylor)的奧斯本從男爵爵位繼承人。
奧斯本早年受教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在大學就讀時期他是曾參與以大搞破壞聞名的布靈頓俱樂部(Bullingdon Club)。加入下議院從政前,曾在保守黨任職研究工作。
1994年—2001年 英國議員 助手和演講稿撰寫人
2001年—2005年 影子內閣 財政事務首席大臣
描述:註:2001年奧斯本當選議員后在黨內地位迅速上升
2005年—2010年 影子內閣 財政大臣
2010年—2015年 英國財政部 財政大臣
2015年—2016年 英國財政大臣、首席國務大臣、公務員事務部長。
2010年5月17日,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宣布設立一個財政監管機構,監督政府應對財政赤字。
2010年5月24日,奧斯本宣布,英新政府將對本財政年度的預算支出削減62億英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5日在新一屆議會開幕時發表講話時坦承,削減赤字是政府的“第一要務”。
2010年6月16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公布了銀行監管體系的改革方案,該方案將廢除現有的由財政部、英國央行和FSA三方共同監管的機制,建立一個新的監管機制。在新的監管機制中,FSA將在2012年底之前被拆分為三個部門,分別為審慎監管局、金融政策委員會以及消費者保護和市場管理局。
2010年6月22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推出自二戰以來最為嚴苛的預算案,宣布從本年度到2014-2015財政年度,英國政府每年將削減政府開支320億英鎊。預算案不僅規定年收入1萬英鎊的公務人員兩年內不得加薪、英國王室的今年支出不再增加,還大幅上調了增值稅。
2010年10月20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宣布了今後幾年政府將削減830億英鎊財政預算的細節。根據計劃,政府將減少大約兩成開支,裁撤大約49萬個公共部門工作崗位,大幅削減各種福利支出。這項計劃被稱為英國政府二戰後推行的最嚴厲的緊縮政策。
2011年2月8日,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宣布,2011年將取消針對銀行業稅收的折扣稅率。若按正常稅率徵收,今年全年銀行業稅收將增加8億英鎊(1英鎊約合1.4美元),至25億英鎊。
2011年3月23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公布了以保守黨為主導的聯合政府上台以來的第二份財政預算。這份預算雖然更加突出刺激經濟增長的計劃,但仍然堅持前一份預算中提出的財政緊縮政策,以減少政府財政赤字。
2011年6月15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宣布重大銀行業改革措施,同意隔絕零售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以期避免全球金融危機重演。
2015年3月,英國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財政大臣奧斯本力推,他希望藉此增進中英關係,加大中國對倫敦金融城的投資等商業利益;英國外交部曾嘗試阻止,擔心此舉會惹惱美國,也將疏遠與日本的關係;但首相卡梅倫聽取了奧斯本的意見后,拍板支持加入。
有關加入時機的一些細節頗有意思。據說奧斯本曾告訴中國官員,不會在3月17日前宣布它將提交申請,可其它歐洲國家聽到風聲后馬上跟進(法國、德國、義大利在3月16日同時申請加入),令英方決定提前五天在3月12日宣布。最終,在金融領域野心勃勃的盧森堡還是比英國提早了一天,於3月11日向中國提交書面確認函,但盧森堡要求中方在兩周內保秘,以防其加入申請未能成功獲批。這樣,英國還是拔了頭籌。最終於3月28日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在上屆任期內,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奧斯本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問題上發揮了示範作用。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默凱也認為,大選后英國新政府對華政策預計不會有重大變動。“保守黨財政大臣奧斯本個人一直致力於發展對華關係,推動做了很多工作;英國把中國看做一個巨大的、快速發展的經濟體,英方希望這一非常重要的雙邊關係能夠持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