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俠

2009年劉鎮偉執導電影

《機器俠》是由樂視網投資製作,劉鎮偉執導,胡軍孫儷方力申鄭中基吳京等演員主演的科幻愛情喜劇電影。

講述了公元2046年,第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K-1,為了測試性能在小鎮實習過程中和警察隊長徐大春以及女警素梅之間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8月18日上映。

劇情簡介


中國電影《機器俠》高清海報圖片
中國電影《機器俠》高清海報圖片
公元2046年。高科技正不斷改變人類的習慣,同時也更新著人類的慾望。於是,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應運而生。第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代號K-1,在天安科研局的秘密研製下橫空出世,目的是為代替警察執行危機任務,以保障執法人員的安全。為了測試性能,局長決定派它到一個偏遠的小鎮實習,並由當地的警察隊長徐大春秘密監管。K-1以“德明”的身份加入警局,立刻大顯神通,成為破案神手。由於體內有完美的社交程序,德明很快就成了小鎮上的人氣偶像,而女警素梅也對他芳心暗許,讓一直暗戀素梅的大春鬱悶不已。大春看不起德明只是個機器,二“人”明爭暗鬥,笑話百出。
德明與大春受命追擊智能系統出現偏差的機器人K-88,一番上天入地、七十二變的高科技機器人大戰後,K-88道出他叛逃的原因是“要自由、不想永遠做一部機器”,並痛斥德明為“電子奴隸”。大春深受震撼。為保護德明,也為維護人類的尊嚴,大春奮不顧身的撲向K-88。素梅向德明表白卻得不到正面回應,傷心不已,殊不知,她的愛正將德明一步步逼向兩難絕境。同時,受命清理叛徒的機器殺手們,也正陸續向小鎮湧來,一時間殺機四伏。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徐大春胡軍
德明K-1方力申
素梅孫儷
素清甘薇
小江鄭中基
K-88(陳龍)吳京
林祥曾志偉

職員表


出品人賈躍亭、李明、李國興、任仲倫、吳天明、黃群飛
總導演劉鎮偉
製作人卓順國
監製朱嘉懿、卓伍、汪天雲、劉洪鵬、羅雪、甘蕙茵、李莉
美術設計劉京平
動作指導元德
攝影馮遠文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徐大春

    徐大春

    演員胡軍

    大春原來是一個小鎮的警察隊長,一直想調出去。但是因為小鎮治安很好也沒有什麼大案件可以立功。整日得不到重用的大春也常常以素梅父親臨死前託孤為由,以素梅男友自居。後來在與K88的爭鬥中喪生,被K1將他與K88合併,變成半人半機器的傢伙。雖然他在當人的時候是警察,但他成為機器人之後,就回到了一個十分蒙昧的狀態,需要重新學習世上的東西,他看到一把菜刀,就“咣”變成一把刀,就是為了學習什麼是刀。這個過程是很奇妙的,他也會開始學會以機器人的角度思考。

  • K-1德明

    K-1德明

    演員方力申

    K-1德明是一個完全的機器人,在經過屢次精心策劃的實驗后,K-1被派到小鎮成為警察隊長大春的同伴,接受最後的測試任務。在沒有變形前和人類幾乎長得一樣。能文能武,而且武功很高強,左右逢源很受歡迎。可惜不能談戀愛,因為機器人不能和人類發生感情,如果這樣,將會啟動自我毀滅程序。

  • 素梅

    素梅

    演員孫儷

    素梅是一名美麗女警,喜歡方力申扮演的機器人。在劇中跟方力申所飾演的機器人第一眼認識,覺得很特別,為什麼這個人會梳這樣的頭髮。第一眼之後就會覺得這男孩很酷,在後來的接觸中更是覺得這個男孩很不一樣,慢慢就彼此都有了好感,但是他們註定是不能走到一起,想愛卻不能愛,想走卻不能走到一起。

音樂原聲


類型 曲目 作曲 作詞 編曲 演唱
主題曲學愛李偲菘 易家揚劉沁 甘薇
還我一個角色鄭中基;鄧建明陳少琪鄭中基
插曲我可能愛上你雷頌德雷頌德;陳冠鏘;方力申雷頌德方力申
come on雷頌德雷頌德雷頌德側田
you'll lose
上海灘顧嘉輝黃沾
月亮代表我的心翁清溪孫儀藝琛胡蓓蔚
ONLY YOU劉鎮偉藝琛RAM BUCK RAND 
 片尾曲​記憶​雷頌德​陳冠鏘​陳冠鏘​方力申;孫儷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機器俠》是劉鎮偉在看完《變形金剛》之後,突然獲得的靈感。好萊塢的機器人雖然好看,但總有些冷冰冰的感覺,如果給他們加上一些中國功夫,肯定會很好玩,《機器俠》就此誕生。而既然劉鎮偉要在“機器俠”身上加入功夫戲份,那麼就必須找一個和“機器人”威力相當的功夫高手,在片中這個重任就落到了吳京的身上。
《機器俠》也把主要外景地選在了寧波,寧波的古村走馬塘村成為片中的故事發生地。選擇寧波是因為戲裡面有以後的50年,可是50年是什麼樣的光景呢。機器人要是很像中國的,很傳統的,那就挑了一個五千年沒有變的地方,它(走馬塘村)大概有好幾百年,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挑選那做主景。

後期製作

《機器俠》中的特技鏡頭大約有500多個,加上其他在畫面上有加工的鏡頭,譬如通常說的“吊威亞”等,就是800多個。有兩場打鬥場面是花時間和功夫比較多的,一個是機器人K-1和K-88的功夫打鬥場面,還有一場是殭屍機器人和吳京及方力申飾演的兩個機器人打鬥的場面。由於《機器俠》的特效製作是從零開始,也就是說從手繪他的一隻手一個關節開始,再到設計,到拍攝,然後還要做三維,建模,建模之後還要做很多實驗來檢驗模型的可行性,接著再在電腦中做演繹動作,最後還要給這些動作和場面加燈光等等的後期修飾,譬如說打鬥的時候身體的發光效果。這樣算下來,差不多十幾道工序。整個特效製作花了兩個月時間籌備,有的一個場面從製作到完成就要花四五個月,不過各個工序同時進行,整體的特效製作做了差不多六個月左右。影片中機器人K-1與K-88對打單獨這個場面差不多歷時5個月,在製作這個場面中,這個機器人要會耍雙節棍也會舞大刀,實際上它模擬的是一個中國式的武林高手,為了做到這一點,請了一個武術指導來幫助完成對武打動作的演繹,導演和特效人員多次交流才最終成型。

幕後花絮

• 《機器俠》是至2009年之前中國電影在電腦特效上的投資成本佔總成本比例最高的一部電影。特技太多,所以演員的很多動作都是在方便摳像的綠背景前拍攝。拍攝時演員問導演,他不是說“你猜”,就是'以後看吧" 。
• 拍《機器俠》時,一開始連續十天,24小時不停地拍,每天睡2到3個小時。
• 片中有很多男人追求的孫儷在看劇本時還以為自己演個“萬人迷”,最後出來的造型是“大框眼鏡+警察制服”,連她自己也禁不住要問:“這樣的造型,我真看不出她有什麼吸引力” 。
• 《機器俠》眾機器人的變形,k-1變自行車、k-88變越野車等,基本都在一個鏡頭內連續完成,為了令這些鏡頭做的流暢又好看,重複又重複的去試驗,每一次的變化,每一個小細節的變化都用很多的時間去試驗,直到做出最完美的視覺效果。
• 影片做特效製作的時候,參考了好萊塢的電影、日本的電影、漫畫、香港電影等。然後再將東方色彩、中國特點融入進去。K-1是孫悟空,李小龍,哪吒的合體,K-88參考了牛魔王和一些天兵天將的形象。
• 在拍攝期間,為了配合角色的憨厚、淳樸和時有搞笑的形象,胡軍特意讓自己增肥,並開玩笑的稱造型反正已經‘雷了,就不在乎了。
• 影片背景是在2046年,可大春開車把陳龍拉出去解決的時候,副駕駛的玻璃上卻貼的是“2008檢”。
• 最誇張的一個鏡頭了,最後幾分鐘。兩人走到一起,腳部鏡頭顯示兩腳之間不足5公分,K1居然雙臂伸直手捧鮮花向前走幾步,給雙手來接的素梅。
• 素梅把花掉在了地上,但下個鏡頭顯示素梅的手還捧著,直到她跪在地上抓K1的粉末,手才分開。
• K1和陳龍對打最後,陳龍放了火焰刀波氣,前幾個盡頭顯示這是垂直於地面的,一個半圓 可到了K1那裡 卻變成了橫著的平行與地面的。
製作公司(中國)
小馬奔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西安美亞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西安曲江影視集團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地區 公司 公司 公司
中國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影集團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小馬奔騰壹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華天下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國際美亞娛樂資訊集團有限公司英福通娛樂中國有限公司
聯合推廣
中影星美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
中影南方電影新幹線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金逸珠江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時代電影大世界有限公司遼寧北方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太平洋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江蘇藍海亞細亞院線有限責任公司
其他幕後
幕後工作 公司 幕後工作 公司
拷貝加工洗印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承製浙江樂視鎮偉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浙江樂視鎮偉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北京小馬奔騰壹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樂視娛樂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西安美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小馬奔騰壹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西安美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西安曲江夢園影視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夢園影視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樂視娛樂投資北京有限公司

獲得榮譽


​時間名獎項獲獎人備註​
​2010​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Don Ma ​提名

作品評價


正面觀點

《機器俠》不論從藝術性、商業性、工業性、科技性上,都具備相當的模範效應,即使影片本身質素不高,但是其依然有著被推而廣之的意義。作為劉鎮偉闊別影壇許久的再戰江湖之作,《機器俠》有著電影合拍片的背景,卻完全遵循了內地電影的“規矩”。劉鎮偉的編劇技能早在八十年代就聞名於東南亞,其最大特點,並非使用低俗笑料達到令人捧腹的娛樂效果,而且,往往有著典型商業類型片的主流意識形態。剔除演員自主創作部分,劉鎮偉總能用“乾乾淨淨”的喜劇來包裝以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悲傷故事。《機器俠》有著正確的價值取向,但並不是生硬說教和陳詞濫調,相反,是在用一個機器人和人的愛情故事,講述一個永恆的主題,“如果愛情只有一秒鐘,你是否願意付出”。
《機器俠》在科幻上的大膽嘗試的意義,遠遠大於提升剪輯水準或編劇地位(當然並不是說這不重要)。《機器俠》應該說是中國現代科幻片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顯而易見,中國內地需要更多像《機器俠》一樣,懂規矩、有新意、有擔當意識的商業類型片,這種模範效應最大化,推廣一種電影工業模式,以更快更好的促進中國電影進步。

反面觀點

劉鎮偉在《機器俠》一片中使自己降格到了“山寨”水平,如果“王晶”可算是一個形容詞的話,劉鎮偉在這部戲中不折不扣地上演了一出低齡化的“王晶”鬧劇,其乏善可陳的結果實在令人惋惜。影片故事依舊是繼續其在《大話西遊》后不斷成功複製的愛情悲劇套路,再加之他在《情癲大聖》后甚為著迷的特效,不同的只是故事的背景換到了內地某城市,而原來無厘頭的港式明星則成為了隔靴搔癢的內地笑匠,如果說這些內地元素有任何新意的話,那也只是進一步“雪上加霜”,使得電影本身以積弱成疾的姿態一潰千里。
這部電影在定位上就頗有些失策。本身為機器人平反的主題概念便不算新奇,好萊塢十幾年前便已經玩過,無論是《霹靂五號》還是《機器管家》,在傳情達意上都要比《機器俠》高明出太多;而主打特效的《機器俠》,雖然耗資巨大甚至由亞洲數一數二的先濤數碼來製作(曾製作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及《功夫》),但與正牌的好萊塢《變形金剛》對壘,仍然擺脫不了“山寨”的宿命,而其特效的格局,老實說,並沒逃出《情癲大聖》時粗劣的本質,鏡頭語言與技術效果無法相輔相成,出來的效果只能令人惋惜一筆資金打了水漂。
劉鎮偉在平衡技術與敘事上,似乎一直有些毛病,在機器人變形鏖戰幾段,一廂情願地不斷放大技術性,從而使得技術上的缺陷不斷呈現,而敘事的主體也同樣被無情打斷。以至到結尾處孫儷及方力申的感情線之時,突如而來的高潮甚至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小題大做,白白浪費了一段淚眼婆娑的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