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史館

山東省文史館

山東省文史研究館成立於1953年。建館以來,先後聘任名譽館長1名,任命館長5名、副館長6名。首任館長熊觀民,民國時期曾任西北集團軍秘書長,次任館長楊漢章,第三任館長李駿昌,第四任館長蕭思貴,第五任館長於峰;自1998年7月至今,由副館長毛同愷主持工作。累計聘任館員270人,現有館員60人。現有館員中,有民主黨派成員24人(民革5人、民盟8人、民進1人、農工1人、九三11人),無黨派人士25人,中共黨員12人(其中交叉3人);有文史專長的27人,書畫專長的43人;在館里領取生活費的8人,領取生活補貼的6人。

文史館簡介


山東省文史研究館成立於1953年。建館以來,先後聘任名譽館長1名,任命館長5名、副館長6名。首任館長熊觀民,民國時期曾任西北集團軍秘書長,次任館長楊漢章,第三任館長李駿昌,第四任館長蕭思貴,第五任館長於峰;自1998年7月至今,由副館長毛同愷主持工作。累計聘任館員270人,現有館員60人。現有館員中,有民主黨派成員24人(民革5人、民盟8人、民進1人、農工1人、九三11人),無黨派人士25人,中共黨員12人(其中交叉3人);有文史專長的27人,書畫專長的43人;在館里領取生活費的8人,領取生活補貼的6人。
歷任館員中,不少是文學、歷史、書畫、音樂、醫學等領域的知名人士,如墨學大師欒調甫、古希臘文專家吳壽彭、音樂家詹澄秋、金灼南,教育家莊維石、嚴薇青,醫學家谷岱峰、臧郁文,語言文字學家蔣維崧,俗文學專家關德棟,著名書畫家朱復戡、金芬、支有年等。
近年來,館務活動進一步發展,在文史研究、書畫創作、海外聯誼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文史館組織編寫了《文史資料》(兩輯)、《新編文史筆記叢書》山東卷《山左鴻爪》、《海岱尋蹤》、《館員文選》、《山東省文史研究館書畫選集》、館員詩詞選《海岱詩鈔》等,計l00餘萬字。l995年創辦的館刊《齊魯文史》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目前已出版25期,近230萬字。《齊普文史》還積極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迎接香港回歸、新中國成立50周年等重大歷史時刻適時推出了紀念專欄,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1994年,我館館員還上書李鵬總理,建議修復濟南"五三"紀念碑,不忘國恥,使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事李鵬總理作了批示。1995年,五三慘案紀念碑建成,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我館還加強了與有關學術團體的聯繫。l999年組織召開了清末名臣丁寶楨(山東巡撫)學術研討會,就丁寶楨的生平、業績、思想進行了充分討論,為去年山東、四川、貴州三省研討會準備了條件。2000年我館還參加了在平原縣召開的義和團起義100周年全國學術研討和在蓬萊召開的中國現代人物吳佩孚研討會,擴大了文史館在學術界的影響。
近年來,我館的書畫創作豐富多彩,社會反響熱烈。近幾年舉辦的大型展覽有:建館四十周年書畫展、慶祝香港回歸書畫展、建館四十五周年書畫展、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喜迎澳門回歸祖國書畫大展、慶祝建黨80周年書畫展覽等。
在今後的工作中,山東省文史研究館將以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不斷探索文史研究工作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新路子,使文史研究工作更有活力,推動我省文史研究工作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