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麵粉城

中國麵粉城

中國麵粉城即河南省永城市,因為永城擁有出色的麵粉加工能力和優質的麵粉質量,2005年10月12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永城市“中國麵粉城”稱號,永城也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永城市自2005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麵粉城”以來,更加註重科學發展和科技創新,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大力鼓勵和發展麵粉食品企業,已經成功舉辦七屆中國麵粉食品博覽會。由當年的百餘家中小型麵粉加工企業發展到華星、遠征、三順、金源、滙豐等五大麵粉企業集團,華星麵粉集團的“宇花”、遠徵集團的“遠征”先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獲獎原因


小麥高產
小麥高產
永城地處肥沃的黃淮平原,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國家小麥生產、良種繁育基地,每年種植小麥140萬畝以上,年產小麥8億公斤。多年來,永城市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指導相結合,依託農產品資源優勢,圍繞工業發展、農民增收,依靠科技進步,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壯大麵粉食品加工業,形成了年加工麵粉30億公斤的能力,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永城經濟蟬聯全國百強縣(市),入圍中部百強縣(市)前10強,“白色經濟”功不可沒。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王文哲表示,永城“奪冠”的原因是,“永城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之一,率先成立縣級麵粉加工企業協會,並且糧棉油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
“在江浙滬和吉林市場,永城麵粉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時任永城市市長朱明倫介紹,至2005年永城擁有日加工小麥100噸以上的麵粉加工企業138家,年加工能力15億公斤,麵粉品種20多個,產品暢銷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韓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國。

發展經過


白色經濟

生產線
生產線
在因煤而興的永城,當地人形象地將麵粉食品產業叫做“白色經濟”,以便和該市龐大的“黑色經濟”——煤電鋁及煤化工產業相呼應。
永城能配得上“中國麵粉城”的稱號原因有:
1、永城擁有日加工小麥100噸以上的麵粉企業100多家,麵粉年設計生產能力30億公斤,是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
2、永城與國內外名優企業和科研單位聯合,研製開發了強化營養粉、學生專用粉、多維富硒營養粉、營養挂面、發酵黑木耳、蔬菜汁、金晶玉米粉和無公害肉類食品,以及複合酶系列等30多種新產品;
3、永城有13家麵粉食品企業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1家企業產品榮獲全國“知名產品”,20家企業分別獲河南省“免檢產品”、“放心麵粉”、“優質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產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並打入韓國、朝鮮及東南亞國際市場;
4、中國麵粉質量檢測研發中心已經在永城建成,這是全國首家在縣級城市設立的麵粉質量檢測研發中心,確立了永城麵粉質量標準測定、檢測等方面的絕對發言權;
5、中國麵粉食品企業家聯誼會也設在永城,以此為載體形成了全國麵粉食品企業聯繫聯誼的網路;
6、中國麵粉食品商貿城、永城食品工業城等項目正在籌建之中,全國一流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即將形成;
7、永城“白色經濟”已經形成兩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一條是由麵粉向食品加工業的延伸,一條是由麵粉向飼料加工的延伸,有力地拉動了養殖業、運輸業、塑編業、印刷業、服務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永城“白色經濟”精彩紛呈,“中國麵粉城”稱號當之無愧。

政策支持

為推動“白色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富民強市目標,永城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做大做強永城麵粉食品產業的意見》和《關於鼓勵、支持麵粉食品產業發展的決定》等政策性文件,對發展“白色經濟”制定完善了一套優惠政策。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在稅收上給予充分優惠。在企業用地、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為企業大開綠燈,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完善了“五大服務體系”:一是完善培訓服務,組織企業人員參加企業管理、財務統計、職能技能等培訓班15期、1000多人次;二是完善網路服務,建設“中國中小企業永城網”,訪問量和點擊率達20餘萬次,居全省第三位;三是完善科技服務,與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開展交流合作,為企業引人才、引技術、購進先進設備;四是完善優化環境服務,每月1—25日為企業安寧日制度,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對刁難企業的“四亂”行為嚴厲查處;五是完善管理諮詢服務平台,開通企業諮詢熱線,組織企業參加項目申報、產品展銷、評獎和交流等活動。
把壯大產業龍頭作為做大做強麵粉產業的有效途徑,不斷加快以糧食購銷、麵粉加工業為龍頭的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公司+農戶”等多種方式,發展糧食訂單生產、訂單收購,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體,形成穩定的產銷關係,實現雙贏。華星集團一家企業5年間在永城和周邊地區累計建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110萬畝,普通小麥生產基地180萬畝,僅此一項就為農戶增加收入7000萬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來自麵粉產業。
通過政府積極協調,成立了永城市麵粉行業貸款聯保協會,多家融資擔保公司加入協會,有效地解決了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問題,為中小麵粉食品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全市麵粉食品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僅城關鎮就發展麵粉企業24家,其中華冠、滙豐、東方、恆匯等十餘家麵粉企業成為全市骨幹龍頭企業。

科技投入

生產線
生產線
品牌是一個地區和城市的名片,也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標誌。
永城市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保護和發展一批掌握高新技術、擁有知識產權、產品質量高、市場佔有率高的品牌產品和名優企業,帶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食品工業的品牌化進程。
鼓勵、支持麵粉企業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合作,引進科技人才,研發新工藝、新產品,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鑄造知名品牌,為企業發展增添活力。通過校企合作,不僅催生了“宇花”、“益力”、“鶴都”等眾多省優國優品牌,還開發出了“多維富硒小麥粉”和“華星小麥胚”等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並走上了全國“兩會”的餐桌。同時,積極建設“大學生實習基地”,為培養企業後備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先後建設、成立了全國首家麵粉質量檢測研發中心、“現代穀物研究院”等專業研發鑒定機構和科研院所,確立了永城麵粉質量標準測定、檢測等方面的絕對發言權。為擴大科技成果引進的規模,市裡正在籌建永城食品工業城、中國麵粉食品商貿城等項目,極大地促進了麵粉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質量的提升、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勞動者素質的改造。
加大對麵粉食品企業創國家和省“名優產品”、“馳名商標”的鼓勵、支持力度,通過創建品牌,促進麵粉質量的提高。該市規定,對於獲得國家和省級名優產品、“河南省馳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和20萬元人民幣不等的獎勵。全市麵粉企業中,獲國家級農副產品示範企業1家、省級2家,獲省級誠信企業2家,獲國家級免檢產品1家,獲省級免檢產品3家,獲省級“名牌產品”的1家,共有註冊商標50餘個。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建設。
認真落實國家、省和商丘市人才引進的有關優惠政策,鼓勵支持麵粉企業引進優秀管理、技術人才。採取到科研機構跟班學習,請專家教授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實現企業職工的定期和不定期培訓。已有60名麵粉企業家赴北京大學參加了MBA培訓。
永城市麵粉產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精心選育名牌,用名牌拓寬市場,用品牌拉動產業,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永城麵粉及面製品國內佔有率達15%-20%、省內達75%-80%、本區域的市場佔有率達95%以上,上海浦東新區銷售的麵粉永城佔70%以上的份額。

走向“食品城”

國家麵粉檢測中心
國家麵粉檢測中心
永城“白色經濟”的內涵正在不斷深化,外延正在不斷擴展。
“白色經濟”正在從最初的麵粉加工向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營養食品等延伸,糧食加工的鏈條越拉越長;正在從畜牧飼養、生豬屠宰向肉類分割、肉食品加工等延伸,畜牧產業鏈條越拉越長;正在向酒類、飲料等產業延伸,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鏈條越拉越長。
如今,永城麵粉食品工業已形成麵食、肉食和白酒飲料三大門類、上百個品種,跨上了食品產業品牌化、名牌化的嶄新台階。形成了以滙豐、華冠、永新等企業為龍頭,以小麥加工為特色的麵粉加工產業群;以華星宮川、華星民生、鑫麥園等企業為基礎,以挂面、保濕面、速食麵、面制營養食品等為特色的食品加工產業群;以眾品食業、永盛食品等企業為龍頭,以肉製品加工為特色的肉食加工產業群;以皇溝集團等企業為龍頭的酒類飲料產業群;以河南金晶等企業為龍頭的玉米製品產業群。
同時,圍繞麵粉食品工業,又形成了冷庫倉儲、冷鏈物流、塑編包裝、飲食服務等相關產業,推動了永城服務業的發展。
該市正在按照“擴大限小、穩升規模,調整結構、提升檔次,深化加工、延伸鏈條,培育園區、打造平台”的原則,建設食品工業園區,做大規模,做優產品,做深加工,向食品加工終端產品要效益,逐步建成大規模、高檔次、高科技、高標準、規範化、跨區域的麵粉食品產業化示範區,帶動該市乃至豫魯蘇皖四省接壤地區糧食及農副產品生產、麵粉食品加工業的大發展。

後續發展


永城麵粉
永城麵粉
2011年第六屆中國麵粉食品博覽會期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永城建設國家級麵粉優質產品示範區。在經歷了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之後,中國的食品安全越來越備受民眾關注。來自中國的麵粉食品企業家們於10月29日在眾多境外客商的共同見證下,聯合發布了《中國麵粉食品企業家永城宣言》,旨在呼籲企業生產“放心”食品,築建食品安全“防火牆”。
2013年10月2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司長劉平均宣布授予永城麵粉“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稱號的決定
。永城全市的麵粉年加工能力由2005年的13億公斤增加到40多億公斤,年產值由13.6億元增加到120.5億元。

其他信息


開發商:永城市政府、永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南亞太投資公司
地址:河南省永城市東城區
經營面積:總佔地1500畝
經營範圍:集農作物,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品、機械設備、產業園區、科研、物流、金融、會展、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國際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管理:專業運營公司(ceo)進行運營管理,專業財務公司進行財務監管,專業推廣公司進行品牌推廣
建設內容:
交易中心——按產品類別分佈的交易場館、主要功能:產品展示、交易
物流中心——進行產品配送
信息中心——電子商務平台
商務中心——綜合性商務服務
會展中心——提供會展服務
金融中心——提供商務金融服務
科研中心——農產品研究、機械設備研究、商務理論研究、國際科研交流等
文化中心——品牌建設服務推廣、中國農業文化推廣、國際文化交流
項目定位:
項目遠景:小麥產品國際交易中心
中國農產品採購目的地之一
中國農產品科研中心
國際農業產業文化中心
國際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心
國際農產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