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創作的一首排律。作者因新縫製的綾襖而想到農民勞作的艱辛,耳際彷彿聽到了民眾在饑寒交迫中掙扎的呼號。此詩用了很大篇幅表現綾襖的溫暖舒適,與後文貧民的飢凍形成強烈的反差,表現了作者可貴的人道主義思想。全詩講究對仗,合乎聲律,借鑒賦法,多用鋪陳,無論從格律上或從寫法上說,都是相當標準的七排。

作品賞析


此詩先從不同的角度描寫綾襖的溫暖、輕盈。首聯“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是介紹新襖的用料和式樣。綾是一種提花軟緞,製成綿襖,自然地呈現出水波狀的衣紋,這是外表;至於襖內則是絲綿絮成,故暖而且輕。可見,這是一種極高檔的過冬禦寒之物。
次聯用“晨興好擁向陽坐,晚出宜披踏雪行”來說明這件綾襖的用途。“興”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與下文“宜”互文見意,都是適宜於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氣寒冷,能夠曬會兒太陽自是舒適可人;而晚上出門訪友,穿著暖而輕的綿襖,踏雪賞月更不失為雅事。
接著,“鶴氅毳疏無實事,木棉花冷得虛名”兩句從側面表現綾襖的優點。鶴氅是古代官僚貴族時髦的披戴,木棉在當時也是珍稀品。它們徒有虛名,不如絲綿,更加襯托出作者這件用絲綿所絮的綾襖的實用舒適。這幾句分別從用料、禦寒的效果、與鶴氅及木棉的對比幾個方面表現了這件新襖的不凡。
穿著這樣高級舒適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穩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故曰“宴安往往嘆侵夜,卧穩昏昏睡到明”。其實,詩人其實是不能夠“卧穩昏昏睡到明”的。
對不能安睡的原因,“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兩句作了鮮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數貧民百姓都處在饑寒交迫之中,無法得到救濟,作者獨獨一個人溫暖,心中滋味並不好受。因為想著農民的艱難,致使他的耳旁經常響起貧民凍餒飢餓之聲。這當然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的產生,卻是作者日夜為貧寒百姓思慮所致。“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飢凍聲”真摯地表達了作者為貧民著想的可貴精神。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可貴的人道主義思想,同時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這首詩中的痕迹。“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這種推己及人、不願一身獨暖惟願天下皆暖的悲憫情懷,與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是一脈相承的。杜甫身受貧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則是自己溫飽而不忘受苦的寒民。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或六年(832)冬,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其時,朝政腐敗,藩鎮割據,朋黨相爭,宦官專權,賞罰失度。《舊唐書·白居易傳》載:“大和已后,李宗閔、李德裕朋黨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無如之何。”白居易沒有與當時的宦官集團同流合污,也沒有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他多次呼籲,以求“箴時之病,補政之缺”,然而他的意見卻是無人採納,反而遭人排擠,只得“致身散地,冀於遠害”。
白居易另有《六十拜河南尹》一詩。詩中云:“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老應無處避,病不與人期。”這說明當時他已老病纏身。他雖然官卑職微,年又老邁,無回天之力,卻仍有憂民之心。這首《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即是他關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義思想始終未泯的明證。

百科名片


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作者晚年時期。漢唐之時,中國實乃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啊!盛唐更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可惜歷經安史之亂一番折騰,國力漸衰。透過這首詩詞我們彷彿能看到,洛陽城內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一處氣派的老幹部家屬院,一方澄澈的池塘邊,茂林修竹、落葉喬木掩映著古典的台榭舟橋,一位憂國憂民的“醉吟先生”剛剛拜佛乘船歸來,卻又喝起了自釀的美酒,正痛苦的吟唱——他彷彿記起了他“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骨肉分散;記起了他29歲中進士時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記起了他愛女金鑾子的音容笑貌;記起了他老母誤落水井的慌亂與無常;記起了天涯淪落的江州司馬的尷尬;記起了契丹國王親自將自己的文章翻譯誦讀的知遇之恩;記起了朝政中的蠅營狗苟;記起了石刻《錢塘湖石記》的“白堤”;記起了他的老前輩李白和杜甫……他又似乎又什麼都沒記起!——落雪啦,忽有童兒抱新襖迎來。大家只好遠遠的為之祈禱。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其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