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室
新型粒子探測器
漂移室,是在多絲正比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粒子探測器。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G.夏帕克在研究多絲正比室的同時,注意到通過測量初級電離電子漂移到陽極絲的時間來確定入射粒子空間位置的可能性。1969年他與美國的A.H.沃倫特首次提出了這種新探測器──漂移室。
目錄
漂移室與多絲正比室的重要區別在於:多絲正比室是只要某陽極絲有輸出脈衝,就認為粒子入射在該絲的1/2絲距範圍之內(絲距指二根相鄰陽極絲間距離)。而漂移室將進一步測量出初始電離電子向陽極絲的漂移時間,由漂移時間的長短定出入射粒子離開陽極絲的準確距離,從而很大地提高了空間分辨本領。陽極絲距也就不再是多絲正比室那樣的1mm、2mm等,而是增大到幾厘米甚至幾十厘米。讀出電子學器件中,各絲除放大器等外,必須有時間-數學轉換器等再接到計算機。此外,室的基本構造類似於多絲正比室,主要部件是兩個陰極平面和一個陽極絲平面,內充合適的氣體。目前,按不同的需要又發展了各種類型的漂移室,主要有多絲漂移室、均勻電場漂移室和可調電場漂移室,以及低氣壓、高氣壓、球形、圓筒形等特殊類型的漂移室。附圖為多絲漂移室的結構示意圖。漂移室的特點:定位精度很高(100μm或更好),時間分辨好(可達 5ns),直流高壓下自觸發,連續靈敏,能同時計數和定位,由於絲距較大,易製成各種形狀的大面積探測器,絲數的減少將降低電子線路的費用,提高每絲的計數率(104~105s-1):可用於磁場中,但由於電子在漂移過程中會受到磁場影響而偏離無磁場軌道,在定位時需作一定校正。
漂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