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多肌痛

風濕性多肌痛

風徠濕性多肌痛是一種風濕免疫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女性較男性的發病率高2~3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年齡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異常、合併腫瘤等有關,有家族聚集發病現象。可能會出現低熱、乏力、倦怠、體重下降等首發癥狀。典型癥狀為對稱性頸、肩胛帶或骨盆帶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適。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解熱鎮痛抗炎葯、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等。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預防併發症,同時尋找可能的病因。主要危害是長期肌肉酸痛、僵硬不適,甚至肢體活動受限,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對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部分風濕性多肌痛有自限性,經過適當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風濕免疫科

病因


● 風濕性多肌痛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年齡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異常、合併腫瘤等有關,有家族聚集發病現象。

癥狀


● 風濕性多肌痛的典型癥狀為對稱性頸、肩胛帶或骨盆帶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適。在此之前,可能會出現一些首發癥狀。

首發癥狀

● 如低熱、乏力、倦怠、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

典型癥狀

● 對稱性的近端關節和肌肉酸痛及僵硬,以頸、肩胛帶、骨盆帶肌肉最明顯。
● ● 酸痛及僵硬在清晨和勞累時加重,常稱為“晨僵”。
● ● 嚴重者會出現肢體活動受限。

其他癥狀

● 部分患者會出現肌腱炎和滑膜炎,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活動受限等。肌腱炎多見於近端關節、脊柱和肢體帶,最常見的是肩關節肌腱炎;滑膜炎多見於外周關節,以膝關節和腕關節較多見。

檢查


● 診斷風濕性多肌痛的常用檢查方法主要是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果患者有合併巨細胞動脈炎的癥狀和體征,必要時需進行顳動脈活檢。
● 實驗室檢查
● ● 炎症指標如血沉(紅細胞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升高,是風濕性多肌痛最顯著的實驗室檢查結果。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放射性核素掃描、磁共振檢查可以了解關節損害的程度和範圍,對於風濕性多肌痛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 顳動脈活檢
● ● 如果患者有巨細胞動脈炎的癥狀和體征,如明顯的頭痛和發熱等,或者對潑尼松治療無良好反應,則應考慮行顳動脈活檢,以排除或確診合併巨細胞動脈炎。

診斷


● 診斷風濕性多肌痛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顳動脈活檢等輔助檢查方法。符合以下5條標準即可診斷。
● 發病年齡>50歲。
● 頸、肩胛帶和骨盆帶肌中,至少兩處肌肉酸痛和晨僵,持續30分鐘或更長時間,不少於4周。
● 紅細胞沉降率>40毫米/第1小時。
● 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敏感。
● 排除巨細胞性動脈炎及其他能引起骨骼肌肉系統癥狀的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性疾病、甲狀腺肌病、肌炎及惡性腫瘤等。

鑒別診斷


● 風濕性多肌痛與巨細胞性動脈炎、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纖維肌痛綜合征等疾病都可能出現關節肌肉疼痛等癥狀,僅依靠癥狀不易區分,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可以幫助診斷和鑒別這些疾病。

治療


● 風濕性多肌痛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非甾體抗炎葯、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等。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預防併發症。部分患者具有自限性。

非甾體抗炎葯治療

● 對初發或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應用非甾體抗炎葯,能緩解癥狀,但多數患者療效欠佳。

糖皮質激素治療

● 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明顯改善癥狀,一般首選口服潑尼松。
● ● 隨著癥狀好轉,紅細胞沉降率接近正常,即可開始逐漸減量,多數患者在2年內可停用糖皮質激素,少數患者需以小劑量維持多年。
● ● 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需注意激素的不良反應,並注意監測血壓、血糖等。

免疫抑製劑治療

● 對於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或減量困難、有禁忌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考慮聯合應用免疫抑製劑。

危害


● 風濕性多肌痛的主要危害是長期肌肉酸痛、僵硬不適,甚至肢體活動受限,會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

預后


● 部分風濕性多肌痛有自限性,經過適當治療,病情多可迅速控制、緩解甚至痊癒;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複發期與緩解期相交替;亦可遷延不愈或複發。疾病後期也可能出現肌肉萎縮或肩囊攣縮等情況。

預防


● 由於風濕性多肌痛的發病原因不明,故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
● 但也有研究表明,戒煙是預防風濕性多肌痛的重要措施,對於已經患病者,戒煙也有助於緩解疼痛,穩定病情,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