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目五銖
雞目五銖
雞目五銖
雞目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周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書體亦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區別。“五”字交股有的較直,有的略彎,也有的彎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橫畫如三官錢式,也有如五銖最常見的面內無郭的一種。這說明雞目五銖並非一朝所鑄,也同普通五銖一樣,分別鑄造於武帝以後的西漢各個時期。就出土情況,尤其是從漢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況看,雞目五銖是成串地亂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冥錢而非行用錢。
舊譜隸定為“沈郎五銖”、六朝“雞目五銖”或王莽所鑄,均不確。今錢幣學家據其出土、形制、書體及銅質等特點,將小五銖錢考釋為西漢武帝或宣帝時造,較為恰當。小五銖徑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銖”二字與西漢中期五銖相似:“五”字交筆彎曲,“朱”頭方折,“金”頭呈箭鏃狀或三角形,“金”與“朱”大體等高。製作工整,銅質精良,邊廓光潔;穿孔上下有橫划、半星等紋飾。小五銖及其錢範多出土於陝西西安附近,且多與西漢中期五銖及錢範同時出土,故錢幣學者有析為武帝亦仄五銖一當五之輔幣;亦有析為宣帝時期之明器(即冥錢),系皇室特鑄隨葬品而非流通貨幣。
小五銖鑄行年代上起西漢武帝,下至隋,貫穿整個五銖史。
西漢五銖中有一品小型五銖,因其出土數量較為稀少,缺乏相關文獻記載,歷代泉學家對此爭議頗大,莫衷一是。關於小五銖的探究,清鮑康在《觀古閣泉范說三》中記載:“道光壬寅、癸卯間,長安城西,掘得五銖泥范甚多”、“復得小五銖泥范一角,亦正文凸起,穿上作一橫文,應系一朝之制。而近時出土泥范,無不穿上作橫文,並見一、二有款識者,確非偽造,字亦陽文而反其書,其紀年乃元康、神爵諸字,然則此種五銖,當為漢宣帝時物”。
近代學者對於小五銖的鑄行年代所持觀點以西漢赤仄、宣帝、新莽、晉、陳為主,其中較有影響力的觀點有張絅伯先生新莽說與丁福保先生陳文帝天嘉雞目五銖說。張絅伯先生在《泉幣》雜誌刊文說:“近時中日泉家,聞見較廣,審其製作,酷似西漢,既非晉時應有,絕非私人所鑄,考定為新莽之物”。后更推定為“莽制第一期之單位”。而丁福保先生在《歷代古錢圖說》中將此錢定為陳天嘉雞目五銖。
1982年漢宣帝杜陵一號隨葬坑出土數枚小五銖,第一次以確切出土記載證實小五銖為西漢產物。根據記載,宣帝杜陵陪葬坑出土小五銖多繫於隨葬陶俑腰間。杜陵隨葬陶俑高近60cm,相當於真人身高的三分之一,而小五銖直徑在1.0-1.2cm之間(註:約合漢尺五分),近普通五銖一半大小。故有學者認為宣帝杜陵出土小五銖為隨葬皇家冥幣。今所見小五銖質量參差不齊,字文也多有差異,部分小五銖銅質不精,字文夷漫不清,更有甚者出土化渣。目前錢幣界基本認同小五銖有官鑄私鑄兩種。今人多以杜陵五銖為例,將此錢定為隨葬冥幣,或歸為董卓五銖。此中種種眾說紛紜。
小五銖錢(西漢小五銖錢)版式大抵有大樣、小樣、闊緣、狹緣、半星、橫畫、決文以及傳形等。或稱精製、闊緣、鎏金、五五、五朱、穿上橫、隱起文、面穿郭、面穿下星等。小五銖字文與西漢五銖無別,銖字金頭周正、朱字方折,字文雄勁,錢徑較小,多在1.0-1.2cm之間,枚重0.5-0.8克,標準版多為0.6克。(註:以西漢一斤為250克算,一銖約0.6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