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龍溝
國家AAAA級景區
滾龍溝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宅北鄉滾龍溝村,為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鄉。這裡地域廣闊,人煙稀少,依山而居,錯落有致,遠離都市,雜躁皆無,既是各種動植物棲息生存的去處,又是城裡人休閑度假的美好去處。滾龍溝群峰起伏,連綿縱橫,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植被豐厚,禽獸藏匿。夏日,涼風習習,披紅戴綠;冬季,溫泉噴涌,銀裝素裹。這裡以松、柏、楊、刺槐為主的材樹50餘種,以紅棗、板栗、核桃、蓮花柿為主的乾鮮果品30種,野生花卉草木700餘種,野生中藥120餘種,以紫藤、山笛、葛藤為主的灌木180餘種,森林覆蓋率80%,植被蓋度95%。峰間河谷清泉噴涌,水流潺潺,瀑布如簾,雨霧迷漫,水庫清澈,碧波蕩漾。或蹦極、或游泳、或垂釣、險穩自認,悠然自得。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成為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日報社在此駐紮。為了消滅晉察冀日報和抗日武裝,日軍多次組織上千人進行掃蕩,終未得逞。一次掃蕩中,一個放牛的孩子被日軍抓住帶路,這個孩子機智勇敢地把敵人帶入了我軍的埋伏圈后,被日軍用刺刀挑死。現如今還有王二小的墳墓在滾龍溝存在著。晉察冀日報社的工作人員,根據這個事情,譜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滾龍溝
報社舊址
1939年冬,以鄧拓為社長的《晉察冀日報》社進駐滾龍溝,演繹出“七進七出鏵子尖”、鄧拓和丁一嵐的“戰地婚禮”、“包圍圈裡報道世界反法西斯”等流傳至今的事迹。
《晉察冀日報》是《人民日報》的前身,該報社的舊址位於北側景區山腰處。三間石房子建在一片空地上,布局結構像是農村裡的三合院,院子里還有一個石磨子,石房子已有些破舊。透過窗戶望去,土炕上已經長了不少草,據介紹這舊址是根據記載的相關資料重新建起來的。
滾龍溝以自然生態八大園區為主,現已開發出2個景點:游泳場、垂釣場、划船場、龍頭峽瀑布、養性池、猴峰、二小橋、劉秀栗、森林另墅、通天洞等。最吸引人處是其它景區所沒有的天然葛藤情人園,是避暑、度假、休閑、娛樂的絕佳勝地。
目前,滾龍溝景區的水並不多,北側景區有條小溪順流而下,沿山溝有四個較大點的“湖”;南側景區也有一條小溪沿山勢流下。當地的村民都說山上的石頭能蓄水,那水就是從石頭裡面“擠”出來的,至於真假,並無人求證。“每當下雨的時候,山上的石頭就開始蓄水,等蓄滿了水,小溪里的水也就滿了。”
在北側景區,沿著崎嶇的山路,有一處名為“不絕音”的景點。不絕音,用來形容流水擊石的聲音。在小溪邊蹲下來,用一把清澈的溪水洗洗臉,可感受到一股清涼從臉上一直傳到心裡。
飛天瀑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瀑下就是養性池。如果山上蓄滿了水,瀑布能流很長時間。
千年古栗
千年古栗位於北側景區慶勝湖西側,恐怕沒有人能說清它的具體年齡了。從外表看,千年古栗的主幹已經枯死,甚至已經成了空心,能鑽進去兩個人。但其頂端又萌出新枝,主幹的側面也萌出一株板栗樹,讓人不由地讚歎它頑強的生命力。
滾龍溝
憋麻樹(石夾樹)
憋麻樹位於北側景區北滾龍溝村村內,在一戶村民房子前面。一眼望去,一塊3米多高的大石頭被生長在其中的一棵憋麻樹硬生生撐成兩半,大石頭的縫隙里還能看見憋麻樹的樹根。石頭上枝葉茂盛,縫隙口與憋麻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相傳,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曾在滾龍溝安營紮寨,日子不長,當地的百姓和士兵得了一種病,類似麻疹,軍醫用盡各種方法均不能治好。後來有一天,軍醫在村邊看到兩塊石頭中間夾著一棵樹,他就用樹葉熬成湯讓病人連洗帶喝,沒想到真的把病給治好了。劉秀走後,當地百姓便把幫助治病的這種樹稱為憋麻樹,意為能把麻疹憋回去。
龍骨樹
滾龍溝內共有八株珍貴的龍骨樹,它們位於南側景區,生在半山腰,依臨飛天瀑。龍骨樹高2米有餘,樹形與花椒樹有些相像,從樹主幹延伸出的許多枝杈扭曲著向外伸展,從整體看,很像傳說中龍的鱗骨。據介紹,當地人曾試著將這幾棵樹下釀出的小枝移栽到山下,但都無法成活。另外,龍骨樹的生長速度很緩慢,其年齡難以估計。
交通
自駕:從石家莊市到滾龍溝約80公里,自駕車到滾龍溝景區可行“石市——平山縣——孟耳庄——蘇家莊——宅北——滾龍溝”路線。
乘車:可到客運北站乘車到滾龍溝,每日12:40有到南滾龍溝村的直達車,票價為15元。
食宿
滾龍溝景區入口處有兩家賓館——御龍客棧和滾龍溝飯店,均能為遊客提供食宿,用餐標準可自選,住宿每人每晚10-20元。景區內也有農家院,用餐每人5-10元,住宿每人每晚約10元。
特產
滾龍溝景區物產豐富,有各種雜糧,野南瓜等蔬菜,有柿子、核桃、板栗、大棗等果品,還有各類野菜,當地老鄉都能做成美味的菜肴。當地還出產美味的棗酒,好酒的遊客可以嘗一嘗。
駕車:石家莊——石閆公路——平山縣城——崗南——蘇家莊——宅北——滾龍溝。
滾龍溝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