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嶺鎮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下轄鎮

青石嶺鎮,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下轄鎮,地處蓋州市西北部。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博洛鋪區,稱為青石嶺堡村;1992年,青石嶺鄉改鎮,轄區未變。截至2018年末,青石嶺鎮戶籍人口有26150人。截至2020年6月,青石嶺鎮下轄12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青石嶺鎮 2張
青石嶺鎮
青石嶺鎮,地處東經122.22°,北緯40.27°,距營口市30公里。是營口市重要的蔬菜基地。

地名由來


唐代總章元年在此地建“建安城”(即高麗城),設置過建安州都督府。距建安城2公里處有一關隘,因嶺上產青石故名“青石關”,青石嶺因此得名,並延用至今。

自然氣候


青石嶺鎮屬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最高溫度37℃,最低溫度-33℃。年平均氣溫9.6℃,無霜期173-186天。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829小時,積溫為3440℃。最大風速14米/秒,年主導風向:夏為東南風,冬為西北風。年平均降水量700㎜,蒸水量1300㎜,相對溫度61%,平均海拔50米左右。東部為丘陵,西部為平原,作物一熟有餘,四季分明,不濕不燥,寒暑適中,溫和宜人。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博洛鋪區,稱為青石嶺堡村。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宋光、商家台2村劃歸營口縣,其餘10個屯由蓋平縣李屯中心區管轄。
1949年,境內10個區為飛雲寨區管轄;同年末,全縣再次調整區劃,撤銷飛雲寨區,劃歸團甸區。
1956年3月,全縣並區建鄉,團甸區當時在境內設朱甸、青石嶺2鄉。
1957年,又由營口縣划入宋光、商家台2村,歸朱甸鄉。
1958年6月,全縣撤區並鄉,實行一鄉一社,朱甸鄉併入青石嶺鄉成立紅星社。
1958年10月1日,成立蓋平縣公社,下設13個大隊,青石嶺當時城關大隊下設的管理區,下轄12個作業區。
1959年3月,撤銷蓋平縣公社,城關大隊改城關公社,原作業區則改大隊。
1961年,由城關公社分治建立青石嶺公社。
1983年,成立蓋縣青石嶺鄉。
1992年,青石嶺鄉改鎮,轄區未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青石嶺鎮下轄12個行政村:青石嶺、飛雲寨、高麗城、螞虹嘴、卧龍、達子卜、三塊石、朱甸、宋光、畢屯、黃糧、商台,下設6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青石嶺鎮下轄12個行政村:高麗城村、青石嶺村、飛雲寨村、三塊石村、螞虹咀村、卧龍崗村、達子堡村、朱甸村、必佳屯村、黃糧堆村、宋光村、商台村,鎮人民政府駐朱甸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石嶺鎮地處蓋州市西北部,東與團甸鎮相鄰,南與城關街街道接壤,西與西海街道相鄰,北與大石橋市博洛鋪鎮相鄰,行政區域面積81.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石嶺鎮地處遼東平原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分為東部丘陵,西部為平原。主要山脈為千山余脈,境內最高點老青山,位於青石嶺村,海拔308.7米。
氣候
青石嶺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暖和,風大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盛行東南風;秋季涼爽雨量適中;冬季寒冷多北風,降水偏少。多年平均氣溫9.4℃。1月平均氣溫-10.0℃,極端最低氣溫-28℃(1987年1月13日);7月平均氣溫25.0℃,極端最高氣溫35℃(1987年7月30日)。生長期年平均135天,無霜期年平均160天,最長達182天,最短為1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29小時,年總輻射136.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49.9天(一般為3月14日至11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31天,最多達37天(1976年),最少為23天(198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8月最多。
自然災害
青石嶺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等。水災主要發生在7—9月。

人口


2011年末,青石嶺鎮總人口29918人。另有流動人口170人。總人口中,男性14361人,佔48%;女性15557人,佔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888人,佔99.9%;少數民族30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4.8‰,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2人。
2017年末,青石嶺鎮常住人口為29109人。
截至2018年末,青石嶺鎮戶籍人口有26150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青石嶺鎮財政總收入0.2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22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8260元。
2018年,青石嶺鎮有工業企業166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農業
2011年,青石嶺鎮有耕地面積43275畝;林地面積4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0692噸,其中水稻13853噸,玉米662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35畝,產量40噸,其中花生37噸;蔬菜種植面積2490畝,產量6436噸,主要品種白菜、蘿蔔,其中白菜2293噸,蘿蔔148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7508頭,年末存欄34926頭;羊飼養量22393隻,年末存欄13767隻;牛飼養量1393頭,年末存欄824頭;家禽飼養量184.6萬羽,上市家禽13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402噸,其中豬肉2471噸,牛肉96噸,羊肉143噸;禽蛋33噸,鮮奶29噸;畜牧業總產值1075萬元。
截至2011年末,青石嶺鎮水果種植面積0.6525萬畝,產量750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等,其中蘋果4150噸,梨405噸,葡萄1595噸。漁業以河蟹、對蝦為主,淡水水面3.3平方千米。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333.3公頃,水產品總產量10800噸;漁業總產值876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8(輛)。
工業
2011年,青石嶺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3.8億元,比上年增長5.2%。2011年,青石嶺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職工0.12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20家,職工0.04萬人。工業園區1個。
商業
2011年末,青石嶺鎮有商業網點450個,職工15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5億元,比上年增長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青石嶺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3所,在校生1080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0人,專任教師4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青石嶺鎮教育經費達30萬元,比上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比上年提高了5%。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青石嶺鎮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30人,年演出50場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44場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7500小時。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青石嶺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4張,固定資產總值2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青石嶺鎮有體育場地2處,1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社會保障
2011年,青石嶺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戶,人數19人,支出51300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225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05人次,支出45150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14戶,人數1434人,支出107.6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62.5元,比上年增長4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14.8萬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0人,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65%;農村醫療救助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05人次,共支出45150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臨時救濟500人次,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33%。自然災害受災人口6500人,緊急轉移安置98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200畝,倒塌房屋36間,直接經濟損失1620萬元,救災支出531.5萬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9.0086萬元,比上年增長25%。

交通


青石嶺鎮有202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青石嶺鎮因鎮內著名的古青石關而得名。

發展前景


青石嶺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部青石嶺村、高麗城村有開採二十年歷史的矽砂、硅石、矽藻土、耐火土、粘土,且藏量多、含量高,有十幾家廠礦開採、加工,每年銷往國內外的產量上億噸。達子卜村的金礦儲量很大,現已開採五年之久。該鎮工業基礎雄厚,已形成保溫耐火、採礦、輕紡、電熔鎂、造紙、紙箱、機電產品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電力設施齊全。有6300kv級的電力配置,現有企業148家,固定資產1億元。
青石嶺鎮的小城鎮建設已初步完成,建立三個規劃區,擬建樓房10000平方米,現已建成5000平方米,除現有一個農貿市場外,還將開發一個水果市場。

旅遊資源


歷史悠久的青石嶺鎮,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迹很多,距鎮南10華里處有雄偉壯觀的東北第一關“古青石關”;距鎮南6華里處有唐王征東時遛馬踏痕的“唐王山”;距鎮西6華里處有唐王征東為誘敵所築的“謊糧堆”;距鎮東南8華里處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高麗古城一座,內有旅遊景點13個。還有碧波蕩漾的青石嶺、朱甸水庫;更有聳立在山巔之上的烽火台四座。這些古色古香、風光宜人的景觀,很受廣大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尤其是“古青石關”和“高麗古城”常年車水馬龍,國內外遊人來往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