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陰虛
脾胃陰虛
● 英文名稱:Spleen-Stomach Yin Deficienc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 如脾胃陰虛,火逆衝上,當以平而補之。挾熱者涼而補之。(《玉機微義》)
● 脾胃陰液不足,失其濡潤,受納運化功能減退,並虛熱內擾的病理變化。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脾胃陰虛是脾胃的陰液不足,失去濡潤功能,受納運化的生理作用降低,產生虛熱內擾的病機。
●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胃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生理過程。
● 脾胃的關係主要表現在水谷的納運協調、陰陽的燥濕相濟、氣機升降相因等方面。
● 脾主運化是指脾氣將飲食轉化為水谷精微,並將其吸收、轉輸到全身臟腑的生理機能。脾氣上升是脾氣具有向上運動以維持水谷精微的上輸和內臟位置相對穩定的生理特性。
● 胃主受納腐熟,為脾主運化提供基礎;脾主運化,消化水谷並轉輸精微,也能滿足胃繼續受納的需要。
● 脾為陰土,喜燥惡濕,易出現陽虛證;胃為陽土,喜潤惡燥,易出現陰虛證。胃陰虛證常累及脾,導致脾陰虛,而出現納食和消化障礙的病理變化。
● 脾胃陰虛臨床上以胃脘嘈雜,飢不欲食,或痞脹不舒,乾嘔,呃逆,隱隱灼痛,口燥咽干,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為主要癥狀。
● 脾胃陰不足,虛熱內生,胃失和降,因此有胃脘隱痛灼熱,嘈雜不舒,痞脹不適;胃中虛熱擾動,消食較快,容易有飢餓感,而胃陰失滋,納化遲滯,因此飢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出現乾嘔,呃逆;胃陰虧虛,陰津不能上滋則口燥咽干,陰津不能下潤則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為脾胃陰虛之徵。
● 脾胃陰虛常用方劑為沙參麥冬湯,方用沙參、玉竹、生甘草、桑葉、麥冬、生扁豆、花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