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人
蘇聯文學名詞
前蘇聯文學中的所謂“同路人”,指的是資產階級作家和無產階級作家之間的一個作家階層,是由托洛茨基於1923年首先提出來的。“同路人”這一重要文學現象的存在,是由“同路人”在一定歷史階段的特殊地位、同路人問題引起的重大爭論和當局的干預、“同路人”的命運及其對國家文學發展的影響等幾個因素決定的。“同路人”作家的悲劇命運,有其深刻的政治和歷史原因。
製片人楊雷介紹,《同路人》以李寶恩尋找恩人“同路”牽引故事發展,從農村到城市的“旅程”為背景,以線性敘事來構成影片情節。影片反映了當今社會的人物內心,在浮躁的世界中,從一個農民工身上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身影,在當下的年輕人中發現了感恩給人生的成功帶來的不同。影片在對慈愛為懷、樂善好施的中華傳統美德頌揚的同時也會引發觀眾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思考。
製片人:楊雷
導演:高林
該片場景主要集中在衡水,衡水湖、武強年畫、宮廷金魚等地方景觀、地方特色將走向銀幕。影片拍攝周期為一個月,後期製作三個月,預計將於年底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