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故事
2010年毛衛寧執導電視劇
《汶川故事》是2010年由毛衛寧執導,馮紹峰,岳紅,孫梅竟、瞿麟曼等主演的抗震題材電視劇,於2011年5月12日央視八套播出。
該劇講述了劉嘉川返鄉救援災區,銀杉鎮鳳凰村人民經歷磨難重建家園的感人故事。
於2011年5月12日播出。
《汶川故事》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王貝珊 | 瞿麟曼 | 省電視台記者 | |
劉嘉川 | 吳健 | 大學生,劉支書之子 | |
霍虎 | 趙達 | 鳳凰村青年,喜歡吳小風 | |
吳小鳳 | 孫梅競 | 鳳凰村村小學老師 | |
李草 | 劉科 | 小鳳親失散弟弟 | |
鄔經理 | 王迅 | ||
黃力強 | 徐玉琨 | 四川銀杉鎮商人 | |
江峰 | 馮紹峰 | 四川消防員地震被埋最後犧牲 | |
高英超 | 劉禹 | 解放軍小分隊隊長 | |
劉支書 | 李虎成 | 鳳凰村支書 | |
江百惠 | 陳衛 | 江峰之母 | |
路仲文 | 羅德元 | 歷史老師 | |
安麗 | 丁嚀 | 銀杉鎮衛生院院長,石海未婚妻 | |
馬千里 | 方濤 | 銀杉鎮派出所民警 | |
霍雷 | 方勇 | 銀杉鎮供電所所長 | |
吳中旺 | 張徐 | 銀杉鎮鳳凰村村長兼支書 | |
柳曼 | 范艷 | 心裡醫生、芙蓉市醫生、馬千里之妻 | |
林鐵力 | 常荻 | 富二代公子哥 | |
李徳高 | 馬小茅 | 劇中芙蓉市市長 | |
古遠庭 | 曹建 | 銀杉鎮鎮長 | |
郭書記 | 張躍剛 | 銀杉鎮書記 | |
小唐山 | 魏笑岩 | 解放軍小分隊隊員 | |
賀老頭 | 沈伐 | 江峰之父 | |
槐花嫂 | 李紅梅 | 地震后精神失常 | |
任冬蓮 | 陳虎 | ||
拐子 | 廖琦 | 銀杉鎮鳳凰村青年 | |
閔潔 | 楊莉 | 銀杉鎮派出所警察 | |
啞娃 | 唐世琦 | 銀杉鎮鳳凰村地震孤兒 | |
鄔經理 | 王迅 | ||
黃妻 | 王小光 | 黃力強之妻 | |
羅瓊 | 龍一儀 | ||
馮幹事 | 鄭典 | ||
蒲帆 | 陳啟國 | 煙霞市建設廳老指揮長 | |
古妻 | 周靜 | 古鎮長之妻 | |
貝珊母 | 田臨平 | ||
小胖 | 花藏 | ||
於紅豆 | 艾東瑞 | ||
黑皮 | 陳海城 | 志願服務隊隊長 | |
王總 | 王躍進 | ||
馮總 | 石雪峰 |
職員表
出品人 | 陳華 |
---|---|
總導演 | 毛衛寧 |
製作人 | 王露、段未名 |
副導演 | 畢長江 |
監製 | 朱丹楓 |
美術設計 | 陳若剛 |
造型設計 | 王藝、裴麗敏 |
編劇 | 高旭帆、賈立強、棧橋、戴善奎、楊掾 |
服裝設計 | 溫曉燕 |
攝影 | 候京龍、呂朝一 |
錄音 | 毛勤若 |
劇務 | 張林峰 |
剪輯 | 李淵 |
場記 | 劉玲、謝津金 |
道具 | 朱國斌 |
布景師 | 操龍翔、汪永華、查青松、程少華 |
燈光師 | 宋光輝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小鳳
演員孫梅競
鄉村女教師歷經地震險些被埋,知曉自己身世,為尋找弟弟尋找自己的家而來到藏區,徜徉在陌生的家鄉,一路尋找弟弟,—邊幫忙救災,也成為一名志願者,還教其他人畫絹畫,藉此撫平心靈創傷。最終回到鳳凰逐漸成長起來。
劉嘉川
演員吳健
一個陽光帥氣的研究生,他從地震時起就積極參與救援工作,經歷過災難后變得更加堅強,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回到家鄉,誓要建設美麗富饒現代化的新農村,成長為對災區未來充滿熱情與期望、性格堅毅、勇於挑戰的村官。
王貝珊
演員瞿麟曼
颯爽幹練的女記者,作為記者的她經歷了汶川災后重建的全過程,在不同的場景中,用她自己的視角見證了那一段真實的歷史,見證了災后重建中感動至深的點點滴滴。
爺爺
演員沈伐
一位地震中失去孫子的老人,災難后,雖然人變得有些瘋癲,但由於很多人的關心,每天都很樂呵,而且他還在該村的食堂幫忙,給災民們做飯。
江峰
演員馮紹峰
一名消防戰士,在救人的時候被餘震壓在了倒塌的水泥板下,仍不忘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精神鼓勵同樣壓在一牆之隔的受困群眾進行自救。
安麗
演員丁嚀
縣衛生院院長,未婚夫被砸死之後壓抑住自己內心的悲痛,將大愛和大義放在個人面前,奮力救災。在面對物質短缺的情況下又撕扯自己的白大褂製作簡易的繃帶,救助百姓。
以上資料來源
以上資料來源
馮紹峰在劇中一直都是灰頭土臉,就沒有看見他乾淨的樣子。導演笑言如果知道馮紹峰以後那麼火,就應該讓他稍微乾淨一點。
劇中馮紹峰被困的整場戲數小時下來,不僅四肢麻木而且臉部也被塗抹的石灰灼燒得輕度過敏紅腫。
該劇綿竹拍攝劇中大結局時,當地許多村民自發參與客串。
為真實再現“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情景,導演經常帶領劇組在廢墟中穿行並深夜冒雨拍戲。
巴蜀笑星沈伐表示該劇中,他挑戰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劇中說普通話,第一次扮演農民角色。
孫梅競透露拍攝還原震中和震后的戲份時,為達到逼真效果,導演要求定格拍攝雖然片頭很短,但卻拍攝近三天三夜。
該劇籌備之初曾設定主題歌將由李宇春或張靚穎來唱。
該劇從編劇、導演到演員均為四川人。
該劇製片人王露透露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一位最好的朋友不幸遇難,一場地震帶走了那麼多生命,沒有人不痛心。2008年6月,帶著對逝者的祭奠和懷念,王露走進了災區。滿目瘡痍卻又感動萬分,當時他就下決心要拍一部電視劇,體現一些人性的東西。該劇6位川籍本土編劇共同發力,3次修改劇本,開始了一波三折的創作。
劇本約請四川編劇棧橋和報告文學家戴善奎創作完成第一稿,后請四川編劇高旭凡修改完成第二稿。建組后對劇本進行了再次打磨完成第三稿。
該劇以銀杉鎮鳳凰村的災后重建為主線,以地震開篇,從普通小人物的命運切入,通過張弛有度的矛盾衝突,反映災區群眾在各方支援下,跨過災難、堅強奮進,重建美好新家園的真實狀態和精神面貌。導演毛衛寧表示,他希望全國人民在該劇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淚水和災難,更要感受到四川人民在重建中經歷的心靈成長和對美好生活的希冀。(成都晚報評)
該劇雖然著重展現的是重建過程中的那些事,但肯定不能迴避地震發生的那一-瞬間,這是故事發生的“邏輯起點”,或者說是故事情節發展的“敘事原點”。用紀錄片的手法,重現了地震發生時那一刻驚心動魄的場面,以及最初的救援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些場景的逼真程度,足以讓人動容。劇中使用了很多群眾演員,這些群眾演員就是當年在地震的廢墟中倖存下來的人,也是在地震的廢墟上頑強地站起來開展自救或者救人的人,因而在演繹劇情的時候,有真實的感受和真情實感,有一種天然的質樸感,讓觀眾感受到了一種內在的誠摯。(《寧波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