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猛魚

鱸形目籃子魚科動物

臭肚魚泥猛又褐籃子魚,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咼(閩南叫法),是輻鰭魚綱鱸形目藍子魚科籃子屬的一個種。產地及產期:泥猛是廣鹽、廣溫、植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著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物種簡介


臭肚魚
臭肚魚
泥猛體側扁,橢圓形。頭臉似兔,故英語有兔魚之稱。腹鰭兩側有硬刺,中間為軟條。體褐色,散布著許多白點。尾鰭后緣彎入。其背鰭、尾鰭和腹鰭的刺有毒腺。體長達40厘米,重可達l千克。頭小,口略突出。體黃綠或黃褐色,密布白點及小黑斑。背鰭、腹鰭與臀鰭的硬棘強大且皆具毒腺,尾鰭略凹。與長鰭籃子魚(S. canaliculatus)相似,但後者魚體上的白點較小且密集。
因腹內有一股藻食魚特殊的臭味而得名,這也是一般藻食魚類之共通特性,四季皆可釣得此魚,而以冬季時所釣獲之魚體較大,臭肚魚也是最守時的魚類,日出而食日落而息,早年釣友以麵粉加魚精粉和水揉粒釣之,近年來東北角釣友則以南極蝦為主要餌料,每年的暑假開始掀起釣臭肚魚的序幕,三至五指幅的小臭肚成群在北海岸出現,然後沿著海岸往北向基隆移動,魚體也越來越大,中秋過後便開始在龍洞出現,並且仍然持續北移,及至成魚

生活習性


泥猛習性:泥猛生活於1—50米海域,幼魚常在潮池中發現,成魚棲息於海藻茂盛的礁石平台、緩坡或礁沙混合區。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動物為主。4~6月份(水溫22~25℃)為籃子魚繁殖時間,產黏性卵,多黏附於海藻叢中。仔魚孵化后,以海藻為食,對海藻養殖特別是江蘺養殖危害較大。

棲息環境


東山島泥猛釣點
東山島泥猛釣點
釣場方面以生長海藻的海蝕平台最佳,以晴天小浪水清澈為垂釣的理想條件,海水一但混濁,魚就不再吃餌了。

主要價值


泥猛魚
泥猛魚
肉質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較為豐富,具較高經濟價值。
食用方法:清蒸:泥猛殺好,洗乾淨瀝干水,抹一點點鹽,魚底下墊兩根蔥,幾片姜,上開水鍋里蒸6分鐘,倒去盤子里的回鍋水,揀去蔥姜,鋪上薑絲(已煎過的)、蔥,淋上熱油再蒸1分鐘,關火,淋上醬油出鍋。煮: 此為潮汕地區做法,殺好洗乾淨,放入鍋里,加少許水,
放鹽和酸梅,少許酸梅湯煮,味道可口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