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庄鎮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下轄鎮

施庄鎮位於阜寧縣城南郊,與江蘇省阜寧經濟開發區毗鄰,與正在建設的阜寧新區融。施庄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早有先民在此耕種勞作、繁衍生息。興鹽鐵蜃蛤,素有“田間輪作稻麥,渠溝栽種柴柳,河中魚蝦蚌蜆,陸上雞鴨豬羊”之美稱。

歷史沿革


施庄鎮
施庄鎮
施庄鎮位於阜寧縣城南郊,與江蘇省阜寧經濟開發區毗鄰,與正在建設的阜寧新區融。施庄人文薈萃。從這塊土地上走出的將軍、專家、教授等黨政軍企高級人才達100餘人。施庄交通便捷。二O四國道、沿海高速接線、231省道穿境而過,與長江、大運河航運貫通的國家二級航道串場河、通榆河傍鎮而行。施庄風光旖旎。區域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景觀獨特,具有優越的生態旅遊資源。施庄發展迅速。通過“以工強鎮、興農富民、協調發展、促進和諧”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新型工業化雛形初現。油田機械、五金電器、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已具規模,一批農副產品先後通過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飲譽大江南北。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全鎮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一派繁榮。擁有全國農村素質教育示範區、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鄉鎮、鹽城市社會治安安全鎮、鹽城市書畫藝術之鄉、鹽城市十佳特色文化鄉鎮、鹽城市信用鄉鎮、鹽城市造林綠化十佳鎮、阜寧縣“三個文明”建設綜合先進鎮等光榮稱號。
“奮戰四年達小康,躋身全市五十強”。施庄人民正圍繞新的目標,按照“融入新城區、接軌開發區、做強服務區、當好先導區”的發展思路,負重奮進、跨越爭先,用靈巧的雙手編織施庄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開放的施庄充滿無限商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施庄鎮區域地圖
施庄鎮區域地圖
施庄鎮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位於阜寧縣城南郊,與江蘇省阜寧經濟開發區相鄰。施庄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早期先民在此耕種勞作、繁衍生息。興鹽鐵蜃蛤,素有“田間輪作稻麥,渠溝栽種柴柳,河中魚蝦蚌蜆,陸上雞鴨豬羊”之美稱。施庄人文薈萃。全市僅有的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施庄的戴浩院士獨居其一。從這塊土地上走出的將軍、專家、教授等黨政軍企高級人才達100餘人。施庄風光旖旎。區域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這裡有平如棋盤的良田、南北朝古井遺蹤、鶯蝶翻飛的果園,水清見底的沙塘浴場,綠蔭環抱的鄉村垂釣,射河大堤十里綠色長廊以及射河夕照、漁舟唱晚等自然景觀,具有優越的生態旅遊資源。施庄區位獨特。二O四國道、沿海高速接線穿境而過,與長江、大運河航運貫通的國家二級航道串場河、通榆河傍鎮而行。施庄發展迅速。近年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方針,大力實施“以工強鎮、興農富民”戰略,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優質黃沙境內除了喻口、沙崗等地有泥炭礦、粘土礦外,還有一條呈東南—西北走向長約7公里,腹寬1.5公里的沙地。沙層厚度5米左右,沙質純凈,沙粒均勻。顆粒為70—120目,是工業、建築業的理想材料。

行政區劃


施庄鎮
施庄鎮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下轄:2個居委會(和平、北陳);16個村委會(路庄、鄧灶、安樂、必余、中崗、紅心、孫橋、向陽、兩合、崗北、沙崗、營港、喻口、驥超、錦仁、桃園)。

村莊名錄

路庄村鄧灶村朝陽村安樂村必余村田舍村高峰村中崗村紅心村孫橋村向陽村雙元村兩合村崗北村沙崗村營崗村喻口村

人口民族


面積63.19平方千米,人口44712人。

經濟


施庄鎮
施庄鎮
施庄發展迅速。該鎮通過“以工強鎮、興農富民”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主體經濟突飛猛進,已步入鹽城市財政收入超千萬鄉鎮的行列。支柱產業優勢凸顯,形成了機械製造、五金電器、精細化工和紡織服裝等四大支柱產業。高效農業已具規模,一批農副產品先後通過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飲譽大江南北。在2005年財政稅收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的基礎上,2005、2006連續兩年實現財政收入翻番目標,農業產業化經營已具規模,“銀橋大米”、“小香玉花生”、“富裕挂面”、“紅心蕃茄”通過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飲譽大江南北。

文化


城鎮特色

施庄鎮高清大圖
施庄鎮高清大圖
大棚蕃茄之鄉──施庄鎮阜寧縣施庄鎮大棚蕃茄生產已有20多年的歷史。現有2萬個大棚,佔地10130萬畝,主要分佈在宋家、紅星、永豐、孫橋、沙崗、喻口、營港及204國道沿線的安樂、新民等15個村3441戶。每年生產早春茬蕃茄4萬噸左右,產值4000萬元,純收入達3000萬元,長蕃茄的農戶人均增收千元,佔全年收入的40%。目前,該鎮已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大棚蕃茄接水稻栽培模式,大棚蕃茄成為了廣大菜農增收致富渠道。
施庄鎮萬畝大棚蕃茄栽培模式是:過寒菜──蕃茄──水稻。即上年秋季種菠菜、耐寒菜,在當年1-2月份上市,畝產地菜等2000公斤,經濟效益可達600-1000元;上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進行蕃茄冷床育苗,2月份定植到大棚,4月上旬上市。6月下旬進行水稻秧苗栽40插,10月初收割,畝產水稻650公斤,產值可達800-1000元,三季合計畝產值5400-7000元。與種麥、油相比,麥子畝產450公斤,油菜畝產200公斤,產值只有400-500元,純收入只有250-350元,蕃茄畝效益是麥油種植的15-20倍。沙崗四組周其友是大棚蔬菜接水稻最早示範戶之一,僅搞3.1畝蕃茄接水稻,純收入即近2萬元。過寒菜、蕃茄、水稻栽培茬口較緊,技術要求高,在技術上要做到統籌兼備,抓住關鍵。
1、選擇適宜土壤:蕃茄對水份十分敏感,在田塊選擇上,我們必須首先考慮供水,蕃茄田最好靠近水源、電源、交通便利,並建立良好的排灌水系統。其次要注意輪作,最好划片實施3-4年輪作,以減少土壤病菌傳播。
2、優化品種組合:大棚蕃茄的前茬蔬菜應以生長期短、耐肥、產量高的蔬菜為宜,如菠菜、耐寒青菜等。蕃茄則應選擇耐低溫、開花較早、座果節位低,座果率高,早熟豐產,優質,抗逆性強,果型大,單果重150-250克,如西粉一號、三號、蘇粉2號、霞粉8901等。后茬水稻則選擇耐肥高產品種,如65002、鎮稻88、武育粳3號等。
3、合理安排茬口:過寒菜可直播或移栽,但必須在2月上旬前結束。蕃茄在上年11月底前採用冷床育苗播種,2月中、下旬進行旱育秧苗,蕃茄在6月20日前後拆棚騰茬,保證水稻在6月中下旬適時栽插。
4、推廣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栽培,可比一般大棚提早定植7-10天,上市期提早5天左右,畝產量增加20%。

地方特產

小香玉花生產於桃園、崗北、沙崗一帶的黃沙崗上,型小殼薄、果仁勻稱、清脆味香、營養豐富。清朝乾隆年間曾被選為貢品,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的席位時,曾作為招待與會代表的風味食品。

社會


基礎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有線電視光纜已進入千家萬戶,程式控制電話聯接五洲四海,全鎮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和服務行業一派繁榮。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全鎮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一派繁榮。
2006年分別獲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財政收入跨越發展獎”、“社會治安安全鄉鎮”,縣委、縣政府頒發的“財政貢獻獎”、“開放型經濟獎”、“全民創業獎”“招商引資獎”、“城鄉建設獎”、“十佳文明鎮區”和“三個文明建設綜合先進集體”。

城鎮建設

施庄鎮
施庄鎮
“彎彎故道流盡滄桑,跨越坎坷奔向海洋,粉紅的桃花笑意飛揚,潔白的梨花高雅端莊。蘇中、蘇北桃花源,美麗鄉村,古鎮施庄鎮用勤勞的雙手譜寫華彩篇章,托起明天的太陽!”欣賞這首動聽的“桃花源之歌”,踏步在闊別十餘載的故鄉土地,其情深深,其景依依,盡情地吸收著老家的親情氣息,陶醉在蘇北家鄉阜寧縣施庄鎮那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如火如荼大發展的氛圍中。
四月的鹽阜平原,春光無限,桃花盛開,就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故鄉施庄,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蘇北桃花節暨西域風情度假村開業典禮,遠在江南崑山創業的家鄉人士,有幸接到鎮人民政府邀請,喜滋滋地趕赴享受一次“貴賓”禮遇,與省市縣領導一起參加了這一特別的盛會,所見所聞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施庄鎮,那一樁樁、一幕幕的貧困情景記憶猶新,因為窮,當時處於渠北三鄉鎮的施庄、蘆蒲、北沙,在蘇中、蘇北是出了名的“三靠鄉”;群眾吃糧靠救濟,用錢靠貸款,遭災靠政府,因為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制約,東有蘇北灌溉總渠、排水渠兩條大河擋道,西有地上河古黃河把關,進出都是靠擺渡往返,因為水深流急,經常發生翻船等事故,人們出行還選擇所謂的“黃道吉日,以祈求平安。這幾道被百姓恨之入骨的河道,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手腳。特別是人們耐以生存的數萬畝古黃河灘塗,因水利設施不到位嚴重缺水,晴天黃沙隨風舞,雨天流水沖泥土,種糧食廣種薄收,有時又得不償失,只能眼睜睜地靠天吃飯。
由於逐漸搞活市場經濟,國家、集體、家庭三位一體,積累了豐富的物質基礎。經過勤勞智慧人民的精心治理,水害變水利,天塹變通途,由於加大水利設施配套,將源頭活水引上了幾十米高的黃河灘塗,使得古老堆堤旱澇保收恢復生機,生態農業特色盡顯眼前。現如今,一座座致富金橋橫空出世,道路變寬了,渡船絕跡了,故鄉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尤其是古黃河灘塗廢沙土變黃金,名優果樹,中藥材,特種蔬菜蘆筍等基地獨具特色身價不菲。

基礎設施

供電
電力基礎設施配備齊全,供電網路結構優越,擁有35kv變電所一座,在建110kv變電所一座。
供水
可連接縣城區地面水廠,日供水能力10萬噸。
供熱
處於2×1.2萬kw香港協鑫熱電公司供汽範圍。
電信
電話容量充足,信息傳輸實現光纖化寬頻網。

現狀

2009年下半年,阜寧根據鹽城市人民政府鹽政發[2009]218號文件通知,對施庄等部分鎮區行政划進行調整,撤銷施庄鎮、吳灘鎮、合利鎮,將其原轄區域併入阜城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崔灣居委會。區劃調整后,阜城鎮區域面積199.04平方公里,人口27.68萬,轄48個村、12個居委會。
2010年2月10日,阜寧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將涉及到金沙湖,原隸屬於施庄鎮,后合併給阜城鎮的喻口、營港、沙崗、崗北、兩合、桃園、向陽等7個村建制劃歸金沙湖開發管理委員會託管。
至此,施庄鎮已被拆分,其大部分面積被划給金沙湖管委會,剩下的並給阜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