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拓彬
曾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和黨組書記
鄭拓彬,男,生於1924年2月24日,澄城縣劉家窪鄉店頭庄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中學教員、延大煙場場長、魯藝東北行軍運輸隊隊長、華北聯大魯藝系總務科科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被調至國家貿易部工作,先後任科長、副處長、處長、專員、副局長、局長等職。1958年至1964年任駐蘇使館商務參贊。1973年任對外貿易部三局局長。1976年參加中央駐上海工作組,參與清理“四人幫”罪行。1977年任對外貿易部副部長,1981年任對外貿易部部長,1985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1990年擬任貿易部部長,1992年離休。
鄭拓彬, 1924年2月24日出生在陝西省澄城縣。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他十四歲那年與小同學、後來的中共廣州省委書記關相生一道,遠離家鄉,徒步跋涉來到延安。於1938年先後就讀於延安大學和魯迅藝術學校,並開始參加工作,曾在陝甘寧邊區任小學教員、《新文字報》編輯、魯藝南泥灣煙廠廠長、華北聯合大學科長。1946年隨軍開赴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駐滿洲里辦事處科長、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駐滿洲里辦事處副處長。此間他又在哈爾濱外國語學校進修俄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貿易部外國貿易司副處長、對外貿易部處長、專員、副局長、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商務參贊。文革期間曾下方幹校勞動。之後任對外貿易部局長、副部長。1981年任對外貿易部部長,為許多文革時的冤假錯案平反,讓那些老幹部恢復工作。1982年任新合併的對外經濟貿易部第一副部長(正部級)。1985年至1990年12月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和黨組書記。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中共中央委員。
在他的45年對外貿易生涯中,鄭拓彬出訪過上百個國家、地區,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了無數歷史性的合同、貿易協議書,經歷了人民共和國從一窮二白、成長為世界貿易大國的巨變。從蘇聯最初對我國的援助,到後來60年代在我國自然災害時撤回技術、追緊還債,鄭拓彬痛苦經歷了用蘋果還“老大哥”外債的時代,他經常教育年輕一代貿易工作者,在國家強盛之後,仍然不要輕易借貸款、不要盲目依靠外援。他主張國家貿易的重點應側重於增加出口,節約進口,增加外匯儲備。
鄭拓彬
1954年,鄭拓彬與年少五年的貿易部研究員陳龍珠結婚。這對夫婦有三個兒子。五十年後,中國政府為鄭拓彬夫婦在內的多位金婚老幹部舉辦了結婚五十周年慶祝活動。
鄭拓彬
不想將他塑造得像中國歷史中的英雄人物,因為英雄也是平凡的人,我們想即使是這位現在已經88歲高齡的老人,他的心裡也會覺得自己只是個平凡的人,時世造英雄,命運所給予的是悄然無聲的默默付出,無論他身居何位。也許當你見到這樣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自信而又慈祥的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感到他身上不可言說的魅力。讓我們共同跟隨他的歷史從新聞的視角來看一看這位老人吧。
1982年出席與可口可樂公司簽訂合同的談判,經過鄭拓彬和其他同事的艱苦努力,成功地維護了中國的聲譽並簽訂了這個有歷史意義的合同。
1982年8月19日,中美第二個紡織品貿易協議在北京簽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鄭拓彬和美駐華大使恆安石代表中美兩國正式簽署。
1984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外經貿部副部長鄭拓彬對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於外貿工作情況的報告,並得到委員們的肯定。
1985年4月,丹麥外交大臣艾勒曼彥森訪華,4月29日外經貿部鄭拓彬部長和外交大臣閆森分別代表中丹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鼓勵和保護相互投資的協定》。此外還簽署了丹麥政府向中國提供混合貸款的協議,以及《中丹科技合作議定書》。
1985年6月6日—11日,牙買加副總理兼外交外貿部長希勒率政府代表團對華進行正式訪問。這是牙工黨政府自1980年執政以來向我國派出的第一個高級代表團。在訪問期間外經貿部部長鄭拓彬及朱啟禎副外長分別與希勒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取得了重大成果。
1988年1月25日—28日,秘魯外長瓦格納訪華。外經貿部長鄭拓彬同瓦格納舉行會談。並與之簽署了《中秘科技合作基礎協定》。
1989年11月,中國外經貿部部長鄭拓彬訪問阿曼,期間又與之達成了一系列經濟方面的共識。
1990年對外經貿部部長鄭拓彬會見台灣“大陸貿易投資商務考察團”,表示歡迎台灣工商業者到大陸經商投資,同時大陸也願意到台灣投資設廠,承包工程。
1990年2月26日鄭拓彬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貿易和對外經濟聯絡部部長鮑·本納蓬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萬象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經濟科技合作協定》和《關於1990年相互供應貨物的議定書》。
這些新聞事件僅僅是鄭拓彬整個外貿生涯中的冰山一角,但在我國整個外經貿發展過程中鄭拓彬的貢獻也是令人無法望其項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