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間與環境學院講師

學習經歷


2005年9月-2009年6月,華北電力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學士
2009年9月-2015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學空間物理學,博士,導師:萬衛星院士

工作經歷


2015年7月-2017年3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科研成果


低層大氣的潮汐能夠上傳到電離層高度,影響電離層以及背景熱層大氣。研究潮汐的波動信號怎麼激發,並從地面傳播到中高層大氣,對我們了解低層大氣與中高層大氣的耦合具有重要的意義。鑒於大氣潮汐在大氣層/電離層耦合研究中的重要和關鍵作用,且為了深入研究中高層大氣對大氣潮汐的響應,採用新的方法從觀測數據中得到了高解析度的大氣潮汐成分,並具體分析了他們的氣候學特徵、緯度-高度分佈,並首次分析了中間層-低熱層(MLT)區域非遷移潮汐的逐日變化。揭示了中高層大氣潮汐的特性及其物理機制,這為進一步開展大氣層/電離層耦合研究奠定了基礎。

文章列表


Li, X., W. Wan, Z.Ren (2017), The variability of non-migrating tide SE2 detected from TIMED/SABERobservations,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 doi: 10.1002/2016JA023435
Li, X., W. Wan, Z.Ren, L. Liu, and B. Ning (2015), The variability of non-migrating tidesdetected from TIMED/SABER observations,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ics,doi: 10.1002/2015JA021577
Li, X., W. Wan, Y. Yu, and Z.Ren (2015), Yearly variations of the stratospheric tides seen in the CFSRreanalysis dat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doi:10.1016/j.asr.2015.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