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王鴿

鴿形目鳩鴿科動物

銀徠王鴿亦稱“銀羽王鴿”。食用鴿的一種。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於1915年開始培育,經近40年培育成功。系用銀色蒙丹鴿、銀色倫替鴿、銀色馬爾它鴿雜交而成。

簡介


銀王鴿
銀王鴿
1909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育成,全身緊披銀灰色略帶棕色的羽毛,翅上有兩條巧克力色的鑲邊(俗稱紅二線),頸羽毛呈紫紅色帶金屬光澤,鼻瘤為粉紅色,爪為紫紅色,眼環為橙黃色。簡稱“三紅一黃紅二線”。
徠銀王鴿的成年體重在800克左右,年產仔數與白羽王鴿相近,但乳鴿體重較自羽王鴿者為大,是目前最理想的肉鴿品種。美國有幾家大型肉鴿場飼養此鴿都獲得了成功。
銀王鴿體型比白王鴿稍大,生產性能亦較好。有展覽型和商品型兩種。前者體型大、身短、尾翹。後者體型小。身長、尾平,繁殖性能較好。1956年美國王鴿協會規定展覽型銀王鴿的體重標準為:成鴿812-1008克,青年鴿756-952克。標準體身11.75厘米,胸寬5厘米,尾尖至胸膛9.5厘米。性情溫順,不能高飛。商品型體重,成鴿為728-840克,青年鴿672-784克。可以高飛,繁殖性能較展覽型好。
銀王鴿屬食用鴿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於1949年用銀色蒙丹鴿、銀色侖替鴿、銀色馬爾他鴿雜交育成。有展覽型和商品型兩種。
同大王鴿相似,毛色多為銀灰,故名銀王鴿。其繁殖性能、體型、體重均與大王鴿相同,可以看作是大王鴿中的一個改良品系。在某些方面優於大王鴿,為肉鴿群中的上品。

形態特徵


外形特徵

全身緊被銀灰色略帶棕色的羽毛,翅羽上有兩條黑色帶,腹部與尾部羽毛呈淺灰紅色,頸羽呈現紫紅色並帶有金屬光澤,鼻瘤呈粉虹色,眼環呈橙黃色,脛、爪呈紫紅色,生產性能較好。

生產性能

銀王鴿體形比白王鴿稍大,全身緊披銀灰色帶棕色的羽毛,生產性能較好,年產蛋較白王鴿高,單對飼養年產高達10窩,乳鴿生長快,飼料報酬高,鴿肉嫩滑,湯汁鮮美。美國王鴿協會公布商品型食用鴿的體重標準1歲成鴿為728~840克,4~6月齡青年鴿為672~78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