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越瓜的結果 展開

越瓜

中藥

越瓜,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菜瓜 L. var. (Thunb.) Makino的果實。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具有除煩熱,生津液,利小便之功效。用於煩熱口渴,小便不利,口瘡。

入葯部位


果實。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歸胃、小腸經。

功效


除煩熱,生津液,利小便。

主治


用於煩熱口渴,小便不利,口瘡。

相關配伍


1、治口吻瘡:用越瓜為灰,敷之。(《普濟方》)
2、治甲溝炎:傷口洗凈,用鹽漬菜瓜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生食;或煮熟。外用:適量,燒灰存性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生食過量損傷脾胃,脾胃虛寒者禁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

形態特徵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卷鬚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厘米,具槽溝及短剛毛;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鑽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厘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雄蕊3,花絲極短,葯室折曲,葯隔頂端引長;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果實的形狀、顏色因品種而異,通常為球形或長橢圓形,果皮平滑,有縱溝紋,或斑紋,無刺狀突起,果肉白色、黃色或綠色,有香甜味;種子污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花果期夏季。

生長環境


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相關論述


1、《千金·食治》:“益腸胃。”
2、《食療本草》:“利陰陽,止煩渴。”
3、《本草拾遺》:“利小便,去煩熱,解酒毒,宣洩熱氣。為灰敷口吻瘡及陰莖熱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