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鄂爾多斯

都曉指導的電視劇

《我的鄂爾多斯》是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共鄂爾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攝製的首部反映成吉思汗陵西遷的電視劇,由都曉執導,巴森、巴音、圖門、高發、阿斯茹等主演。

該劇根據抗日戰爭期間成吉思汗陵西遷的史實改編的,以成陵西遷為背景,講述了兩國四方(國、共、蒙、日)圍繞實現和阻止成陵西遷展開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衝突和鬥爭。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1937年10月,日本大特務吉田(巴音額日樂飾)以學者的身份,和日寇狼狽為奸的德王爺,利用參加成吉思汗誕辰770年的機會,威逼利誘鄂爾多斯的正副盟長沙王爺(巴森飾)、達王爺與他合作。國民黨的白專員也想把達王爺拉攏到南京。卻被他的副官、吉田的學生布林告密,途中被日本特務殺死。達王爺被日寇抓起來,百般折磨逼其當傀儡。同時為逼沙王爺就範,將他的女兒多蘭(阿斯茹飾)抓起嚴刑拷打。
生死存亡之際,沙王爺聯合各蒙古部落,大祭祖先成吉思汗殺敵利器戰神蘇勒德,通電全國誓殺日寇。吉田同布林設計,讓布林救出多蘭,騙取多蘭感情的同時取得沙王爺的信任。但布林又陷入與秀子(布穀鳥)的感情糾葛中。日寇裝扮成國民黨軍隊,欲佔領並伺機炸毀成陵。關鍵時刻,榮傑帶領蒙騎獨力旅與沙王爺率領的王府騎兵合作又一次粉碎日寇的陰謀。東條英機惱羞成怒,撕去偽裝,派兵大舉進攻。被榮傑揭露身份的布林在秀子刺殺沙王爺之時,為保護沙王爺死在秀子槍下。在吉田率日軍氣勢洶洶殺來時,沙王爺率領衛隊在榮傑的機智配合下,將具有偉大民族精神象徵的成吉思汗陵西遷,完成一次偉大的民族壯舉。

演員表


角色演員
沙王巴森
吉田巴音額日樂
德王圖門
趙書記長高發
多蘭公主阿斯茹
達王張士新
王秘書任麗明
烏雲鮑麗瑪
朝魯阿雲嘎
布林霍爾查
管家江布拉
東條英機李克乃
嘎爾迪巴特爾
奇王道爾吉
烏王斯琴畢力格

職員表


出品人朱彤、王學豐、塞夫
製作人呼和巴特爾、郝維民
監製陳光林、莫建成、雲峰
導演都曉
編劇肖亦農

角色介紹


  • 吉田

    吉田

    演員巴音額日樂

    日本大特務,以學者的身份,在榮傑的陪同下潛入鄂爾多斯,與早就潛伏的特務布穀鳥密會,商議用重兵把成吉思汗陵強遷到日本,如行動失敗就炸毀成陵,來實施東條英機征服蒙古的大魂計劃。

  • 沙王

    沙王

    演員巴森

    鄂爾多斯的正盟長,聯合各蒙古部落,大祭祖先成吉思汗殺敵利器戰神蘇勒德,通電全國誓殺日寇。率領衛隊在榮傑的機智配合下,將具有偉大民族精神象徵的成吉思汗陵西遷,完成一次偉大的民族壯舉。

  • 多蘭公主

    多蘭公主

    演員阿斯茹

    沙王的女兒,蒙古公主。日寇為逼沙王爺就範,將她抓起嚴刑拷打。

  • 趙江洪

    趙江洪

    演員高發

    國民黨書記長。協助沙王西遷成吉思汗陵,期間被日本特色綁架。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劇照:場景
劇照:場景
數百年來,成吉思汗陵一直是蒙古族心目中的聖地、是蒙古族的精神象徵。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后不久,內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區在日寇的鐵蹄下淪陷,日本侵略軍在“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政策的驅使下扶植德王等部分蒙古王公成立偽蒙疆政權,並欲攫取成陵,以此號令蒙古民眾歸附偽蒙疆政權。當時國共兩黨積極支持成陵西遷。於是浩蕩的成吉思汗靈柩護送隊伍衝破來自各方面的阻攔和破壞,踏上了西遷的征程。該劇藝術地再現了這一震驚中外的事件。

主創團隊

《我的鄂爾多斯》由電視劇《成吉思汗》原班人馬歷經兩年多打造而成。該劇主創絕大多數是內蒙古當地的演員。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播出平台突出收視率
2005年8月28日中央電視台視八套 影視劇頻道 2005年度中央電視台八套黃金強檔電視劇收視率統計結果,電視劇《我的鄂爾多斯》的收視率在30部電視劇中排名第14位。

作品評價


《我的鄂爾多斯》並不複雜的劇情,由於編導立意獨到,題材新穎,還是給觀眾帶來了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尤其是當製片人意識到“因演員選擇不到位而沒有蒙古族的感覺時”,寧願損失前期拍攝投入的好幾百萬元,也要痛下決心,將整個劇組主創包括導演在內全部換人———起用《成吉思汗》的原班人馬。這種對作品的執著態度和較真精神,在“快餐劇集”甚為風行的今天,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為製片的慧眼和執著,一班雖不太知名,卻在《成吉思汗》中大放異彩的蒙古族演員才能繼續他們不事雕琢、原汁原味的“本色之旅”,默默而悲壯地述說著那段歷史。這種“純天然”的“本色演繹”,是漢族演員、哪怕是大腕也不能比擬的。尤其是那位憑著蒙古民族特有的剽悍身軀、粗獷面龐和豪放氣質的演員巴森。這次巴森飾演的沙王爺同樣可圈可點。
該劇的經驗表明,一部劇集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並不在於是否“巨資打造”、“大腕雲集”、“特技炫目”,而在於製作方是否能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觀眾負責的態度,真正沉下氣來一門心思搞創作。(《羊城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