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是流行於甘肅通渭境內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長期以來,在民間廣泛流傳,是通渭縣的民俗文化娛樂生活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群眾基礎相當雄厚,深為老百姓所喜愛。"小曲"即西北地區群眾所喜愛的"眉戶"或"迷鬍子戲",因其有別於秦腔大戲而得名。眉戶流行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山西諸省區,是個地方劇種,它是民間流行的各種民調小調的集合集,最適於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通渭小曲是“小曲”的一種,小曲起源於陝西省的眉縣、戶縣,這裡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發源地,拼合起來就不難理解"眉戶"的來由了。又因其深紮根於西北民間,群眾聽著著迷,感到"迷胡"(即舒坦),也稱其為"迷胡";古時候還稱其為"清曲",意為不經化妝,不用"行頭"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攤"清唱"。
春秋戰國時,今陝西為鄭、秦的轄地,故有"鄭聲"的遺韻和"秦風"的傳承。因"鄭聲"多為表達男女相愛和悲歡離合的"桑間"、"濮上"之音,曲調纏綿緋惻、如泣如訴,
"小曲 "中還折射著宋元雜劇中的許多詞牌和曲牌的影子,如"風落怨"、"打棗桿"、"迭落金錢"、"越(月)調"等曲調。"小曲"還有由"彈詞"演變而來的蹤跡,如清代毛奇齡《西河詞話》"所謂彈詞者,以故事編為韻語,有白有曲,可以彈唱者也"。故通渭一帶稱唱"小曲"為"彈唱",稱擅長於"小曲"的民間藝人為"彈唱家"或"彈唱手","彈唱"為演唱眉戶小曲的古稱和簡稱。
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經非常盛行,因當時陝、隴(即今甘肅、青海、寧夏)為一省建置,明代陝西進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彈,工詞曲,有劇作行世(按:此二進士同為通渭進士、曾任開封知府的王瓚撰書墓誌銘)。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當時,對關隴地區的戲曲有重大的貢獻,民間還有關於他們二人組織戲班的傳說,他們的影響所及,對眉戶小曲的形成與發展,不無關係。
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曾有一首讚頌隴戲曲同行的詩作:"秦中弟子最聰明,何用偏教隴上聲。半拍未成聲先絕,可憐白頭為多情"。由此可見當時關隴地區戲曲的盛行與影響。
清代是戲曲發展的盛世,"小曲"也不例外,通渭的小曲也發展成熟於這一時期,小曲劇目中就有反映清代道光前後社會生活的詞句,如《張連賣布》、《看女》中有反對吸食鴉片的唱詞,《皇姑出嫁》反映的是清朝順治年間的歷史故事等。民國年間,通渭縣馬營鎮有專門演唱小曲的業餘團體,秦腔藝人大都會唱小曲。有的甚至祖孫幾代都是有名的小曲 彈唱家。
“小曲”是“眉戶”的另一種名稱。它常以“地灘”的方式活動,與大戲相比規模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戶”的基礎上發展和變異的產物。
“眉戶”是民間流行的各種民間小調的集合體。它最適合於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雖然說它流行於陝、甘、寧、青和山西、湖北一帶,但它的勝地是太白山麓的兩個地方——眉縣和戶縣,那裡正是牧歌、樵歌、情歌的發源地。拼合起來就不難理解“眉戶”的來由了。因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誰也能哼幾句“眉戶”,念幾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戲的。
“眉戶“傳入通渭的途徑據老藝人講,主要有三個:一是通渭地處甘肅中部,綴連於古絲綢之路,漢唐以來,東路商家沿著絲綢之路相繼而來,於城關、馬營等地經商旅居,將東部文化帶到了這裡;二是歷史上曾幾次從山西等地向外移民。據拷,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大樹槐的子孫後代,繼承它的文化就成為天經地義;三是相傳光緒三年(1877)關中大飢,依*農村為基地的“眉戶”藝人,遭遇到嚴重的打擊,不得已紛紛外逃,將中西路的曲子帶了出去,其中的部分也落戶到通渭這塊寶地。
外來文化的傳入對當地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不無關係。隨著“眉戶”腔體的流入,不僅慢慢改變著通渭民間文化活動的形式,即使是內容也賦予了新的生命。從此,“小曲”以“清唱”的方式在通渭全境廣為流傳。
通渭不愧人傑地靈。“小曲”音樂在通渭的發展不僅造就了幾代民間老藝人的成型,同樣,也正是這些老藝人豐富和發展了通渭小曲,他們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漸改造成了另一種表演形式——舞台伴奏,從此增添了當地民俗文化活動新的色彩。清中葉,秦腔尚未流傳到通渭之前和秦腔傳入到通渭的初級階段,小曲音樂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經常活動在“廟會”舞台上,後來隨著秦腔的蓬勃興起,老藝人在一台戲中往往將秦腔音樂和小曲音樂聯綴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運用,他們把這種不同腔體並用的唱法叫做“風攪雪”。
清嘉慶年代以後,隨著秦腔唱腔及伴奏音樂的日趨豐富和完善,秦腔藝人不再運用兩種腔體並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來“廟會”上的小曲音樂。小曲也從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為一種民間曲藝,受眾群體極大,具有玩強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們茶餘飯後,喜慶之餘,在庭院、地灘、村落里活動的主要文化娛樂內容,它帶著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聽不厭,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歡。
漫漫的發展歷程,使它在不斷汲取當地民歌營養的同時,無論在音樂旋律,節奏變化,還是速度減緩與強弱改變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漸漸具備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為今天的“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曲調、曲牌和劇本。
曲調
“通渭小曲”曲調很豐富,據民間藝人講大概有一百多個,20世紀60年代,文化館就組織專業人員開始了對通渭小曲的搜集與整理,現已搜集,整理出來的曲調有90個(現存錄音和曲譜)主要以“背宮”、“五更鳥”、“崗調”、“緊述”、“慢述”、“五京子”等曲調為代表,這些曲調的搜集與整理,不僅凝聚著許多文化工作者的汗水與心血,而且為今天通渭小曲作為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奠定了雄厚基礎。
曲牌
現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樂有20個。主要以“柳青”、“大紅袍”、“滿天星”、“金錢”等曲為代表,它主要是用來連接曲調的過渡性音樂片段。在清唱前也用來作為開場白、引子。
劇本
“通渭小曲”的演唱腳本內容極為豐富,突出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樸忠厚、老實善良的百姓本質和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有些也借用神話傳說,用浪漫的手法來寄託勞動人民的嚮往和志向。現以整理成冊的劇本有72本,據不完全考證,有一百多出演唱劇目流傳在民間,其內容廣泛、趣味性極強。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潑辣的語言、濃郁的泥土香味、一應寓於其中,深受群眾的歡迎。它是廣大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結晶,灌注著勞動人民的心血,是一部民間文學作品集。
其作品名稱主要有《賣水》《鬧書館》《明月樓》《頂磚》《全家寶貴》《杏元和番》《刺目勸學》《王祥卧冰》《兄妹觀燈》等72個劇本。
由於小曲本身的喜慶成分,經過了多年的演變,已不再局限於僅僅是傳統節日期間的文化活動內容,更重要的是已發展成為人們每逢大小節日,老人高壽、小孩百歲,甚至是茶餘飯後、田間地頭、下雪下雨時的精神食糧,喜好小曲的人們總願意請幾個“唱把式”和“彈拉家”美美地樂上一番。
有時幾個人擁爐而坐,伴隨著通渭罐罐茶特有的清香,邊喝邊唱;有時幾個人在暖烘烘的熱炕上,圍著炕桌,吃著小菜,飲著烈酒彈唱小曲、曲盡人醉,躺仰待旦。
馬營鎮更是通渭小曲的搖籃,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五月初五,六月初一等,每逢廟會,小曲表演成了馬營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演唱隊之間得以同場競技的難得機會,互相比試,互相示強,互不服弱,聽者看者圍而不哄、擠而不亂。其熱鬧程度,名為小曲,實為大戲,喧賓奪主,實在難得。
弦索
“通渭小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揚琴。這些通稱為弦索。其中主樂器為三弦,三弦有“平”、“關”、“當”、“越”四種彈法,平弦為5'15,關弦為5'14,當弦為2'5'2,越弦為1'5'1。越弦最為常用,其次為關弦。
板胡:主要有反調板胡和平調板胡。反調為15弦,平調為5'2弦,兩個板衚衕時可進行演奏,效果會更好。
二胡:二胡為5'2弦。
笛子:笛子筒音為5,定調為F調或E調。
擊樂:擊樂用四片瓦和磬碗兩種。
四片瓦:兩手分執,一拍二敲和一板四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後半拍,有時一手連敲,有如“滾錘”的效果。
磬碗:一拍一敲,起著掌握節奏的作用,當一曲結束時,常常用連敲以示曲終。
“通渭小曲”作為民間曲藝,其源遠流長,有著輝煌的經歷並獨具特色。
五、六人即可,十多人不限,常在“庭院”、“村落”以自娛自樂為主,方言演唱。
“通渭小曲”的曲調到底有多少,很難統計。根據搜集、整理的情況,已經整理成形的有90個,娓娓動聽。腳本故事情節淺顯(多表現勞動人民生活)、表演風格纏綿悱惻、百聽不厭、百看不煩、感染力很強,使人喜怒哀樂隨興而發。
一個完整的唱本,從“月調”、“背宮”入韻,然後以“緊述”、“崗調”等曲達到高潮,再以“落背宮”進入尾聲,用“月尾”收曲。中間根據情節、唱詞,配上與之相適應的曲調,並且用曲牌音樂恰當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套曲”。有時“單曲”和“套曲”可以參用,起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作用,並且用得恰到好處。如《兄妹觀燈》(又名《下四川》)“套曲”和“單曲”結合,自紿至終熱情洋溢。
由於口傳心授,沒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傳授中必然形成了腔體和唱本的差異,因此,同是一個腔調、唱者不同、唱法有異;同是一個腔調、唱詞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唱腔、同一段唱詞、地域不同、唱法也不盡相同,隨意性強。只要“求大同、存小異”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這種允許差異性的存在,方便了百姓,豐富了創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所謂“幫腔”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歡樂宏大的氛圍,要求伴奏人員和主唱者一起合唱。這一特色在小曲音樂中更為獨特,它有力地烘託了歡快、熱烈的演唱氛圍。委婉動聽,抒情感人。
通渭小曲屬於我國民族七聲徵調式。在七聲徵調式清樂音樂體系中,主音“5”與屬音、下屬音之間分別構成了純五,純四度音程關係,加上“清角4”和“變宮7”的不穩定性,尖銳的傾向性,增強了I、VI、V級音的穩定效果,使曲調錶現出明朗、愉快的調式色彩。極具民間特色。調性F。
通渭小曲作為民間文化遺產代表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
通渭小曲反映和包容了明清以後各個歷史階段中,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豐富內容,對於考察借鑒社會發展史、曲藝史和音樂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通渭小曲來源於民間,創作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它是通渭老百姓文化娛樂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地地道道的通渭傳統文化,它的民族性與大眾性特徵,使其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血脈相承,其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生活狀態決定了它是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
通渭小曲是促進社會文明和農村文化建設,建立和諧通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素材之一。
它最珍貴的價值在於最適合表現通渭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2005年,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中,根據省文化廳關於如何申報的具體要求,做了大量的實地調查和農村調研,憑藉多年對通渭小曲的鐘愛與探索,就通渭小曲從基本信息,項目說明,項目論證,項目管理,保護計劃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論證,並精心製作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書《甘肅通渭小曲》”文本,在省文化廳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論證會上一舉通過,並申報到文化部。
雖然還沒有信息顯示通渭小曲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但能夠通過省級專家論證會,申報到文化部,僅此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它的價值所在,我作為項目書起草者和多年從事農村文化工作的中堅力量,一種成就感也油然而生,沒有任何理由不為通渭小曲的未來與發展充滿希望。
也是2005年,黨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著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對農村傳統文化生態……進行動態整體性保護”,通渭小曲不正是這種傳統文化生態,農村特色文化嗎?由於其受眾群體的大眾性特徵,不也決定了它是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嗎?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有理由相信,通渭小曲作為通渭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一定會提上議事日程,到底如何進行挖掘,整理保護和發展,將是我們今後要面對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