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懜,是一個漢語常用字,讀音mèng méng měng,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不明;引申含義為古同“懵”。心竅迷亂。不清醒,無知。

有關常用組詞為懜憧。

基本釋義


懜 mèng ㄇㄥˋ
不明。
懜 méng ㄇㄥˊ
慚愧。
懜 měng ㄇㄥˇ
古同“懵”。心竅迷亂。不清醒,無知。
筆畫筆順
筆畫數:16,部首:忄,筆順編號:442122252214535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武亘切《集韻》《韻會》母亘切,瞢去聲。《說文》不明也。從心夢聲。
又悶也。《集韻》或從瞢作懵,或從人作。
又通作瞢。《周禮·春官·眂祲》掌十煇之法,六曰瞢。《注》日月瞢瞢無光也。與懜同。
又《韻會》莫鳳切,音夢。惛也。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廣韻》闇也。一曰心亂。本作懵。或從蒙作懞,或從夢作懜。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集韻》本作懵,或從夢作懜。懜懜,無知貌。一曰慚也。
又《集韻》謨中切。本作儚。《爾雅·釋訓》儚儚,惛也。或作懜。
又《集韻》彌登切。與顭通。義同。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懜懂、懜憧、懜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