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區地理
乾旱區地理
《乾旱區地理》創刊於1978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地理科技類學術期刊。
據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65人,顧問12人,編輯3人。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共出版文獻3936篇、總被下載1008549次、總被引5327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3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672。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載文量為2511篇,被引量為36789次,下載量為4304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乾旱區地理》影響因子為1.86。
1978年,《新疆地理》創刊,為半年刊。
1983年,由半年刊改為季刊。
1985年,更名為《乾旱區地理》。
2006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7年,經中國地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審核同意,中國地理學會正式接納《乾旱區地理》為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成為中國地理學會旗下少數幾個由京外研究所主辦的科技期刊之一。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報道內容
《乾旱區地理》主要刊登乾旱區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具體包括自然地理、區域地理、乾旱區生態與及其生態系統建設及植被恢復、水文與水資源,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變化、全球變化、氣候、氣象、災害與防治、乾旱區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乾旱區資源環境研究重大科學問題:即綠洲生態系統與演化機制、綠洲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發展,還刊載研究報道、學術活動、消息和書刊評價等,為促進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乾旱區地理學提供論壇。
主要欄目
《乾旱區地理》主要欄目有院士特稿、專家約稿、自然地理、水文與水資源、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研究、土壤學研究、地球信息科學。
據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65人,顧問12人,編輯3人。
顧問 | 王浩 | 劉昌明 | 劉嘉麒 | 劉燕華 | 安芷生 | 黃文房 | 陳宜瑜 | 鄭度 | 康玉柱 |
李吉均 | 陸大道 | 秦大河 | |||||||
編委 | 丁建麗 | 馬鳴 | 尹光華 | 方創琳 | 王蘇民 | 王權 | 王旭 | 王秀君 | 王濤 |
馮起 | 左其亭 | 田均良 | 劉素紅 | 劉文江 | 閆順 | 何隆華 | 宋獻方 | 張元明 | |
張光輝 | 張百平 | 張捷斌 | 張強 | 李志忠 | 楊小平 | 楊兆萍 | 楊振京 | 楊維康 | |
楊新軍 | 楊德剛 | 沈仁芳 | 沈永平 | 陳發虎 | 屈建軍 | 羅格平 | 羅毅 | 姜小光 | |
趙成義 | 趙景峰 | 倪健 | 夏軍 | 徐宗學 | 徐建華 | 徐曼 | 柴彥威 | 賈寶全 | |
錢亦兵 | 顧朝林 | 高志剛 | 章光新 | 董治寶 | 謝平 | 韓曉增 | 蔡運龍 | 潘響亮 | |
樊勝岳 |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 丁培毅(Australia) | 山上正男(Japan) | 李蘭海(Canada) | |||||
高存海(Canada) | George Schaller(USA) | Kasimov N S(Russia) | |||||||
Kumar S(India) | Tomas Mccarthy(USA) | Williams A(Australia) |
《乾旱區地理》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為依託,據2018年9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官網顯示,該院掛靠有新疆植物學會、土壤肥料學會、地理學會、遙感專業委員會、治沙暨沙產業學會等5個省區級學會,主辦了《乾旱區研究》、《乾旱區地理》漢、維文版4種學術季刊,新辦《J.Arid Land》英文期刊。擁有新疆科學數字圖書館,館藏圖書49萬冊、期刊36萬冊、資料2萬餘冊、圖件73萬餘份。研究所標本館館藏各類標本10萬號以上。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共出版文獻3936篇。
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載文量為2511篇。
《乾旱區地理》被《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技期刊文摘資料庫》(英文版)、《中國地理文摘(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Abstracts》、《中國國土與自然資源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清華大學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CAB、AGRIS、AGECONCO、PLANTGENE(CD)等收錄。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總被下載1008549次、總被引5327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3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672。
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被引量為36789次,下載量為4304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乾旱區地理》影響因子為1.8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74種)中排第176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215種)中排第37名。
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乾旱區地理》漢文版2007年度的影響因子為1.447,總被引頻次1397次。
2000~2001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優秀期刊二等獎。
2002~2003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獎”,也被評為新疆科技期刊“一級期刊”。
2004年,在全國地理期刊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得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的榮譽稱號。
2005年,《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人民政府設立的期刊獎—“新疆期刊獎”,並獲得相應數額的獎勵基金。
2004~2005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6~2007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8年2月,《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人民政府設立的期刊獎—“新疆期刊獎”,並獲得相應數額的獎勵基金。
2007年年初,中國科學出版基金委員會在全國篩選出118種科技期刊,其中有10個期刊獲得了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15萬,《乾旱區地理》名列其中,資助年度從2007至2009年。
2008年,《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科技期刊出版基金連續三年資助(資助額2萬元/年)。
乾旱區地理
辦刊宗旨是反映乾旱區地理學的研究成果,為促進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乾旱區地理學提供平台。
職稱 | 姓名 |
主編 | 陳曦 |
副主編 | 馮仁國、田長彥、葉民權、宋長青、張小雷、李彥、陳亞寧、周政一、雷加強、穆桂金 |
註:表中為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