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殿

濟公殿

由佛教善信和海外僑胞捐資興建的法源寺濟公殿,地處廣東省豐順縣城機新世紀生態森林公園之虎頭山萬佛園,此處山環水抱,峰巒朝拱,藏風聚氣,地勢雄偉,乃佛教業林之寶地也。

建殿時間


濟公殿
濟公殿
本寺殿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為滿足三湯地區佛教信眾參禪禮佛之需,由本縣善信、鄉賢和社會熱心人士及海外三胞捐資興建,其時限於資金等多種原因,創建規模較小,只建濟公殿、觀音閣,對業林的整體布局未作全面規劃,寺之主體工程大雄寶殿等的建築也未進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長,信教群眾不斷增加,豐順縣城需要一座頗具規模的佛教道場供信眾拜佛。梅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豐順縣佛協副會長、本寺住持釋照德法師,嚴持戒律,依教奉行,樹雄心、立壯志,偕同寺內僧人及社公賢達、十方信眾,共發宏頭,為擴建豐順佛教業林道場法源寺而努力。本寺建設採取整體規劃,分期實施。以虎頭山正龍脈為縱軸,依山而建,座落有序,佔地面積數萬平方米。

落成時間


豐順濟公殿相關圖片
豐順濟公殿相關圖片
於2001年2月24日(佛歷2545年二月初二)舉行開光慶典儀式。該殿仿古建築、圓柱構架、紅牆碧瓦、斗拱翹角、彩梁畫棟、琉璃瓦頂;遠觀靈光靄靄,紫氣迎祥,四周山青水碧,環境優雅,是豐順縣集參禪禮佛、旅遊觀光於一體的休閑勝地。沿著萬佛園的山道蜿蜒前進,不久便可抵達濟公殿前面寬敞平坦的門坪,此處到大殿還有99級台階,共分為三段,每段33級,中有兩個停步台。兩側的大理石圍欄雕刻著蘭竹花鳥仙蘆圖,欄外種植菩提樹、塔松及各種花草。寶殿坐北朝南,採用我國北方古建築風格,以混凝土柱樑構架,木桁瓦頂,雙托四披,重檐歇山,雕樑畫棟。門額上三個漆金大字“濟公殿”,大門兩邊牆上各有一碩大“佛”字,古香古色。殿門口有四根粗大的盤龍石柱,柱身雕琢的天龍口含瑞珠,騰雲駕霧,利爪生風,氣派雄渾。外沿的兩尊麻花石雕醒獅威風凜凜,寬闊的殿前正中,有一個碩大的石香爐,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兩層六角形建築,一曰“鐘樓”,一曰“鼓樓”。

建築特色


大殿高18.8米,佔地面積760平方米,為二進一橫院落四合式布局,左右各一小耳房,下堂為過道,上堂深長,站在天井朝上望,能看到里殿的硬山形殿頂。上堂正中,高大的濟公活佛塑像面容可親,金身燦然,佛光閃耀。前置供桌上擺滿供品,左邊設有一個烏黑髮亮的木魚。
濟公殿內共有12根朱紅大柱,均鐫鑿金字佛聯,濟公佛像聯為:“瑤池何處無人知道一路近或遠;靈山此處有心覺悟萬里長與深。”門、窗、檐、扇精雕細刻,近百幅彩繪色澤鮮艷,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從東側門“超凡”出來,就是寶殿的外圍,此處有三面走廊,護欄高兩尺,環繞一周后可回到西側門“入道”。
濟公殿山後有清幽小徑,山上有“白虎吐珠”“佛祖彈琴”等景點,山道彎彎,階如琴鍵,嶺中有一山池,湖光山色,碧波蕩漾,與萬綠之中閃閃發光的濟公殿相互輝映,絕色美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濟公殿
濟公殿

歷史記載


據載:濟公活佛是一名“中國羅漢”,濟公原姓李名修元,南宋紹興年間浙江天台縣永寧村人,自幼聰慧好學,後於杭州靈隱寺出家,法號道濟。他詼諧幽默,不修邊幅,卻又睿智超凡,神通廣大,常帶三件法寶,一是葫蘆,能收伏邪氣,放出祥氣,治病避邪,二是佛珠,象徵法力及慈悲佛心,三是破芭蕉扇,提在手中,扇走邪風歪氣,凡心慾火。這三件寶為濟公增添了神氣、仙氣和正氣,濟公劫富濟貧,好打不平,助人為樂,揚善積德的形象被人們神化為“活菩薩”“平民佛”,他成佛至今逾800餘年,是百姓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也是人們期待的理想化人物。“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中”在民間有許多他的軼事,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傳頌。
濟公殿
濟公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