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師
職業
文物修復師是一個專業對破損文物進行修復的職業,作為文物修復師,需要具有多門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由於缺乏相關的職業標準和培養機制不健全,中國的文物修復師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截至2012年,全國僅有2000人左右,嚴重影響著文物的保護狀況。
文物修復師是負責對出現破損的文物進行修復的職業,文物修復師對文物修複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有著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每次修復都要建立檔案,詳細記錄文物的修復全過程及前後狀況。修復一件文物,他們常常要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一件文物最終被定為國家三級、二級或者一級,與修復時是否充分保留、展示其歷史文化信息,有著很大關係。由於文物修復場所處於博物館中,與文物庫房相伴,多數文物修復師養成了不主動邀請親友前往工作單位的習慣,所以在一般人看來,文物修復從業人員頗為神秘。
文物修復大體可分為三類,即研究修復、展覽修復和商業修復。三種修復雖在目的、方法上存在差別,但在保持文物的原質、原味上仍是相同的。
商業修復的要求則更高,需把破損的器物恢復成原來的形狀和顏色,使其色彩、紋飾和質感呈現出完好的視覺效果。古陶瓷修復一般須經檢測、清潔、加固、粘接、補配等十多道工序,而作色作舊是最後一道工序,也是一項非常細緻的工作,不僅要求修複員有純熟的技巧,更要對色彩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修復者需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美術功力作為支撐,否則會失掉文物的古韻。
文物修復工作一般需要經過光譜分析、繪圖、粘補、加固、補型、金箔回貼等多道技術工序。
用注射器將液體加固劑對準風化的文物注射,加固劑通過石質孔隙滲入文物體內,從而對被風化的砂岩進行加固。
補型是對文物缺失部位的修復方法,補型時要根據史料、造型本身的對稱性,辨別出殘缺部位原本的模樣,再對缺失部位延伸造型。如果找不到依據,寧願保持原樣,也不能擅自發揮。補型的原料也極其嚴格,比如砂漿要用由文物所處地相同質地砂岩磨成的粉。
是修復的另一重要環節。若用新金箔修復,既不符合文物保護原則,也缺乏歷史厚重感,一般採取把多餘的舊金箔分層,再移植到空缺處的方法,也可理解為“植皮手術”。
在這個環節中,修復師要用鑷子揭取嚴重起翹、捲曲和脫落的金箔,並將其按手的編號裝入密封袋中。之後,要用熨斗進行平整軟化,再用手術刀逐層分離,然後進行除污、壓平,最後按色澤和完好度分類。由於舊金箔既薄又脆,處理起來必須十分小心,工作人員往往要屏住呼吸。
1、文物修復師不僅要具有相當的歷史、繪畫、文字功底,還要掌握—定的化學、物理、美學、材料材質知識。
2、除了專業技能,還需要有超強的耐心、高度的責任心和堅強的毅力。
3、文物修復是一項非常細緻且耗時很長的工程,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有一點馬虎。文物也有生命,手術不允許失敗,否則一段歷史也許就此消亡。
文物修復師人員缺乏
國家文物局調查顯示,中國文物系統3000多萬件館藏文物中,半數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物工作已進入預防性保護階段,而中國仍停留在搶救性保護階段,也就是說“快不行了才去救”。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復師的缺乏。
據估計,中國真正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人員,全國也不過2000人。大足石刻博物館自1990年成立以來,保護技術部僅有12個人。
地位低下
文物修復師說是學術、社會、經濟地位都沒有的“三無”人員,不管修多少文物,也不給評研究員。在中國的職業大典里有1838種職業,卻沒有文物修復師這一職業,每年新入行的人,最多只能留下1/3。
傳承困難
中國開設文物保護修復專業的工藝美術類院校只有17所,文物修復技藝的傳承更多要依靠“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式,且必須經過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效。跟著師傅先看3年,自己琢磨,基本功練好了,才有資格擺弄文物“本體”,想獨立完成工作,至少需10年以上的職業修行。
行業標準缺失
在中國,傳統修復技術大多憑的是個人經驗,不像西方是專業修復師經過日積月累的經驗沉澱形成的一個標準化準則。同樣作為文物大國,義大利在20世紀初就建立了相關規範和標準體系,而中國上世紀80年代才有《文物保護法》,2012年,《中國文物保護修復行業標準》仍在起草中。
面臨職業危害
修復師們長期接觸各種化學物質、粉塵、X光輻射等,由於工種小,至2012年仍未被納入職業病防治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