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村

吉林省通化縣江甸鎮東江村

東江村屬江甸鎮農業大村,2006年新農村建設初期的狀況是,街巷不暢、路面不整,沒有一處象樣的圍牆和邊溝,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村民人心渙散,政令不通之事時有發生。自2007年開始,村兩委班子審時度勢,確定了以改變村容村貌為中心工作的工作思路,穩步發展,2008年用於新農村建設投資達到81.54萬元,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農村建設的行列中脫穎而出,躋身於先進村行列。

目錄

正文


2007年縣國稅局參入該村新農村建設包保以來,就拉開了東江村吸納各界幫扶力量的序幕,2008年籌積幫扶資金、物資計73.65元。東江村之所以有今天的變化,一是幫扶群體廣。包保單位金貢源米業和縣國稅局為這個村新農村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縣級包保領導、家鄉副鄉局級領導幹部和家鄉知名人士也積極參入到這個村建設之中,僅縣副鄉局級領導幹部就達12人。二是幫扶形式多。其中現金幫扶11萬元,此外還有捐助各種建設物資、農用機械,協調項目、傳授科技知識等多種形式。三是建設泛圍大。利用幫扶資金和物資,修邊溝、砌圍牆、建廣場、安路燈、通飲水、改超市、促衛生、抓綠化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借科技興農之力,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利用土地資源優勢與金貢源米業聯姻,把馳名中外的西江貢米推向產業化進程。年初以高於市場時價的價格與金貢源米業簽訂了永和豐水稻訂單2360畝,降低了稻農的種植風險,又引進插秧機等先進農業機械59台套,進一步促進了農業機械化作業程度。金貢源米業先為種植戶提供種子和化肥,並且按照各農事生產季節進行跟蹤技術指導,確保種植戶按操作規程生產出優質、高產的稻米,使每畝增收達76元。訂單水稻共增收18萬元,僅此一項,村集體獲得代管費收入4.7萬元。真正殷實了農民,壯大了村集體。
借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之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解決民生問題,將3000餘平方米的兩個臭水潭進行徹底治理。斥資10萬元填埋后,改建成群眾休閑健身廣場,鴉寂多年的秧歌隊,幾乎每天都以近百人的陣容活躍在廣場,此舉大快人心,同時帶動老百姓的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由不講衛生、鄰里不和等不良習氣轉變為鄰里自發組建互助組,建邊溝、砌圍牆,不用村裡出一分錢工時費,自覺地參入到建設中來;在家庭衛生整治過程中,一躍成為全鎮的樣板村。如今的東江村民風淳樸、團結和諧,成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平安村。
2008年東江村新農村建設累結碩果,共砌一體化圍牆720米,永久性邊溝720米,建休閑廣場2380平方米,治理小流域105米,安裝路燈24盞,安全飲用水工程惠及550戶,栽植綠化樹3740株,美化花草1.13萬平方米,全年實現農民增收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