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鎮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轄鎮

岔路口鎮,隸屬於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地處德惠市東北部、沐石河與松花江兩河之間,東與榆樹市秀水鎮、劉家鎮接壤,南與朝陽鄉、五台鄉相連,西與大房身鎮、松花江鎮毗鄰,北與榆樹市交界,距德惠市區37千米,區域總面積221平方千米。

清末,岔路口鎮境域屬長春府懷德鄉九甲;1985年,由岔路口鄉改為岔路口鎮。截至2020年6月,岔路口鎮下轄4個社區、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岔路口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岔路口鎮常住人口為35367人。

2018年,岔路口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6個。2020年5月26日,岔路口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歷史沿革


清末,屬長春府懷德鄉九甲。
民國時期,屬德惠縣二區。東北淪陷時期,設岔路口村。
1949年,改岔路口區。
1956年,岔路口區改岔路口鄉。
1958年,岔路口鄉改為岔路口公社。
1984年,由岔路口公社改為岔路口鄉。
1985年,由岔路口鄉改為岔路口鎮。

地理環境


松花江畔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鎮政府駐岔路口。轄岔路口、石家堡、程家、朝陽山、三角泡、三合、橋頭、毛家油坊、育新、北長溝、南長溝、黎明、解放、馬家店等。因境內有德惠縣通往榆樹縣五棵樹和半拉山子的岔路口得名。清末為長春府懷德鄉九甲,民國時為德惠縣二區,偽滿時為岔路口村公所,國民黨時為岔路口鄉公所。德、朝公路穿境而過,水泥路橫貫鎮區,東西鎮內鄉路四通八達,鎮、村、社三級公路全部實現沙石路,達到晴雨通車,農貿市場溝通三市(德惠、榆樹、九台)九鄉(五台、上河灣、大房身、楊樹、五棵樹、朝陽、大坡、松花江、)等。鎮內資源豐富,有開採價值的草碳、砂石等。草業發展較快。交通便捷,直通周邊三市九個鄉鎮、全鎮共修水泥路近9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部分屯屯通。
11萬噸,年產綠色無公害大米1萬噸。
小城鎮開發建設功能日趨完善,鎮區上下水、公路拓寬,綠化美化,將全鎮的萬頃水田都變成無公害綠色食品水稻基地,使該鎮真正成為德惠市東部的經濟發展重鎮,使之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人均收入達到7000元。
被市列入黨員鄉鎮。全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人民安居樂業。岔路口已成為一個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科教發達,社會文明的新型鄉鎮。
地形地貌
岔路口鎮地處松花江與其支流沐石河之間的河套平原上,地勢平坦;境內最高點曹家坨子位於鎮駐地南躍進水庫北岸,海拔163米;最低點朝陽山位於北部松花江左岸,海拔157米。
水文
岔路口鎮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流域面積26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松花江,為德惠與榆樹兩市界河,境內長20.5千米;二級河沐石河,為岔路口與大房身、松花江三鎮界河,境內總長30千米;境內河道、泡沼多,河流總長度120千米,河網密度0.4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還有三角泡、大蓮花泡、千層泡、溫家泡等。
自然災害
岔路口鎮主要自然災害是洪澇;2010年,岔路口鎮發生的洪水災害僅次於歷史嚴重的的1953年。

自然資源


2011年,岔路口鎮有耕地面積18.6萬畝。

行政區劃


1997年,岔路口鎮下轄19個行政村和個社區。
社區振華、團結、富強3
行政村岔路口、石家堡、三角泡沿、朝陽山、程家、三合、毛家油坊、橋頭、北長溝、育新、黎明、馬家店、河北、南長溝、解放、曲家、新生、同巨永、蓮花
2011年,岔路口鎮下轄19個行政村。
岔路口、新生、曲家、蓮花、同巨永、河北、馬家店、
解放、黎明、南長溝、北長溝、三角泡、育新、
毛家、朝陽山、躍進、三合、橋頭、程家
截至2020年6月,岔路口鎮下轄4個社區、19個行政村:
社區振華社區、團結社區、富強社區、永進社區、
行政村岔路口村、曲家村、蓮花村、同巨永村、新生村、河北村、馬家店村、解放村、黎明村、毛家村、朝陽山村、三角泡村、躍進村、程家村、三合村、育新村、橋頭村、北長溝村、南長溝村,

人口民族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地處德惠市東北部、德朝公路45公里處。全鎮轄19個村和一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81個社,人口57326,11718戶,幅員面積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00公頃,其中水稻面積為10790公頃,水稻生產是該鎮的支柱產業,年生產水稻生產1.2億公斤左右,是國內水稻生產第一大鎮。
2011年末,岔路口鎮總人口57326人;另有流動人口1321人。總人口中,男性28142人,佔49.1%;女性29184人,佔50.9%;14歲以下6196人,佔10.8%;15—64歲44956人,佔78.4%;65歲以上6174人,佔10.8%;以漢族為主,達5477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7人。
截至2018年末,岔路口鎮戶籍人口為56691人。
2021年7月5日,德惠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岔路口鎮常住人口為35367人。

經濟


綜述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2011年,岔路口鎮財政總收入1.47億元,比2010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億元。

農業

2005年,岔路口鎮肉雞生產年出欄500萬隻,黃牛年出欄1.2萬頭,肉鵝生產年出欄8萬隻以上,梅花鹿圈養達到500頭。
2011年,岔路口鎮農業總產值4.3億元。岔路口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岔路口鎮生產糧食129135噸。岔路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岔路口鎮生豬飼養量17.5萬頭,年末存欄7.5萬頭;牛飼養量4.8萬頭,年末存欄3.2萬頭;家禽飼養量628.9萬羽,上市家禽540萬羽。2011年,岔路口鎮生產禽蛋570噸,鮮奶320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

商貿

2011年末,岔路口鎮有商業網點178個,職工309人。2011年,岔路口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3億元,比2010年增長0.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5億元,比2010年增長6%。

文化


地名由來

岔路口鎮因境內有德惠通往榆樹縣五棵樹和半拉山子的岔路口而得名。

交通


岔路口鎮有德朝公路、德(惠)大(坡)公路經過境內。

社會


概況

岔路口鎮[Chalukou]位於德惠市東部,面積226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岔路口、石家堡、程家、朝陽山、三角泡、三合、橋頭、毛家油坊、育新、北長溝、南長溝、黎明、解放、馬家店等19個行政村,181個社。鎮政府駐岔路口。德(惠)大(坡)公路過境。
岔路口鎮位於德惠市的東北部,東依美麗的松花江畔,西臨江畔,西臨湘河,南靠大躍進水庫,北為松湘合處,四面環水,資源未定,土地肥沃,屬江彎河套,沖松平原,被譽為“魚米之鄉”,一九九一年被評為國家百顆星鄉鎮。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岔路口鎮有幼兒園8所;中心小學1所,村小14所,全職中學1所,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岔路口鎮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9個。2011年末,岔路口鎮體育活動場地25個。2011年末,岔路口鎮有線電視普及率97.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岔路口鎮鎮衛生院1個,私立醫院1個,村衛生所19個;專業衛生人員78人。2011年,岔路口鎮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47.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9.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002人,參合率83.7%。

招商引資

綠色無公害大米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四面環水,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第二松花江從鎮境內東北方向流過,全長三十五公里,江域內有著豐富的砂石資源。水稻面積達萬公頃以上,日照充分,大氣水質及基地設施,生產綠色無公害大米條件得天獨厚,年產水稻11萬噸。岔路口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與三市九鄉接地,鎮區內及村、社全部實現沙石路小城建設初見成效,有線電視普遍,程式控制電話50%都安裝上,信息網路靈通,輪環境標本兼治,人們商品意識,市場意識不斷增強。
該鎮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引進資金,引進項目,引進人才,確立以農牧型為主,以深加工服務型為副的發尺道路。
1、小城鎮升發,德朝公路,鎮區兩側,鎮商品一條街兩側,按區要建設升發起來,上自米水工程,建好三個市場。
2、綠色無公害大米加工廠
3、稻草深加工廠。
4、復引膽,生物旺項目。

農業科技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為了落實科技興農,科技興鎮戰略,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力增強,成立了吉林農民實用技術研究會,岔路口分會負擔各種技術和信息傳播千家萬,帶頭人人掌握實用技術。對全鎮實行測土,科學配方施旺,內育月變科學,合理使用氯、磷各戶通過科學配方,減少化肥投入,提高水稻產量,全鎮可增中收入1650萬元。二是搞好科技培訓,送科技下鄉,聘請全國勞模、高級農藝師講課,分片,學校設中心會場,三級幹部參加,錄相制碟,全鎮播放,三是建立了日豐水稻種子有限公司,岔路口分公司,引進優良品種,引進復會膽,高效萄旺,當生產的鳥糞、牛糞、豬糞發酵后,全部用上,生產出綠色無公害大米,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推動了效益農業的進程。
2020年5月,經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省級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推薦、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審核,確定岔路口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村屯介紹

水稻田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
岔路口鎮水田面積1萬多公頃,全鎮19個村年產水稻11萬噸,以生產綠色無公害在米做為各村主攻方向。有天然的松花江水,有雄厚的科技隊伍。全市肉食雞,年出欄60萬隻,最大鄉鎮,年產雞糞一萬立方米,給發展綠色農業,生產綠色無公害大米創造了極為優厚條件。全鎮實施水田測土配方施旺工程,科技興農進入千家萬戶,通過科學配方施旺,效果明顯,表現水稻生長期間,緩苗快,長勢猛,分孽多,氯穗早,成熟快,米粒飽滿,出米率高,米質優,產量在22000斤左右。省專家小組對該鎮19個村,181個社,134個自然屯,1083個農戶所取土料進行精細測土配方,共出配方23個,測土配方科學施旺可減少化肥投入,控高水稻產量,可增加收1650萬元,並且產大米好銷售。
2002年岔路口外鎮工被德惠市確定為綠色園。
自產雞糞1萬立方米,通過生萄旺高溫發酵,根據配比略加磷各戶,可生產出獨特的綠色優質無公害大米,全鎮發展綠色無公害園區300多公頃,全鎮19個村,每村150公頃以上,年產3萬綠色無公害大米,年年逐步發展,真正成為有名綠色大米基地。

組織機構

1、黨委
黨委
設置黨務辦公室(武裝、組織、宣傳、黨團委、婦聯)2、政府
設置經貿辦公室(農、林、水、綠)
設置社會事務辦公室(文化衛生、教育科技、計劃生育)
設置財稅辦公室(財稅管理、總預會計,出納欄務)
設置行政辦公室(交通城建、統計、監察、文書、民政、司法所、城建所、司法所、綜合辦、派出所、工商分局、質
3、鄉鎮所屬各站辦所、中學
服務類:計生辦、林站、民政辦、保險所、農站、畜牧站、農電所、中學(八中、於中、三角)、中心校(19處小學)企業辦、林站、郵電局、屠宰點。
執法類:財政所、經管站、土地所、城建所、司法所、綜合辦、派出所、工商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稅務所
經營類:供銷社、銀行、信用社、衛生院、糧庫。

政務公開

岔路口鎮政務公開項目內容
政務公開
一、鎮政府政務財務公開內容1、財務收支公開
2、基建項目公開
3、多種稅費收繳公開
4、各站辦所、辦事程序設權法情況公開
5、計劃生育情況公開
6、社會救濟情況公開
7、土地管理使用情況公開
8、選撥作用幹部情況公開
9、幹部責任目標公開
10、辦事紀律和廉政勤政制度公開
二、村務公開
1、財務收支公開
2、電費收繳公開
3、宅基地審批情況公開
4、計劃生育公開
5、定購糧任務公開
6、農業稅公開
7、婚姻狀況和殯葬管理公開
8、非平均承包的生產資料發包公開
9、幹部工作責任目標公開
三、社(組)財務公開
1、計劃生育指標發放情況公開
2、殉葬管理情況公開
3、宅基地審批情況公開
4、預留地及“四荒”發包情況公開

相關政策

岔路口鎮地圖
岔路口鎮地圖
1、正確分析全市小城鎮建設總體形勢,增強抓好小城鎮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
2、深化認識,進一步明確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意義。
3、立足優勢,全面完成小城鎮建設目標。
4、堅持規劃立鎮。要本著井字街,田字城的原則,切實搞好規劃,調整和修編,在體現特色,繪製藍圖的同時,供水、供電、通信等公用設施要做到超前謀划,提前運作。
5、堅持產業富鎮。沒有產業立不了鎮,沒有項目富不了鎮,要把小城鎮建設和項目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
7、堅持人口興鎮。沒有人口就沒有人氣、商氣、發展就沒有朝氣。要大力發展工商業,採取優惠措施推動人口落戶進鎮。
8、堅持招商建鎮。要按照市場化的理念、機制去經營小城鎮,採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實行項目招商,多元投入。
9、堅持依法治鎮。要本著首先創造環境,用環境改造人的原則,做到垃圾及時清運,取締清除馬路市場和佔道經營。
10、堅持合力強鎮。市直各部門在小城鎮建設上給予強力支持,多開綠燈。鄉鎮要主動協調,積極爭取多方面更多、更有效的支持。
11、積極而為,堅定不移地完成好小城鎮建設目標,通過小城鎮建設,加快推進“三化”、裂變“三農”的步伐。

旅遊


風景名勝

岔路口鎮境內景區有馬家店風景區、大躍進水庫、蓮花風景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