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王重陽的結果 展開
王重陽
中國宋朝道士
王重陽(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瘋。咸陽(今陝西咸陽)人,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
累世為地方大族。幼好讀書,后入府學,中進士。早年為儒生,善屬文兼擅騎射。齊阜昌(1130—1137)年間應禮部試,未中,金熙宗天眷(1138—1140)初年又應武舉,考中甲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志。後來長期任征酒小吏,遂憤然辭職,隱棲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棄家外游,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修鍊真訣,於是悟道出家。在南時村築墓,住在墓穴中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離開陝西,前往山東傳道度人,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金蓮會、三光會、玉華會等。因王重陽在山東寧海自題其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金大定九年(1169)攜其弟子馬、譚、劉、丘四人西歸,次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開封)羽化,歸葬於終南劉蔣村故居(今陝西戶縣祖庵鎮),后全真道尊奉該地為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0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傳統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后,歷隋唐五代宋的漫長歲月,到北宋末年,呈現新的變化,符籙派結合內丹,形成“內煉成丹,外用為法”的雷法系統。王重陽以內丹修鍊為基礎,提倡三教合一,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出家修行;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
王重陽在修行上主張出家投庵,創立了道士出家住觀的教團形式。王重陽本人在修行之初就捨棄妻女離家修行,他在度化已經成家立室的馬鈺、孫不二夫婦時亦勸導他們出家皈依,因此強調出家修行是全真道創立初期的一大特色。王重陽認為凡是出家的人都先須投庵。因為庵是房舍,乃人一身的依靠。當身體有所依仗支援,心靈便會漸得安定,氣與神亦會因此和合暢順,得以進入真道。王重陽重視群體形式的修練,他主張修道者應“合道伴”,但對道伴的條件有著明確要求。
王重陽在修行上,主張去除世俗慾念。他曾經對馬鈺說“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此外更無良藥矣”。他認為酒、色、財、氣會令人沉淪,喪亂失神,故在生活上的衣食亦應以簡樸為主,才能在修行上取得成功。除了戒絕酒、色、財、氣外,王重陽亦教導門人要保持心中清靜,過簡單自然的生活,修養性命。他在《三州五會化緣榜》中教導會眾:修行不要走旁門左道,飢來吃飯,睡來合眼,刻意的打坐、學道都不用,只需屏除雜念,心中清凈,自自然然就是修行。
王重陽在修行上以內丹為重心,十分注重性與命的修持。例如他在《重陽立教十五論》、《第十一論混性命》中提到:“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可見他認為性與命對修行同樣重要,是互相增益的。王重陽亦視內丹為通向證道的階梯,在他關於修行主題的詩詞中有大量運用內丹術語的作品。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和諧學說。全真道內以修習《道德經》為主,修習《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輔。
王重陽的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
王重陽的重要著述,該書論述了全真道創教的基本宗旨,規定了嚴格的修道戒規,融合儒釋道三家精華,為研究全真道的重要經典文獻。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