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機炮
可對地面事物進行有效打擊
航空機炮(簡稱航炮)是飛機或直升機上裝備的口徑大於等於20毫米的自動發射武器。能自動完成開膛,抽殼,拋殼,進彈,鎖膛,擊發等系列射擊動作。有效射程一般為2000米。可對地面事物進行有效打擊。
現代航炮主要有單管轉膛炮、雙管轉膛炮和多管旋轉炮等。所謂轉膛炮就是彈膛旋轉的火炮,即在射擊過程中炮管不轉,只是幾個彈膛依次旋轉到對準炮管的發射位置進行發射,其原理很象左輪手槍的射擊原理。轉管炮的射擊原理恰恰與之相反,彈膛不動而炮管連續不斷地旋轉。
航空機炮又稱航炮,口徑在15毫米以上,是安裝在 飛機上的一種自動射擊武器。1916年,法國首先在飛機上安裝了37毫米的航炮,經過兩次大戰的洗禮,航炮得到了迅速發展。戰後以來,雖然導彈武器廣泛裝備飛機,但航炮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近距格鬥性自動武器。現代航炮口徑一般在20~30毫米左右,彈丸初速700~1100米/秒,射速每管可達400~1200發/分,有效射程2000米左右。分為四類:①管退式航空機關炮。由1個炮管和1個彈膛組成,利用炮彈擊發時火藥燃氣產生的能量,通過機心推動炮管後退,帶動各機構完成連續射擊動作,射速400~1800發/分。如中國的30-1、俄羅斯的GSh-301等航炮。②氣退式航空機關炮。由1個或2個炮管和彈膛組成,利用炮彈擊發時從炮管的側孔導出的火藥氣體推動基本構件後退(炮管不動),帶動各機構完成連續射擊動作,射速1200~3400發/分。如中國的23-2、俄羅斯的GSh-23、美國的MK12等航炮。③轉膛式航炮。由1個炮管和多個可旋轉的彈膛組成,利用炮管后坐或導出的火藥燃氣能量,使鼓輪旋轉,各彈膛依次旋轉對準炮管,進行擊發,射速1000~1800發/分。如美國的M-39E、法國的30毫米“德發”航炮。這類炮體積和重量大,轉膛和炮管結合部密封難,泄漏出的高速高溫火藥氣流燒蝕污染炮管和炮艙。④多管旋轉式航炮。由3~7個炮管和相應的彈膛組成,在電動機或液壓馬達的作用下,炮管和轉輪高速旋轉,機心上的滾輪在炮箱的螺旋槽內運動,使機心前後往複運動完成連續射擊動作,旋轉一周每根炮管在相同的位置上射擊一次,射速1500~6000發/分。如俄羅斯的GSh-6-30、美國的M61等航炮。優點是航炮工作可靠,射擊前不預先裝彈。缺點是炮彈在彈膛內與炮管同轉,使彈道性能變差,加大炮彈的散布,影響單發命中精度。1914年,法國率先將地面用的機槍裝上飛機用於空戰。1916年,法國飛行員G.吉內默在空戰中使用了37毫米機關炮。1936年,蘇聯研製出“斯瓦克”20毫米航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炮成為飛機的主要射擊武器,口徑增大,射速和威力都有提高,出現了30~75毫米大口徑機關炮。1944年,德國研製出射速1200發/分的30毫米“毛瑟”MG-213轉膛炮,成為各型轉膛炮發展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美國研製出M-39型20毫米轉膛炮、蘇聯研製出NR-30航炮等。空空導彈出現后,有些國家曾一度忽視航炮的發展。經空戰證明,航炮仍是近距格鬥不可缺少的武器。其發展重點是減輕重量,提高初速和射速,彈藥力求通用性,提高爆破力和穿甲效能。
中國各型作戰飛機裝備使用的機炮,現有23毫米23-1/2型。23毫米23-3型,23毫米623型和30毫米30-1型。
23毫米23-1/2型航空機炮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早期產品,已經構成完整系列,主要包括23-1、23-2、23-2H、23-2K型,裝備中國陸、海、空三軍的武裝直升機、殲擊機、強擊機和轟炸機。
該系列航空機炮屬常規結構原理的單管滑動機心式機炮。
23-1型(俄羅斯NR23機炮)為管退、滑動機心式單管機炮。採用冷氣裝彈和電操縱射擊,射擊初速680米/秒。射速800-950發/分。23-1重量較輕(39公斤),后坐力較小,適宜裝備輕型殲擊機。
23-2(俄羅斯馬卡洛夫AM23機炮)為氣退、滑動機心式單管機炮,也採用冷氣裝彈和電操縱射擊,射速可達1150發/分,廣泛裝備在強擊機、轟炸機和直升機機炮吊艙上。23-2H/2K,亦為氣退、滑動機心式單管機炮,重47公斤,初速710米/秒,射速1150發/分。23-2H裝備轟炸機的活動炮塔,23-2K裝備強擊機,作為固定式武器使用。
23毫米23-3型(俄羅斯GSH-23L雙管機炮)航空機炮是中國自行研製並裝備部隊使用的新型機炮,也是中國目前殲擊機的標準機炮,配屬中國空軍的殲擊機。該炮為氣退、滑動機心式雙管機炮,採用火藥裝彈和電操縱射擊。其特點是活動部件質量小、單管射速高且可調,雙管射速為同口徑機炮的2.5倍以上,達3000-3400發/分,但體積、重量增加不大,不帶炮口消焰器僅重50.5公斤。
23毫米623型機炮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機炮,現裝備中國的空、海軍作戰飛機。這種機炮屬“加林特”型6管旋轉炮,其工作原理與美國“火神”20毫米口徑6管M61A1炮相同,但其具體結構有所差異。全炮系統由623型機炮、液壓驅動裝置和射擊程序控制箱構成,全重115公斤。該炮主要特點是射速高,初速為820米/秒,射速達6000發/分,但每根炮管工作負擔減輕,因此工作壽命大大延長。由於此炮重量大、載彈量小、故障率高,故使用範圍有限,逐漸被23-3型機炮所替代。
除了23毫米系列機炮外,中國部分殲擊機還裝備有早期的30毫米30-1機炮(俄羅斯NR30機炮)。30-1機炮屬管退式、滑動機心式單管機炮,採用冷氣裝彈和電操縱射擊。該炮射速為850發/分,重量為67公斤,後座力較大,加之採用瓦斯筒結構,射擊后維護困難,故使用範圍有限,逐漸為新型機炮所代替。
30毫米新30-1型(又稱30-2型,俄羅斯GSH-301機炮)航空機炮,現裝備殲-11等新型殲擊機,最高射速1600發一分鐘,口徑為30*165MM,不能與30-1的30*155MM通用,供彈方式為150發開式彈鏈(殲-11)
除了上述機炮外,還有我國自行研製的30-4型30*165MM單管機炮,裝備更先進的戰鬥機,目前還沒有相關資料。
美國最為常見的是M61火神式航空機關炮M61火神式機炮(M61Vulcan,中文通常簡稱成M61機炮、火神炮)是一種由美軍開發的六管連發機關炮,經常被裝載在戰鬥機、直升機上作為高射速近距離火炮系統。通用代號GAU-4(GAU是“通用自動火炮”,GunAircraftUnit的縮寫),口徑為20mm,其航空用版本被賦予M61的代號,與M39同為美國軍機上常見的固定武裝。
M61火神式機炮的六根槍管在每轉一圈的過程中只需輪流擊發一次,因此無論是產生的溫度或造成的磨蝕,都能限制在一最小程度內。但相對的,因為是六管輪動發射,因此仍然可以做到每秒鐘高達100發的高速射擊,給予戰機駕駛在瞬間以最大火力擊殺對手的能力。根據這個特性,M61主要被用於短程(低於2000呎,約600米)的空對空射擊用途,彌補在這個範圍內因為距離太短、應變時間不足而無法使用空對空導彈等較複雜裝備的缺陷。雖然,對地面目標的掃射也被列為M61的次要用途,但實際上其作用效果有限,並不是很常被用到的一種功能。
在彈頭選擇上,M61可以採用練慣用的訓練彈,API穿甲燃燒彈,與HEI高爆燃燒彈等不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