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梯山石窟,也稱涼州石窟,別名涼州大佛窟,位於武威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燈山村,由涼州著名高僧曇曜開鑿。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從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繼營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歷代延續修建,文物層疊分佈是天梯山石窟壁畫和雕塑的重要特徵。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學術界有著“石窟鼻祖”之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天梯山石窟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由北涼王沮渠蒙遜於公元412年至439年開鑿。東晉元熙八年(412)十月,北涼王沮渠蒙遜遷都於姑臧,稱河西王,設置官署,修繕宮殿,建起城門諸觀。同時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及能工巧匠劈山開路,伐木毀林,開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車氏病逝,特在窟中為其母先雕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狀,表示懺悔。
北涼永和七年(439年)六月,北魏拓跋燾自平城出發攻北涼。七月,至上郡屬國城,以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尚書令劉絜與常山王拓跋素為前鋒,兩路並進,驃驍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太宰陽平王杜超為後繼,以平西將軍禿髮破羌(源賀)為嚮導,親征姑臧,而後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皇室宗族吏民3萬戶(10萬人左右)到平城,這一批人是形成了北魏修造平城和平城石窟的中堅力量。
自北涼后,北朝至隋唐周陸續興造,西夏至明清仍有重修。據明正統十三年《重修涼州廣善寺銘》記載:天梯山石窟在當時有26窟,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樓閣,窟頂建塔一座,壯觀宏大。
1958年,為解決黃羊河流域萬畝土地的灌溉問題,決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黃羊河水庫。為挽救珍貴的石窟文物,甘肅決定對天梯山石窟窟內部分文物進行搬遷保護。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幾十米高處的小石窟內的數十尊造像、三百餘平方米壁畫、及25箱文物殘片,被運至甘肅省博物館保存。負責過搬遷工作的敦煌研究院(時稱敦煌文物研究所)稱,由於當時的搬遷和運輸條件所限,這些文物一經遷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壞。在甘肅省博物館保存的40多年中,因為博物館改建擴建的幾次搬運和文革時期的人為損壞,部分塑像和壁畫已經變得支離破碎。
1992年,國家文物局主持召開專家組會議經論證,按照不可移動文物儘可能在原址、原位保護的原則,批複在原址、原位修復天梯山石窟文物;
1993年,甘肅省政府辦公廳批複同意在原址、原位進行修復。在甘肅省政府的關心和甘肅省文物局的協調下,甘肅省博物館和武威市、涼州區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達成協議;
2006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甘肅省博物館除少量留存外,將大多數石窟文物移交武威市涼州區天梯山石窟管理處保護管理;
2014年,在甘肅省文物局積極爭取下,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該項目擬修複壁畫面積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復后的文物將在武威市博物館新館進行展出。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文化活動


宗教文化

佛教興盛是五涼時期涼州文化發展的一大特徵。此窟的開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們在涼州講經說法,翻譯佛經,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按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涼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北魏時期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與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涼州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總之,天梯山石窟對佛教傳播及佛教藝術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並在中國石窟發展史乃至整個佛教發展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鑒賞藝術

專家們一致看法是,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石窟藝術開創地,但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要從420年北涼滅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歷史上出現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這時隨著洛陽一批官宦、僧侶與工匠的進入,中原漢風在這裡開始流行。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從以上的簡單敘述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石窟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真正能夠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
天梯山石窟雖地勢險峻但蘊藏豐富。因歷代戰亂,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石窟殘損嚴重,特別是1927年的大地震,對天梯山石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九層貫樓和大部分洞窟頃刻間震毀,許多塑像受到損失,倖存比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無恙。石窟里的北魏、隋、唐時期的漢藏手寫經卷,唐初絹畫菩薩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畫、經卷等。

藝術影響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在開鑿天梯山石窟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開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繪家。曇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後,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和佛教中心的東移,東下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了新的開鑿生活,成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重要技術力量,曇曜則成為北魏的佛教領袖。據歷史記載,439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至平城,其中有僧侶3000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了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說明了佛教的興盛。這3000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著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北魏滅北涼結束了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其藝術受到重創,涼州的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一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了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的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了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說明天梯山石窟的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志》、《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后,任道人統(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並於公元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開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曇曜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於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經歷代開鑿,使雲岡石窟成為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麗,是全國石窟之冠。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間,是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涼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藝術方面,北涼和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從這時起,歷經東魏、西魏、北齊直至明清,營建了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群,同時還開鑿了鞏縣石窟和附近的幾座石窟。龍門石窟的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著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的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稱為石窟之鼻祖是當之無愧的。

建築特色


天梯山石窟不僅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影響深遠,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被史學界譽為“石窟源頭、石窟之祖”。
目前看到的大佛窟是唐代興造的,它和石窟中最有價值的北涼洞窟同屬我國國寶級石窟。大佛窟內南北兩壁繪的大幅壁畫,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往前行走,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個小洞窟因侵蝕嚴重,已呈自然石洞狀態,洞窟內還殘存一些塑像和壁畫,雕塑中有北魏石佛頭像,北周、隋菩薩像和唐釋迦說法像。壁畫保存不多,但多重疊,有的達5層,在剝離的重層壁畫中露出北涼、北魏、唐等殘畫,其中北涼壁畫,菩薩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樑、寶冠捲髮,上身半裸,腰裹長裙,西域早期壁畫特徵明顯,具樸拙之美。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保護措施


天梯山石窟在學界有“中國石窟鼻祖”之稱,位於武威市區向南約4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洞窟分三層十九處,窟內保存壁畫數百平方米、彩塑一百多身。由於天梯山地區地質結構鬆軟,在歷次地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1958年,因修建黃羊河水庫,經省政府報請文化部同意,將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遷至省博物館保存。
2006年,經省政府批准,省博物館除少量留存外,將大多數石窟文物移交武威市涼州區天梯山石窟管理處保護管理。
2014年,在省文物局積極爭取下,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該項目擬修複壁畫面積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復后的文物將在武威市博物館新館進行展出。

獲得榮譽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旅遊信息


公交路線

乘武威--張義鄉村公交到達。

優惠信息

2020年3月,天梯山石窟景區將在恢復運營后,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