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公共媒體的結果 展開

公共媒體

公共媒體

公共媒體又稱公共播送服務或公共廣播,指的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公共基金提供資金,所成立、運作的非營利性電子媒體,這類媒體多半以製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討論、文教藝術或知識性節目為主,目的是提升國民知識水平、促進民眾參與政治決策。

分類


公共廣播又稱 公共播送服務或 公共媒體。由於 公共廣播或 公共媒體這類辭彙缺乏通行的確切規範的定義,因此並無統一界定的標準。比如,有些團體就不把新聞媒體受政府管制之非民主國家的政府媒體稱為公共媒體並認為播出內容與運作的獨立性是公共媒體的重要標誌。
因為非營利性,所以公共媒體多半不播出商業廣告,因此運作經費除了來自政府之外,也接受個人或團體捐助,部份國家是向用戶收取費用取得。有些地方的公共媒體除了提供電視播送外,也兼提供電台廣播的服務。

各地公共廣播


香港:香港電台
澳門:澳廣視
台灣: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中央廣播電台、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警察廣播電台、漢聲廣播電台、台北廣播電台、高雄廣播電台
日本:日本放送協會(NHK)
韓國:韓國放送公社(KBS)、文化廣播公司(MBC)、韓國教育放送公社(EBS)
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第四台(Channel 4)、S4C
美國:公共廣播協會(PBS)、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法國:arte、法國電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法國電視台
德國:arte、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德國電視二台(ZDF)
加拿大: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加拿大國營電視台(CBC Television)、加拿大法語頻道(Radio-Canada télévision)、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RCI)
智利:智利國家電視台(TVN)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特別廣播協會
奧地利:奧地利廣播集團(ORF)
丹麥:丹麥廣播協會(DR)、丹麥第二電視台(TV2)
挪威:挪威廣播公司(NRK)
芬蘭:芬蘭廣播公司(YLE)
瑞典:瑞典電視台(SVT)
希臘:希臘公共電視台(ERT)
波蘭:波蘭電視公司(TVP)
西班牙:西班牙廣播電視機構(RTVE)
義大利: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
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國家電視(BNT)
紐西蘭:紐西蘭電視台(TVNZ)、紐西蘭電台(Radio New Zealand)、毛利電視台
印度:全印廣播電台(AIR)、印度廣播公司(Prasar Bharati)、全印電視台(DDI)
泰國:泰國公共電視台、泰國國家廣播電視(NBT)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廣播電視(RTM)
菲律賓:國家廣播電視網(NBN)
新加坡:新傳媒集團(MediaCorp)
愛爾蘭:愛爾蘭電視電台(RTÉ)
比利時:比利時法語區電視台及電台(RTBF)
匈牙利:匈牙利電視台(MTV)
越南:越南電視台(VTV)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國家電視公司(PTV)
卡達多哈:半島電視台
伊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
以色列:以色列國家電視台(IBA)
埃及:埃及廣播電視聯盟
南非:南非廣播公司
厄瓜多:厄瓜多電視台
巴西:巴西電視台、文化電視台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廣播電視
尼泊爾:尼泊爾電視台(NTV)、尼泊爾電台
土耳其:土耳其之聲(TRT)

屬性


我國媒體公共性的屬性
儘管各家之言言之有理,但筆者仍認為,因公共性定義的流動性,對新聞媒體的公共性作出永恆而固定的定義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需要的是用一些屬性來對新聞媒體公共性的闡述作出框定。
1.從政府體制方面看,我國媒體的所有權由政府所有,代表人民對傳媒體制進行積極的、切實可行的宏觀調控
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民主共享性。一方面媒體的公共性並不孤立存在,它必須和一些不可撼動的基本原則結合起來探討,包括民主、自由、平等等;另一方面就媒體體制而言,它是一種公共資源和戰略性資源,具有非排他性的特點,強調最大範圍的均有和最大公約數的利益滿足。
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適當獨立性。對新聞自由的呼喚由來已久,無論中外媒體,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新聞自由,均不同程度地受制於政府。但就世界範圍來看,新聞自由已經取得了相當進步,媒體作為政府的牛虻,其批判和監督職能日益得到發揮和重視;其自主經營權也得到一定範圍的拓展。
2.從受眾服務方面看,數量巨大,是媒體服務的對象,且公民的參與意識和政治意識正在覺醒,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公眾性
現代媒介社會已經逐漸由傳者中心本位轉變為受者本位,媒體服務的對象是公眾,維護的是最廣泛的公眾利益,而公眾的思考力、辨別力和批判力在逐漸增強,公民意識和要求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訴求也在與日俱增。
3.從媒體操作方面看,媒體的公共性是一個抽象概念,它最終落實於新聞媒體的話語表達及其實踐活動中
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公開性。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媒體的主要責任就是為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外部世界變動的新聞和信息,以有利於澄清和引導人們理解外部世界,而不是使之觀念混淆。新聞信息的公開性決定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實踐性。媒體通過議程設置、話語實踐和文本呈現等具體實踐活動維護和確保公共利益,“評判某一媒體對於公共利益的貢獻,其在本質上參與的公共利益事件,而不是其所獲得的私有經濟利益。”
新聞媒體公共性具有多樣性。一方面體現為利益多元化,媒體公共性是一件華麗的外衣,其背後存在著錯綜複雜的權力利益關係,並受其制約,這引發出了“媒體為誰服務”,媒體、政府、商業資本以及公眾之間的利益關係等問題;另一方面體現在新聞實務中,反映多方聲音,提供背景材料。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筆者力求避免對新聞媒體的公共性作出一句話定義,而是通過對政府-受眾-媒體這三大方面、六個屬性的分析架構出新聞媒體公共性的表現方式。同時,雖然新聞媒體的公共性植根於一些抽象的基本原則之中,但其核心表現形式卻是實踐的。寬泛的基本原則為新聞媒體公共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宏觀的體製為新聞媒體公共性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制度背景;而話語和文本的實踐則是深探新聞媒體公共性的關鍵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