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皇城村的結果 展開
- 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下轄村
-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聖水峪鎮鄉村
- 四川成都彭州市磁峰鎮皇城村
-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桃林鎮皇城村
皇城村
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下轄村
皇城村,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而得名,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華陽山麓、樊溪河谷,村域面積2.5平方千米。
皇城村歷經明清兩代,形成了獨特、多元的地方文化。內涵豐富的名人文化,規模宏大的城堡、官宅、商院相結合的古建築群,“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等構成了皇城村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皇城村是清康熙時期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的故里,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皇城相府的所在地。皇城村重陽習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12月17日,皇城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皇城村原名中道庄,明清里甲制時代一直隸屬郭峪里。
明宣德年間,陳廷敬的七世祖由晉城遷居中道庄挖煤經商,始創修樹德居、世德居和麒麟院等。
明嘉靖年間,修築容山公府、陳氏祠堂。
明崇禎五年(1632年),為防兵禍,修築河山樓。崇禎六年(1633年),修築內城城牆和藏兵洞、文昌閣、春秋閣等。稍後,重修御史府。
清順治年間,修築芷園、南書院和小牌坊。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四十一年(1702年)之間,修築相府院、後花園、小姐院、管家院、大牌坊、外城牆及內宅等。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修建御書樓。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修築陳廷敬墓。
民國至1960年,皇城村隸屬郭峪鄉或郭峪管理區。土地改革時,被人民政府分配給村民居住。1961年,成為獨立大隊。1984年,成為行政村。
1998年,皇城村委籌資搬遷居民,開始對皇城和陳廷敬墓地進行全面維修,並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皇城村
國家A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
村貌
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延敬的故居。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央視大型歷史連續劇《康熙王朝》、《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契丹英后》等影視劇拍攝的重要外景地。
【建築特徵】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著名景點】
斗築居
斗築居
城牆內四周設藏兵洞,計五層125間,為戰時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內城北部建一高堡樓,名曰河山樓,長三丈四尺,寬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樓分七層,層間有牆內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層深入地下,備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並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戰亂時族人避敵藏身之處。
內城建築分祠廟、民在和官宦邸三類,風格迥異。祠廟建築有陳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樹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中道庄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大學士第
俗稱相府院,始建於明朝末年,於清初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間,屢經改建而成。整個建築布局為前堂后寢、東書院、西花園、小姐院、管家院。院內迎客大廳“點翰堂”匾額為康熙皇帝褒獎陳廷敬而題。康熙皇帝曾兩次到此,並下榻。
樹德院
位居內城之東北角,建於明嘉靖年間。該院為東西向的兩個並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廂房和倒座圍合而成,正房為三層樓房,採用"明三暗五"形式,廂房和倒座均為二層樓,院落四角為封閉或開敞的天井。這種建築形制極其獨特,與雲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類似之處。院內地面以素磚枵條石鋪築,主院西北天井辟門與偏院相通,門不設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世德院
河山樓
河山樓
作為一個防禦性的堡壘,河山樓之設計是非常科學又考慮周全的,而它所實際產生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的。據《河山樓記》載:"……崇禎五年……七月……賊近……備矢石、糧米、煤炭少許……於是晚閉門以守。樓中所辟大小男婦,約有八百餘人?quot;"十月內賊連犯四次……數次所全活者啻萬計。"河山樓雖因辟戰亂而興建,但其在和平時期,卻仍可作觀賞攬勝之用,幫而又名"風月樓"。登樓四望,遠近風情盡收眼底。
冢宰第
建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門開於正南,入大門迎影壁東折為一狹兒庭院,東側建如意門通東書院,南面為一倒座,北為二門,門兩面三刀側施八字影壁,明間內柱間設木質屏風,此為主人及貴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時封閉。入二門為一寬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廳堂懸有康熙御筆牌匾"點翰堂"。正廳往北本為內宅,入大門西折往北沿狹長通道可通花園、假山、魚池等地。花園往北就是專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後均辟門以通花園,並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樓。
石牌樓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御書樓
"中道庄"西門外有御書樓一座,是陳廷敬三子陳壯履為炫耀其陳家皇恩浩蕩而特建。據新編《晉城金石志》載,該樓建成時,上有康熙帝御筆親書賜陳廷敬及陳壯履詩近二十首、楹聯四副和其它題記等,瀟灑飛逸蔚為壯觀。現樓內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匾、聯均為原來之實物。
龜城
縱觀皇城相府(午亭山村),總面積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餘間,設9道城門,四通八達,有關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內城,內外連環套,穩固保安全的堅固堡壘,城牆總長1700餘米,平均高度12米,寬2.5-3米不等,城樓、堞樓、角樓相互關照,垛口星羅棋布,組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禦線。
整個皇城,包括內城"斗築居"和外城"中道庄"從整體平面來看,似一頭北尾南的神龜,雖不能說惟妙惟肖,卻也輪廓鮮明,因而又有"龜城"之說,寓千管水固之意……
紫雲阡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皇城古八景
石壁飛魚、南宅觀書、樊溪春曉、靜坪紅葉、土垸流泉、黃閣青山、梅庄杏花、午亭山莊。
止園
止園
由於歷代兵火和文革破壞,皇城相府不少原不建築凋蔽坍塌,許多文物失落。為使皇城相府這一寶貴的文化斥資3000萬元,從1998年開始,本著“整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原則,對皇城相府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如今的皇城相府景區早已成為晉城市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國家AAAAA級景區。
皇城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西、南、東南與郭峪村接壤,北、東北與溝底村交界,村域面積2.5平方千米。
© 2021Baidu-GS(2019)5218號-甲測資字1100930-京ICP證030173號-Data©長地萬方
皇城村
皇城村所處的地區位於華北台地南緣、太行山斷裂和中條山斷裂交匯處、沁水煤田南部區域。
皇城村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有中山、低山陵和盆地等地貌單元。
皇城村所處的地區屬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特徵比較顯著: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少雪。
樊溪河是流經皇城村的主要河流,對村莊形成環抱之勢,也方便村民們飲水灌溉。
皇城村,坐落在陽城縣北留鎮北4公里處樊山腳下,與國家“九五”重點工程項目、亞洲最大的坑口火力發電廠陽城國際電力公司對望相鄰。皇城村居住著234戶,680餘口人,耕種著480畝土地,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地下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故里“皇城相府”。
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創辦了煤炭開採,輕工、農副產品加工,旅遊服務等多種產業。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新十大旅遊景點之一。皇城相府每日遊人如織,絡繹不絕。
皇城相府分內外城建築。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於明崇禎壬午年(1642年)年建,外城為陳廷敬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所建,城門正中石匾刻“中道庄”三字。該村在明清里甲制時代,一直屬於郭峪里。民國年間及解放后致1960年,該村屬郭峪鄉或郭峪管理區。1961年成為獨立大隊,1984年成為行政村。上世紀80年代地名普查時稱黃城村,但該村印章打破禁區刻為“皇城”村。
皇城村村落選址
皇城村整個村落的選址與傳統文化中描述的理想風水格局相似。村東、北有樊山、蒼龍嶺,是為玄武、青龍,西側朝山為白虎,南側山脈是為朱雀,村中樊溪河於村前綿延流過。山可以“藏氣聚氣”,水可以“載氣納氣”,這樣就基本符合風水理論中關於“藏風聚氣”的要求。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講,群山對村落起到了保衛的作用,河溪保證了飲用和灌溉,在山環水抱中更容易形成適宜耕種的溫度和濕度,外來之“氣”不能直接影響到小環境的內部,而這種由四周山峰呈環抱之勢分隔出來的小環境便是風水中的“穴”。
皇城村以大學士第門前街道為中軸線,東西串聯起各個空間節點,進而構架起村落整體格局。古村地勢由西至東逐漸抬高,並延伸至岑龍嶺,使村落層層升高並佔據了較高的地理位置。樊溪河恰好在村西南形成一條弧線,形成了村落的一條天然屏障。古村外城軸線向正西方,與樊溪河垂直。
皇城村依山就勢構築堡寨,層樓疊院隨山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內城外城圍繞主院和主通道,其餘院落高低錯落,互借空間,靈活多變,既有利於每個院落獲得自然通風和日照,又豐富了城堡的空間型制:牆中有牆,院中有院,院落穿插套用,互借平台,道路迂迴攀升,四通八達。
皇城村民居布局形態和空間組合有以下特點:四合院為建築的主體形式,明清皆然;內城多明代遺構,外城和南書院則為清代所建;內城合院以祖祠為中心東西向布置,冢宰第則以相府院為中心南北遞進、東西並列;單體建築除清代廳堂用單檐外,其餘多為重樓形式。
2019年,皇城村有350多戶、910多口人。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皇城村以漢族為主,有戶籍人口785人,常住人口1230人。
改革開放前,皇城村因為地處太行山深處,土地貧瘠,人均年純收入不足60元人民幣。
1984年起,皇城村開辦皇聯煤礦。到1997年,煤礦產值達到1.2億元,成為村裡的支柱企業。
1998年,皇城村開始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閑農業,盤活已有的文物遺存,創造新業態,推動旅遊產業化。
2017年,皇城村實現經營收入19.12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萬多元。
2018年,皇城村經濟總收入26億元,實現利稅2.87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萬元;遊客年接待量突破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5億元。
皇城相府景區開城儀式
皇城相府景區開城儀式
皇城從創修到完成,經歷了明代宣德到清代康熙間的二百餘年時間。在這期間,陳氏家族由工商之家逐步發展成為官宦巨族。因此,皇城城內的建築群有古代民居,又有官宦宅第。而皇城城牆和河山樓、藏兵洞等防禦工事,則是明末時世動亂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歷史產物。這種集古代民居、官宦宅第、祭祀神祠和防禦工事為一體的建築形式在我國並不多見。與此同時,皇城的建築工藝融官方規制與地方傳統為一體,既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又顯示出濃郁的地方工藝特色。
小姐院
時間 | 榮譽稱號 | 授予單位 |
2005年9月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 建設部、國家文物局 |
2009年1月 | 全國文明村 | 中央文明委 |
2009年10月 | 全國生態文化村 |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 |
2012年12月 | 中國傳統村落 |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
2019年10月 | 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等 |
2021年2月 | 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市縣村鎮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 |
皇城相府被評為“中國十佳小康村”
皇城村是晉城全市農村村級第一個創建集團化公司的村。村兩委通過帶領全村農民三次創業,硬是打造出一個集煤炭開採、旅遊開發、生物製藥、生態農業於一體的集團化公司。皇城相府集團共擁有總資產3.8億元,員工3700多人,2004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66億元,相當於2000年的23倍;創造利稅1.34億元,是晉城市村級和陽城縣營以下好的企業。
皇城相府集團是晉城市村級對國家貢獻最大的企業2004年,全集團共實現各種稅金5133.8萬元,還向縣、鎮交各種費用3000多萬元,不僅在陽城縣營以下企業居第一,而且在全市村級居第一。
皇城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004年達到10500元,是晉城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村,在全省也名列最前茅。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全村235戶,全都住的是別墅式住宅,60%的農家有小汽車和電腦,孩子上學從幼兒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畢業,學費全由村裡負擔,60歲以上老人全有養老金,村民病了住院費用由村裡支付。
是唯一的一個國家5A級景區。
一個在全省旅遊業中屬“小字輩”的景區,何以能夠晉陞中國最頂尖景區行列,成為全省繼雲岡石窟、五台山之後第三個“5A景區”,皇城相府得脫穎而出,讓眾多山西“老字號”景區刮目相看,也給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晉城長了臉,但也讓其他景區看到了沖“5A”的希望。
不過,風光背後卻是一路艱辛。砸下2.8億元,整合景區挖掘文化、修建旅遊基礎設施、大幅提升服務體系,光申報材料就準備了8大箱。
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是一個開發只有13年的景區,在業內只能算是“小字輩”!回想起13年的創業歷程,皇城相府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陳金勝感慨不已:
電視劇《康熙王朝》
接下來的情形讓皇城村村民目瞪口呆:2001年,隨著《康熙王朝》熱播,窩在小山溝里的皇城相府名聲大噪,四方遊客蜂擁而至。村民們笑逐顏開:“如果陳閣老還活著的話,他也想不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咱村旅遊啊!”
皇城相府的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500萬元,而1999年景區收入僅有30萬元,2年的時間就翻了50番。2004年,皇城相府又將這一數字改寫為3000萬元,也就在這一年,皇城相府與晉祠、喬家大院等省內知名的景區一同被評為“全國4A級景區”。2010年,皇城相府再邁上新台階,成為年接待遊客百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的綜合性景區。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2007年5月份,投資1.3億元的皇城相府生態園開始接待遊客。這座佔地1072畝的生態農業區中,不僅有果蔬、花卉種植區,而且還有採摘區。看似平常之舉,其實是張家勝在為申報國家5A級景區布局。
原來,在2006年3月,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5A級旅遊景區創建試點工作。一年過後,國家旅遊局批複北京故宮博物院等66家景區為首批5A級旅遊景區。此舉意味著,國內旅遊景區最高級別“4A”被要求更高、評定更細緻的“5A”所取代,而皇城相府看到了契機,誓要闖關“5A”。
“最大的差距是,不論從硬體還是軟體來看,皇城相府都達不到標準。”陳金勝說,地處小山溝的皇城相府面積僅有0.36平方公里。而國家對“5A”景區有“面積要達到3平方公里以上”的硬性要求。
從2007年開始,除生態農業園,皇城相府先後整合九女仙湖、皇城小康新村、山城工業園等板塊,使景區面積擴至15平方公里,遠遠超過“5A”景區所要求的面積。“為創建‘5A’,有42戶村民不講條件,僅用3天時間全部按照規劃搬遷,景區面貌煥然一新。”陳金勝說,僅此項支出就高達6000多萬元,3年的總投資達到了2.8億元。
皇城相府清明一條街
作為國家現行旅遊標準中最高級別,《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與評定》標準分44個大項、118個小項。近乎苛刻的標準,分別從旅遊交通、旅遊安全、衛生、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對景區提出了全面細緻的要求。按照標準一條條地研讀,皇城相府看到差距:缺乏人性化的旅遊服務體系,旅遊服務意識不強、遊客服務中心建設滯后、景區標識系統不夠完善、景區導遊體系以及服務水平等,均與“5A”標準相距甚遠。
“5A”與“4A”最大的區別在於,“5A”對景區的人性化、細節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務質量、環境質量和景觀質量是景區評定5A級的最根本標準。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合理地調整旅遊公廁布局,將景區公廁全部改造成三星級,即所有的旅遊廁所改造必須達到三星級賓館公共區域衛生間的標準。
標準具體細到什麼程度?“在三五分鐘內,遊客要能找到衛生間;衛生間內有無廁紙?是否會被有稜角的器物划傷?傷后能否儘快得到救治……即使景區沒有想到,標準都替遊客想到了!”在遊客服務中心的一座衛生間內:四周擺放著盆栽,等待區設置沙發。熱水器、沖洗器、安全扶手、殘疾人服務設施等裝置應有盡有。遊人在如廁的同時,不僅能聽到美妙的輕音樂,還可從專門設置的視屏上觀看到景區風光片和旅遊信息。
全程參與創建的皇城相府旅遊產業中心總經理郭樹基說:“可以說,旅遊業已不再是僅僅比拼旅遊資源,更重要的是看品牌看服務。苛刻的門檻,就是為了寧缺毋濫。景區僅申報材料就準備了8大箱,隨時接受國家旅遊局的考察。”
3年的大投入換來了大改變,皇城相府景區終於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皇城村主要景點包括皇城相府、陳氏祖墳(紫雲阡)、樊溪春曉、西山院、梅庄杏花、皇城小康村、山城煤礦等。
皇城相府景區(5張)
皇城相府佔地面積23150平方米,是一處規模宏大、保護完好、獨具特色的城堡、官宅、商院相結合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分為內城和外城,城中共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另外還有內城牆、河山樓和屯兵洞等具有民防性質的建築。
內城名為“斗築居”,城牆東北、東南角的制高點建有文昌閣和春秋閣。內城以陳氏祠堂為中心,分別建樹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麒麟院和御史府等八座大型院落。
外城城內有陳廷敬府第——大學士第、後花園、小姐院、管家院、大牌坊、樊家大院等。相府的南側建有南書院和止園,是舊時陳氏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
2010年,皇城相府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 | 簡介 | 圖片 |
陳氏宗祠 | 建於明代,建築以一層為主,兩進院落形制,前為祭祖堂,後為先賢祠,為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 陳氏宗祠(4張) |
世德居 | 建於明代,內城早期建築之一,陳廷敬出生之地。建築以兩層為主,部分為三層,多進院落形制,為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 世德居(6張) |
容山公府 | 建於明代,坐北朝南,由前後兩進院落組成,每院一正兩廂,所有房屋均為硬山式雙層出檐屋頂,前院為會客室,後院為內宅。它是陳氏家族中第一位進士陳天佑的府第,別稱“肅政廉訪”。 | 容山公府(4張) |
麒麟院 | 建於明代,建築以一層為主,三合院形制,為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 麒麟院(4張) |
大學士第 | 建於清代,建築為一層,三進院落形制,為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 大學士第(4張) |
河山樓 | 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是皇城村內最高的建築之一。為磚石結構,四牆筆直,長約三丈四尺,寬約二丈四尺,高約十丈,三間七尺,其中含地下室一層;三層以上開設窗戶,樓頂建有垛口和堞樓,便於瞭望敵情,拋擲矢石。 | 河山樓 |
御書樓 | 建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陳廷敬的三兒子陳壯履為紀念父親而修建,因藏有康熙帝的御筆“午亭山村”而得名。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樓頂採用明黃色琉璃瓦。 | 御書樓 |
止園 | 又稱相府花園,修建於明末清初,是陳氏家族最大的一處園林,佔地近1.1萬平方米。 | 止園 |
南書院 | 陳氏子弟學習之所,建於清代,建築以二層為主,兩進院落形制,為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 南書院 |
西山院位於皇城相府的對面,是一組道教建築群,規模較大,依山而建,是當年陳氏家族燒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場所。
西山院建於明代,為一層建築,兩進院落形制,磚木結構,承重材料為青磚,雙坡屋頂覆灰瓦。
陳氏祖墳(紫雲阡)座落在皇城村北部的靜坪山上,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主要有石牌坊、御書輓詩碑亭、甬道碑等,陳廷敬病逝后也歸葬於此。墓地的御制輓詩碑和御賜碑林鐫刻著康熙帝為陳廷敬御制的祭文等內容。
景點 | 簡介 | 圖片 |
十通神道碑 | 陳廷敬墓道的石碑,記錄其一生的功德事迹。 | 十座神道碑林 |
神道石像生 | 石像生是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又稱“翁仲”,主要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 |
從1995年開始,皇城人民在黨總支一班人的帶領下,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大力實施“工業興村、旅遊興村、科技強村”戰略,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科學發展之路。從而成為一個以煤炭產業作後盾、以旅遊產業創品牌,以生物製藥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求發展的跨地區、跨行業、寬領域、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在皇城已基本形成,一個現有總資產5億元、員工3700多人的村辦大型企業集團崛起於這個小山村,這個僅有700多口人的小山村也由此變成一座4500多口人的小城鎮。200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500元,同時人均享受各種社會保障和福利6000多元。全村共有百餘輛小汽車,90%的村民住上了花園式別墅,100%的勞力實現了穩定就業;3300多名外村外地農民在皇城相府集團上班。村民們不僅享受著和城裡人基本一樣的社會保障和福利,過著和城裡人基本一樣的精彩生活和文明,而且也享受著和城裡人基本一樣的基礎設施和建築。
村集體先後被評為“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綠化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先進集體”、“全國新農村建設明星村”、“中國十大最美村鎮”、“中國十大魅力鄉村”和“中國十大特色鄉村”;村黨總支於2006年“七一”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皇城視察工作時,對皇城的新農村建設和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皇城村[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鄉村]
郭峪村,位於AAAAA級旅遊景區皇城相府南500米,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內是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譽為“中華民居之瑰寶”。又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
郭峪村還是明代順天巡撫張鵬雲,清代刑部侍郎張爾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長大成人的地方,還是第三軍醫大學前身第七軍醫大學成立的地方。
郭峪村歷史久遠。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當在唐初。明朝時,郭峪為里,到了清朝,又稱鎮。民國六年(1917年)實行編村制,郭峪里改為郭峪村。
郭峪村規模宏大,村落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有城垣城樓、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廟宇祠堂、店鋪作坊、苑囿園林、門樓影壁、水井、遺址等。現在的郭峪城址是明崇禎十一年(1638),為了防禦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而修建的。城呈東西窄南北長的不規則形狀,南北400米,東西300米,高12米,闊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設東、北、西城門3座,另有東水門1座、有敵樓10座。郭峪的城牆上,開鑿有三層六百餘眼窯洞,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牆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蜂窩城牆”。
郭峪建築群大多為明清時期建築,現存傳統院落在建築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藝等方面保持原狀,整體設計和營造均出自當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築文化傳統的真實體現。
皇城村距北留鎮區5千米,距晉城市區25千米,毗鄰晉陽高速公路,自北留高速口下高速,交通便利,也有從晉城市區直通皇城相府景區的大巴車。
1、經御書樓進入中道庄門樓,過大牌坊,進入大學士第,經典翰堂進入內府,出小姐院,上城牆到達望河亭。沿城牆進入內城,東南角文昌閣,向北經西北角春秋閣下城牆,出北門進入古文化街。
2、經拱辰門樓進入內城,經麒麟院、樹德院,到河山樓。進入容山公府,往南進入陳家祠堂,經御史府,到達陳廷敬出生地世德院。由南門出進入南書院。參觀悟因樓、清立堂,再由外城南門進入,向北經北門出,進入古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