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

陽虛

陽虛(yang deficiency),中醫名詞。指機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徵象。常見的有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陽虛主證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

簡介


● 英文名稱:Yang Deficienc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素問·調經論》)

名詞解釋


● 機體陽氣不足,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正常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陰陽偏盛偏衰,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其中陽偏衰者,為陽虛。

陽虛,即陽偏衰

● 陽虛指機體陽氣虛損,溫煦、推動、氣化等功能減退,出現虛寒內生的病機變化。
● 陽虛的病機特點為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陰相對偏亢,臨床表現為虛寒證,可見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脈沉遲等癥狀,即所謂“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

形成陽虛的主要原因

● 形成陽虛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耗陽氣。
● 人體陽氣虛衰,突出地表現為溫煦、推動和氣化功能減退。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人體熱量不足,難以溫暖全身而出現寒象,可見畏寒肢冷等症;推動作用減弱,可見精神萎靡,喜靜,便秘等症;氣化功能失司,臟腑經絡等功能活動減退,則可出現水濕停聚、痰飲水腫。

常見證型

● 人體常見心陽、脾陽、腎陽等虛衰之證,但腎陽為人身諸陽之本,一般以腎陽虛衰最為重要。
● 心陽虛:心之陽氣不足,虛寒內生。症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心區憋悶,舌尖涼感等。嚴重者心陽虛脫時,可兼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則神昏,脈微細欲絕。
● 脾腎陽虛:由於素體較弱而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損脾腎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症見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身體倦怠,大便溏泄或五更泄瀉,或肢體浮腫,甚則腹滿膨脹,舌淡胖,苔白滑,脈虛大或細弱。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