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感
一種心理反映
孤獨感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到外界排斥所產生出來的孤伶苦悶的情感。
一般而言,短暫的或偶然的孤獨不會造成心理行為紊亂,但長期或嚴重的孤獨感可引發某些情緒障礙,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獨感還會增加與他人和社會的隔膜與疏離,而隔膜與疏離又會強化人的孤獨感,久之勢必導致疏離的個人體格失常。
孤獨(loneliness)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人所提及,孤獨乃是一種主觀上的社交孤立狀態,伴有個人知覺到自己與他人隔離或缺乏接觸而產生的不被接納的痛苦體驗(Jeny de Jong-Giered,1987)。Lttitia Anne Peplau 和Daniel Perlnen(1982)對孤獨特徵的定義,孤獨是一種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觀體驗或心理感,大多數人都體驗過孤獨的痛苦。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孤獨感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心理學家估計隨著社會變得越來越富有,這種對孤獨感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關注將繼續增長。
孤獨感
孤獨和孤立的含義是不同的。孤獨是個體對自己社會交往數量的多少和質量好壞的感受。對孤獨感的這種界定,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雖然遠離人群,生活卻感到非常快樂,而一些人儘管被人群所包圍,而且經常與他人交往卻經歷著孤獨。有許多新人類抱怨身邊沒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對這些人來說,與某些人進行坦誠的交往的需要不能滿足時,將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從這個意義講,孤獨是一種個人體驗。儘管每個人都會感到孤獨,而且孤獨感的來去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據此,認為孤獨感是一種人格特徵。有人設計了一些人格量表來測量人們對孤獨感的一般感受性。用這個量表對某大學進行測驗表明,人際關係問題仍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礙。
孤獨感
有孤獨感的人傾向於在社交時對他人和自己給子嚴厲的,苛刻的評價、許多有孤獨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從而使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
有些環境容易讓人感到孤獨,比如,孤單的環境,陌生的環境,突變的環境等。
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並逐漸建立,產生了了解別人內心世界並被其他同齡人接受的需要。他們很關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的評價。正因為這樣,他們會將自己隱藏起來。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願告訴別人,有一種封閉心理;另一方面他們又特渴望別人能真正了解自己。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產生孤獨感。
人際交往需要真誠、需要熱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為沒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壞自己的形象。
情緒情感成分是人際交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際交往中的情緒情感障礙常常誘發人際孤獨。常見的情緒情感障礙有:害羞、恐懼、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與孤獨感密切相聯的是害羞和恐懼,害羞和恐懼會使人產生逃避行為,從而避開與人交往的情境,離群索居,封閉自我。到了青年期,少年時代人際關係的特點繼續發展著。但青年期人際關係發生著質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從精神上脫離對父母或成人的依賴,新的友伴關係(特別是異性關係)的協調和適應,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以及對成人的抵觸和反抗,競爭和對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際關係具有廣泛性、自主性、易變性和異性敏感性等特點。
孤獨者因為採用消極的交往方式,並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的友誼。與這些人交往常常讓人感到不愉快,於是他們很難建立有助他們發展社交技能的人際關係。因而難以擺脫孤獨。心理學家認為,通過基本社交技能的訓練,可以使孤獨者走出孤獨的惡性循環,並已廣泛應用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實踐中。這些方案提供一定的希望,即孤獨不必陷入抑鬱的惡性循環之中而不能自拔。
都市中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我們在擁擠的人潮中穿行。然而,公交車和地鐵上的接踵摩肩、商場和公園裡的熙熙攘攘,也讓我們生髮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近年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為現代都市人的孤獨感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在400名受訪者中,百分之百的人自稱常感孤獨。
“孤獨感不是一種簡單的心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王俊秀稱,它是一種封閉的心理狀態,是因感到自身與外界隔絕或被外界排斥而產生的苦悶心情。“孤獨感是人類獨有的心理現象。”湖南師範大學心理系主任丁道群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說,人在渴望交往而實際交往情況不佳時容易產生孤獨感。
有心理學家把人際落空造成的孤獨感分為兩種:一種是慢性孤獨,多因長期沒有獲得滿意的人際網路而起。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后,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調查顯示61.3%的獨生子女“很孤獨”;而壓力和競爭讓上班族整日奔波,無法停下腳步邀上好友傾心暢談,內心平添許多寂寥;另外,全職太太經常獨守空房,更讓孤獨有機可乘。另一種是轉化型孤獨,家庭破裂、頻繁跳槽和子女單飛都會導致原有社會關係斷裂,也讓人難逃孤獨。
人格因素同樣影響都市人對孤獨的感知,英國心理學家埃克森認為。人格的一個極端是外向,另一個極端則是內向。“而我們每個人不是偏外向些,就是偏內向些。”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岳曉東說,調查顯示,56%的人性格都偏內向。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內向者的興趣集中在自己的思想、觀點、情感和行為上。岳曉東指出,內向者對自我世界的過度關注極易引發孤獨感。內向的人不喜歡、不習慣表達自己;或常常缺乏勇氣,擔心自己的想法不受重視或不被肯定,進而選擇緘默,因此難免孤獨。
孤獨,並非指單獨生活或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也許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間,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真正的孤獨是那種貌合神離,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消除孤獨感。人本來就害怕孤獨。但無論置身於怎樣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間還是互無瓜葛。人世就是這樣的冷漠無情,所以,都市中流行隨身聽大概就是為了用平時聽慣了的音樂來獨自打發處於人群中的孤獨吧。那麼,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獨呢?1954年,美國做了一項實驗。該實驗以每天20美元的報酬(在當時是很高的金額)僱用了一批學生作為被測者。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為了製造出極端的孤獨狀態,實驗者將學生關在有防音裝置的小房間里,讓他們戴上半透明的保護鏡以盡量減少視覺刺激。接著,又讓他們戴上木棉手套,並在其袖口處套了一個長長的圓筒。為了限制各種觸覺刺激,又在其頭部墊上了一個氣泡膠枕。除了進餐和排泄的時間以外。實驗者要求學生24小時都躺在床上。可以說,這樣就營造出了一個所有感覺都被剝奪了的狀態。
結果,儘管報酬很高,卻幾乎沒有人能在這項孤獨實驗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個小時好歹還能撐住,之後,學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語,有點煩躁不安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實驗結束后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也會頻頻出錯,精神也集中不起來了。
據說,實驗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回到原來的正常狀態。實驗持續數日後,人會產生一些幻覺。例如看見大隊花栗鼠行進的情景啦,或者聽到有音樂傳來啦,等等。到第4天時,學生會出現雙手發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以及對疼痛敏感等癥狀。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明白了一點: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說,人需要打破孤獨。但孤獨感卻時時向我們襲來,人際交往中所出現的孤獨感已經成為困擾步履匆匆青年人、成年人的重要因素。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孤獨感。有孤獨感並不可怕。但是這種心理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脫而發展成習慣,就會變得性情孤僻古怪,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會變成自閉症,這就需要心理醫生的治療了。以下是克服孤獨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恆,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於自卑而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不敢與別人接觸,從而造成孤獨狀態。這如同作繭自縛,自卑這層繭不衝破,就難以走出孤獨。其實,人與人不可相比,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人人都是既一樣又不一樣。所以,一個人只要自信一點,就會鑽了出自織的繭,從而克服孤獨。
獨自生活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雖然客觀上與外界交流造成困難,但依然可以通過某些方式達到交流的目的。如當你感到孤獨時,可翻翻舊日的通訊錄,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給某位久未聯繫的朋友寫信。當然與朋友的交往和聯繫,不應該只是在你感到孤獨時,要知道,別人也和你一樣,需要並能體會到友誼的溫暖。
與人們相處時感到的孤獨,有時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十倍。這是因為你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由於你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必要的交流,也無法進入那種熱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熱烈的氣氛中會感到倍加孤獨。因此,在與他人相處時,無論是什麼樣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並設法為他人做點什麼,你應該懂得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會溫暖你自己。
生活中有許多活動是充滿了樂趣的。只要你能夠充分領略它們的美妙之處,就會消除孤獨,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願與別人傾訴時,常常會跑到江邊或空曠的田野,讓大自然的清風盡情地吹拂,心情就會逐漸開朗起來。
總之,驅除孤獨感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儘力改變自己原來的環境。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的時候,給自己安排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讀讀書,聽聽音樂,從事自己的業餘愛好等等。每個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候,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乃是人生的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