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娘

直翅目螽蟴科動物

紡織娘(學名:Mecopoda elongata)是螽蟴科、織娘屬昆蟲。大形,體長50-75毫米(達翅端),體褐色或綠色。頭頂、前胸背板兩側及前翅的摺疊地方黃褐色。頭短而圓闊,複眼卵形,褐色,位於觸角兩側。觸角線狀細長,褐色,有些環節有棕黑色斑點,由很多環節組成,超出翅之末端。觸角窩前有一弧狀隆脊,前胸背板褐色;有兩條淺黃色長棘狀突起。後足發達,比前足和中足長;腿節成錘狀,並有粗的凹的缺刻;下緣有一排刺,其末端兩側各有一刺。脛節細長,橫斷面成三角形,在其棱上都有一列刺,脛節末端有數個強大的刺;附節4節,後足跗節下有一棕黑色的墊,第1跗節,第2跗節兩側有一縱溝。前足脛節靠基部有一個長卵形窩狀的聽器。翅發達,前翅約為其體長2倍以上,前翅略短於后翅,中貫粗大的肘,前翅前緣往往有縱列的黑褐色的斑紋。靜止時左翅摺疊於右翅上。雄蟲下生殖板末端有三角形缺刻,雌蟲產卵器長,但比其身體稍短,成軍刀形,末端尖銳。

它喜食南瓜、絲瓜的花瓣,由於它也吃桑葉、柿樹葉、核桃樹葉、楊樹葉等,但也吃其他昆蟲,所以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它屬於害蟲之列。雄性用扁平的后翅摩擦能發出類似“軋織、軋織”的聲音,以此吸引異性。

在我國螽斯總科昆蟲的區系中,紡織娘科只有1屬2種:紡織娘和日本紡織娘這兩種都是著名的鳴蟲,且在我國南方各地廣有分佈。同時,亞洲許多其他國家亦有廣泛分佈。

形態特徵


雄性的前肢摩擦能發出聲音,每到夏秋季的晚上,常在野外草叢中發出“沙沙”或“軋織、軋織”的聲音,可達20~25聲,猶如織女在試紡車,因而被人們取名為“紡織娘”。其後是“織,織,織-......”的主旋律,音高韻長,時輕時重,猶如紡車轉動。如遇雌蟲在附近,雄蟲一面鳴叫,一面轉動身子,以吸引雌蟲的注意。

主要品種


紡織娘有多種體色,有紫紅、淡綠、深綠、枯黃等。紫紅的比較少見,屬珍貴品種,俗稱“紅娘”或“紅紗娘”;淡綠色的稱“翠紗娘”;深綠色的稱“綠紗娘”或“綠娘”;枯黃色的稱“黃紗婆”或“黃婆”。
紡織娘
紡織娘
在這4種體色的紡織娘中,以紫紅或淡紫綠色者最好,深綠者次之,枯黃者差些,但格調不同,各有情趣。
從體形上說,以體大者為好,因體大發育好,鳴聲也好。從身體結構上看,以頭小,翅寬、背部發音鏡寬者及復翅後半部極扁者為好,因其鳴聲洪亮有力,持續時間長。
當然應選前後6肢完整無傷殘、觸角等長無缺,各部分勻稱的個體。

生活習性


紡織娘白天靜靜的伏在瓜藤的莖、葉之間,晚攝食、鳴叫。雌蟲將卵產在植物的嫩枝上,常造成這些嫩枝新梢枯死,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
紡織娘不喜歡強烈的光線,喜歡棲息在涼爽陰暗的環境中。飼養紡織娘者懂得它有這種習性,所以江南一帶的飼養者常用麥稈編織的小籠子作為飼養容器,這種籠子有避光遮陰的性能。不過,用這種容器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只能聽見其鳴叫聲,卻不能觀賞到它的形態。因而有人將其養在鐵絲製成的籠中,這樣既可聽到其鳴叫聲,又可觀賞到它的形態。但必須用布做個罩子,白天把鐵絲籠罩住,避免強光直曬。它善於跳躍,且能跳的很遠,有時在瓜藤間縱身一躍,沒入草叢,即無蹤可尋。
紡織娘也不適應過分炎熱的環境,所以有的飼養者在天氣炎熱時要在籠子上灑些涼水,晚上則把籠子掛在通風處。

食性

紡織娘為植食性昆蟲,喜食南瓜、絲瓜的花瓣,由於它也吃桑葉、柿樹葉、核桃樹葉、楊樹葉等,但也吃其他昆蟲,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它屬於害蟲之列。一種南美洲的螽斯科的紡織娘會從胸腺中釋放黃色的毒液,以此威脅敵人。

分佈範圍


紡織娘科昆蟲在我國分佈很廣,以東南部沿海各省如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東、廣西分佈最多。國外,如南美洲等也都有分佈.
紡織娘
紡織娘

捕捉


捕捉紡織娘並不困難,這是因為其鳴聲響亮,可以循聲尋找,而且它在鳴叫時復翅抖動,露出裡面白色的內翅,有些紡織娘還會一邊鳴叫一邊緩緩地動,這就很容易被捕捉者發現。還有一個容易被捉的原因是它的行動遲緩而笨拙,受到驚擾時不飛翔,往往只輕輕的跳一下,如果驚動不大,它會繼續鳴叫。
不過抓捕紡織娘時要注意:它的2條細長的後腿很脆弱,如果魯莽地用手去撲,很容易把它的長腿碰斷。因此,比較可靠的方法是用紗網兜捕,或用大口的玻璃瓶,捕捉時將瓶口對準蟲的頭部前方,另一手將其推送進瓶內。

生長繁殖


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紡織娘成蟲的發生期。每年到了繁殖季節,是雄性紡織娘追異性最積極的時候,許多的雄性會躲藏在草叢之中,嘴裡吟唱出“gazhi-gazhi-”的歌聲,這其實只是前奏曲。這種前奏曲唱過20多次后,歌唱開始進入主旋律“zhi-zhi-”。歌聲抑揚頓挫,音高韻長,不同的雄性歌聲融匯在一起,就像一場歌詠大賽一樣。如果某個雄性的歌聲打動了某個雌性,雌性就會迅速地飛到雄性的身邊,將自己的身體藏在雄性的翅膀下,表示對雄性的青睞。

亞種分化


中文名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紡織娘印度南部亞種MecopodaelongataburmeisteriKarny,1924
紡織娘指名亞種MecopodaelongataelongataLinnaeus,1758

主要價值


紡織娘以乾燥或新鮮全體入葯,有息風鎮驚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痙攣抽搐。

飼養介紹


準備

飼養紡織娘,首先應準備好一個容器,可以用竹篾、麥稈、塑料紗、尼龍紗製成。這幾種籠子中,以紗籠為最好,用竹篾製成的鳥攏式的籠子最差,因為底部用格子篾製成的籠,蟲腳容易踏空,不容易站立,晚秋時比較衰老的蟲極易折斷長腿。由於紡織娘的體形較大,籠子應儘可能寬大一些,使它便於在籠內活動。也有人將它養在方形裝餅乾的鐵皮盒或圓筒豎立形的罐頭瓶內,這是為了不使鳴叫聲太響亮、太吵人。用這種籠子有它的優點:鳴蟲在鐵皮餅乾盒內鳴叫有金屬迴音;鳴蟲在圓筒形罐子內鳴叫,可發出一種“嗡”聲,聽起來也別有韻味。

飼養注意

值得注意的幾點是:
1、籠子應經常掛在涼爽通風的地方,特別要注意避免陽光直曬,否則很容易乾燥脫水死亡。
2、籠子不能靠近有化學藥品或有煤煙的地方。
3、籠子要懸空,要防止有貓、鼠或其他小動物去撲食。
4、深秋氣溫下降幅度較大時,要及早採取保暖措施,以便延長玩賞時間,一般可養至春節。
5、紡織娘是否衰老是可以辨別的,主要是從它的腹部顏色進行區別。腹部的顏色如果是綠色的、綠白色的或淡紅色,則是比較年輕的;而顏色發黃且失去光澤,則是比較老的。
6、此外,青壯年時期的紡織娘,翅色比較鮮明,衰老的紡織娘翅色暗淡,且復翅的邊沿常有殘缺,其爪花也磨損,握爪力已不夠強,抓不牢籠子。
7、挑選紡織娘時,應當選翅色鮮綠或深褐色,其肚子的顏色也應選綠色、白色或者嫩紅色的。
8、在體形方面,要選頭較小,胸部較寬闊、后翅扁大,6肢齊全無缺、身體各部分勻稱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