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區
在海防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
要塞區,是指在海防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一般轄有守備部隊、分隊。防區內按作戰要求築有永備工事,配備較強火力,儲備充足物資,形成獨立的防禦體系。中國清朝,曾在虎門、塘沽、吳淞等海防要地建立要塞,設有提督衙門,駐紮重兵防守。民國時期,在沿海要地設立了若千要塞司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海防要地(包括島嶼)設立要塞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要塞區隸屬於上級軍區。要塞區設有領導機關,下轄若干守備區和守備部隊、分隊,擔負本區域的設防和堅守任務。
要塞區,在中國,清朝曾在虎門、塘沽、吳淞等地建要塞,設有提督衙門,駐紮重兵防守。中華民國時期,在沿海設立了若干個要塞司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自1958年起,在海防要地設立要塞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要塞區隸屬於軍區,擔負本區域的設防和堅守任務。
世界上有些國家把構築有永備工事,準備長期堅守的陸、海邊防要地都稱為要塞區。
司令員:周志堅(1958.05—1960.06)張秀龍(1960.06—1962.05)
廖政國(1962.11—1965.05)黃朝天(1965.05—1969.08)
王景昆(1969.08—1979.11)夏天泰(1979.11—1983.05)
王保臣(1983.05—1985.08)
政 委:張秀龍(1958.04—1960.06)謝勝坤(1960.06—1962.06)
闕中一(1962.06—1963.09)陳士法(1962.11—1964.11)
曹思明(1963.09—1969.10)鐵 瑛(1964.10—1973.10)
鐵 瑛(1973.10—1978.09)牟翰清(1973.10—1977.12)
楊映雪(1977.12—1983.05)慶楊(1983.05—1985.08)
外長山要塞區1954年組建,1955.2改編為旅大警備區守備一師,1961(一說1960年)年2月以旅大警備區守備1師為基礎擴編為外長山要塞區,隸屬旅大警備區領導,執行軍級許可權,下設廣鹿、小長山、大長山、石島、海洋、獐子等6個守備區。1983.1縮編為外長山守備師(81562部隊),1992.10改稱外長山要塞區,仍執行師級許可權,由於旅大警備區撤消,改由64軍代管。1998年10月轉隸遼寧省軍區領導。
司令員:王海廷、劉德才
政委:胡立聲、任茂如、楊國喜
主要擔負要地的堅守防禦任務。轄有一定數量的守備部隊,築有永備工事,配備較強的火力,有較充足的物資儲備,構成獨立的防禦體系,是國防的戰略屏障。
古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在形勢險要的地區設立要塞。中世紀,拜占廷帝國在全國建立了要塞網,在全國各軍區設有若干位置險要的要塞。中國明朝曾設“九邊”,即九個要鎮,備御邊防。15世紀后,歐洲各國重視要塞建設,沿著邊界地區構築堅固的要塞和據點,形成以線式配置為主要特徵、以防禦為主要目的的警戒線。移居美國的拓荒者也採取了要塞防禦,要塞、碉堡和柵欄遍布開拓地區。近代,要塞區的建設由陸防為主逐步演變到以海防為主,海防要塞(海島要塞、海口要塞、海岸要塞)和江防要塞發展迅速。19世紀初期,清政府建有炮台式要塞30餘處,設有提督衙門,駐紮重兵把守。虎門要塞、鎮江要塞和旅順要塞在19世紀中後期抗擊英、法、日侵略的戰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華民國海軍於1927年建有閩口要塞和廈門要塞,各設有多座炮台和魚雷發射台,扼守馬尾港和廈門港,分別受海軍馬尾要塞司令部和海軍廈門要塞司令部指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自1954年起,在海防要地設立要塞區,設有領導機關,轄有若干守備區和守備部隊,擔負本區域的設防和堅守任務。1980年起,大部分要塞區相繼改為守備師、守備區。世界上仍有些國家將構築永備工事、準備長期堅守的陸、海邊防要地稱為要塞區,把在這類軍事要地設立的領導指揮機構稱為要塞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