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研究法

通過研究文獻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簡介


一般過程

文獻法的一般過程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分別是: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搜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文獻法的提出課題或假設是指依據現有的理論、事實和需要,對有關文獻進行分析整理或重新歸類研究的構思。研究設計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標,研究目標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義方式,將課題或假設的內容設計成具體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複的文獻研究活動,它能解決專門的問題和具有一定的意義。

主要優點

(1)文獻法超越了時間、空間限制,通過對古今中外文獻進行調查可以研究極其廣泛的社會情況。這一優點是其他調查方法不可能具有的。
(2)文獻法主要是書面調查,如果搜集的文獻是真實的,那麼它就能夠獲得比口頭調查更準確、更可靠的信息。避免了口頭調查可能出現的種種記錄誤差。
(3)文獻法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性調查。它只對各種文獻進行調查和研究,而不被調查者接觸,不介入被調查者的任何反應。這就避免了直接調查中經常發生的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互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種種反應性誤差。
(4)文獻法是一種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調查方法。文獻調查受外界制約較少,只要找到了必要文獻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研究;即使出現了錯誤,還可通過再次研究進行彌補,因而其安全係數較高。
(5)文獻法省時、省錢、效率高。文獻調查是在前人和他人勞動成果基礎上進行的調查,是獲取知識的捷徑。它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員,不需要特殊設備,可以用比較少的人力、經費和時間,獲得比其他調查方法更多的信息。因而,它是一種高效率的調查方法。

文獻搜集


搜集渠道

搜集研究文獻的渠道多種多樣,文獻的類別不同,其所需的搜集渠道也不盡相同。搜集教育科學研究文獻的主要渠道有: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社會、科學及教育事業單位或機構、學術會議、個人交往和計算機網際網路(internet)。

搜集方式

搜集研究文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檢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參考文獻查找方式。檢索工具查找方式指利用現成(或已有)的檢索工具查找文獻資料。現成的工具可以分為手工檢索工具和計算機檢索工具兩種。
手工檢索工具主要有目錄卡片、目錄索引和文摘。
參考文獻查找方式又稱追溯查找方式,即根據作者文章和書後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去追蹤查找有關文獻。
積累文獻是另外一種搜集文獻的工作形式。每一個研究課題都需要彙集、積累一定的文獻資料,而每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文獻資料的積累過程。
首先,文獻積累內容應努力做到的充實和豐富。其次,積累文獻應該有明確的指向性。即與研究目標,或課題假設有關。第三,積累文獻應該全面。所謂全面,要求研究者不僅搜集課題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獻,還應注意搜集由不同人或從不同角度對問題的同一方面做出記載、描述或評價的文獻。不僅搜集相同觀點的文獻,還應搜集不同觀點、甚至相反觀點的文獻。尤其需要防止研究者自己已有觀點或假設對積累指向的影響,不要輕易否定或不自覺地忽視與自己觀點相左的材料。

積累文獻過程

一般情況下,積累文獻可從先從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著手,再根據研究的需要,陸續尋找那些分散在各處、不易得到的資料。積累文獻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為了使整個過程進行得更有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若干階段進行整理。每一階段,把手頭積累到的文獻作一些初步的整理,分門別類,以提高下一階段搜集文獻的指向性和效率。此外,還可以使用現代教育情報系統的檢索方法,在具有相應條件的環境中快速查找、獲取所需要的文獻資料。積累文獻,不只是在有了具體的研究任務以後,才需要做,更重要的是在平時經常注意積累和搜集各種文獻資料,養成習慣,持之以恆。

積累文獻方式

可以通過做卡片、寫讀書摘要、作筆記等方式,有重點的採集文獻中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部分。
常用的卡片有目錄卡、內容提要卡、文摘卡三種形式。寫讀書摘記與讀書筆記既是積累文獻的方法,又在某種意義上是製作文獻的方法。因為在讀書摘記和筆記中滲透了更多的製作者的思維活動,它有時是第二手文獻的構成部分,有時又是新的第一手文獻的創造過程,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讀書摘記以摘記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為任務。因不受篇幅限制,它比卡片式的內容提要詳細得多。研究者在讀到一些較有價值的文獻,或者讀到一些在主要觀點和總體結構上很有啟發的資料時,就可採用讀書摘記的方式,把其主要觀點和結構的框架摘記下來。總的說來,摘記的重點在“摘記”,不在於“評價”。與摘記不同,讀書筆記的重點在“評”。評論的方式有總評、分章節評和重點選評。寫得好的讀書筆記,即能提出新思想和新觀點的讀書筆記,本身就是一種科研成果。

文獻綜述


特徵和意義

文獻綜述是文獻綜合評述的簡稱,指在全面搜集有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鑒別,對一定時期內某個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成果和進展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綜述分為綜合性的和專題性的兩種形式。綜合性的綜述是針對某個學科或專業的,而專題性的綜述則是針對某個研究問題或研究方法、手段的。
文獻綜述的特徵是依據對歷史和當前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當前的水平、動態、應當解決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和建議。並依據有關理論,研究條件和實際需要等。對各種研究成果進行評述,為當前的研究提供基礎或條件。對於具體科研工作而言,一個成功的文獻綜述,能夠以其嚴密的分析評價和有根據的趨勢預測,為新課題的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論證,在某種意義上,它起著總結過去、指導提出新課題和推動理論與實踐新發展的作用。
文獻綜述具有內容濃縮化、集中化和系統化的特點,可以節省同行科技工作者閱讀專業文獻資料的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迅速地了解到有關專題的歷史、進展、存在問題,做好科研定向工作。

形式與結構

文獻綜述的內容決定文獻的形式和結構。由於課題、材料的佔有和資料結構等方面的情況多種多樣,很難完全統一或限定各類文獻綜述的形式和結構。但總體上,文獻綜述的形式和結構一般可粗略分五個部分:緒言、歷史發展、現狀分析、趨向預測和建議、參考文獻目錄。

基本要求

對文獻綜述的質量要求主要有六條:
(1)搜集文獻應當客觀、全面。
(2)材料與評論要協調、一致。
(3)針對性強。
(4)提綱挈領,突出重點。
(5)適當使用統計圖表。
(6)不能混淆文獻中的觀點和作者個人的思想。

步驟與方式

一般情況下,文獻綜述由五個步驟環節組成。
第一步,確定綜述的選題。
第二步,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
第三步,整理文獻。
第四步,撰寫綜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綜述初稿,並完成文獻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