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羅馬共和國的結果 展開
- 羅馬共和國(十九世紀)
- 羅馬共和國(十八世紀)
- (英) 戴維·M.格溫所著書籍
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十九世紀)
羅馬共和國是1848年歐洲革命時期存在過的一個短命國家,共存在四個月。
羅馬共和國是一個短命的(四個月)國家,建立於1849年2月,當時的教皇國被卡洛·阿爾梅里尼、馬蒂亞·蒙特切奇和奧雷里奧·薩雷塞梯推翻了。
根據羅馬共和國憲法,所有宗教能是自由的,而教皇有治理天主教教會的權利。
那時在教皇國的管制之下,猶太教是合法的,猶太人可行猶太教的傳統。但猶太人當時在眾多方面仍然被歧視和反對;所有其它宗教(除了天主教和猶太教以外)被是禁止了的。
另外,羅馬共和國憲法是 世界上第一個廢除死刑的憲法。
自從在經歷1830年革命以後,義大利逐漸隨社會的發展興起一班中產階級。在1847年,加富爾創立了一份名為‘復興’的報紙,意指十九世紀的義大利統一運動會為義大利帶來複興。
鑒於中產階級興起帶動了社會的政治意識增加,故此這份報紙在民眾中間開始得到接受;另一方面,一些義大利人也開始受燒炭黨和馬志尼的青年義大利黨等組織之宣傳及其傳播的統一思想所影響,義大利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及受到支持。
1848年1月,西西里首先爆發了反抗國王費迪南多二世專制統治的革命,迫使他賦與國民一部憲法。這引發了亞平寧半島上的人們紛紛爭取自由主義及民族主義。同年的2月和3月,那不勒斯、托斯卡尼、皮埃蒙特均頒布了憲法。3月18日,米蘭及熱那亞亦爆發革命,迫使奧地利帝國軍隊撤出該地。威尼斯亦爆發了起義、共和主義者恢復了威尼斯共和國,迫使奧軍徹退。結果,倫巴底、威尼托、帕爾馬、摩德納亦出現了起義。
當時的教皇庇護九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衝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懷疑。
11月15日,佩萊格里諾·羅西,教皇國的司法大臣被刺殺了。第二天羅馬的居民涌滿了街道,要求組建民主政府、進行社會改革和對奧地利帝國宣戰。教皇庇護九世趕緊化裝為一位普通的教士離開羅馬,一直到達加埃塔(Gaeta),一個兩西西里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的堡壘。
羅馬一下子失去了政府,人民決定在1849年1月21日發布政府競選。由於教皇禁止天主教徒在競選中投票,因此競選的勝利傾向於共和黨。
1849年2月8日,憲法大會宣告羅馬共和國正式成立。
1849年3月23日,撒丁王國軍隊在諾瓦拉戰役中慘敗的新聞傳來后,憲法大會決定了三人執政的形式,三人分別是卡洛·阿爾梅里尼,馬蒂亞·蒙特切奇和奧雷里奧·薩雷塞梯,由穆薩雷利帶領和由奧雷里奧·薩雷塞梯組織。
在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下,教皇有權利繼續擔當他的角色,作為羅馬天主教會的最高統領。三人執政通過還取消重稅和新增工作職位給失業者。雖然馬志尼將收歸共和國的大教會土地分發給窮人和無地者的做法得到了底層民眾的認可,但政府減少稅收、增加收入的政策則導致嚴重的財政危機,政府不得不藉助通貨膨脹來避免債務違約。但通貨膨脹也導致共和國只能獨自面對以後的困難。
隨後,最著第一次義大利戰爭的進行,加里波第轉移到了羅馬,開始支持這個剛剛在教皇國內宣布成立的共和國。而路易·拿破崙(未來的拿破崙三世)派來的一支查爾斯·烏迪諾指揮下的法國軍隊則進入了共和國境內。表面上,法國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國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
此時,三人執政決定由加里波第負責指揮保衛羅馬共和國。
1849年4月30日,加里波第麾下的共和軍以少勝多地擊敗了法國軍隊。隨後,法國的援軍抵達,對羅馬的圍攻從6月1日開始了。儘管共和軍做出了抵抗,但是法國人還是在6月29日取得了勝利。在6月30日,羅馬人們開會並討論了三個選項:一個是投降,一個是繼續進行巷戰,還有一個是撤離羅馬,並在亞平寧的山地繼續抵抗。加里波第發表了一篇演講來支持第三個選項,並說:我們在,羅馬就在。
但最終,一份停戰協定在7月1日被商定,而在7月2日,加里波第帶著4000人的部隊撤出了羅馬。法國軍隊於7月3日進入了羅馬,重新確立了聖座的世俗權力,教宗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