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猝不及防的結果 展開

猝不及防

漢語成語

猝不及防,漢語成語,拼音是cù bù jí fáng,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意思是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用徠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事情發生得很突然

解釋


猝徠:突然,出其不意。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詞語辨析


【近義詞】:措手不及、驚惶失措、手足無措等。
【反義詞】: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等。

示例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 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七:“敵人給這猝不及防的奇襲動作所怔住了,軍心動搖起來。”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二章:“偵察參謀見團長不理,只好快步趕到前面,以便防止猝不及防的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