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詠舞
和詠舞
《和詠舞》一詩是和梁簡文帝蕭綱的《詠舞二首》。
洞房花燭明,燕余雙舞輕。
頓履隨疏節,低鬟逐上聲。
步轉行初進,衫飄曲未成。
鸞回鏡欲滿,鶴顧市應傾。
已曾天上學,詎是世中生。
詩作開篇以“洞房花燭明”為背景,渲染了一種香艷醉人的氣氛。“輕”一字讓人聯想起漢代美人趙飛燕——“趙氏善舞,號曰飛燕。上悅之,由體輕而封皇后也”。可見,這裡表現了跳舞女子體態的輕盈。“頓履”指頓足,“低鬟”指低頭,舞者跟隨緩慢的節拍頓足或低頭這樣細微的動作都讓詩人捕捉到了。下面的“步轉行初進,衫飄曲未成”,美人在跳舞時,轉步間衣衫飄動,那輕盈柔美的體態彷彿就在眼前。而接著“鸞回鏡欲滿,鶴顧應世傾”兩句連用典故,從側面描寫出美人像鸞鳥那樣回身返顧,在鏡中顯得更為豐滿,又像仙鶴那樣顧盼而舞,全城的人都會為之傾倒。結句“已曾天上學,詎是世中生”,詩人發出了對這一人間妙舞的讚歎。詩中或低首或轉步或舞動衫袖或頓足踏地,以舞姿表現美人姿容的姣好,筆法細緻,形象描摹精細逼真,美感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