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文昌閣

山東淄博的道教建築

青城文昌閣又名魁星樓,位於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青城鎮,原是古代一處祭祀文昌帝君的場所。1991年版《高青縣誌》記載,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員集資在青城十字街修築“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閣;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縣張維垣捐資,並聯合當地鄉紳集資重修。

歷史沿革


文昌閣屬於中國道教建築。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的神靈,後來為道教所承襲。舊時多為知識分子所崇祀,以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將梓橦帝君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以後,兩者遂合而為一。由於這些緣故,歷代封建文人對其頂禮膜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昌與關帝一道被尊稱為“文武二聖”,祭祀文昌帝君的禮儀猶如祭祀關聖帝君,每年春秋兩季進行隆重的祭禮。屆時縣官們率領僚屬、鄉宦、生員,穿朝服、設儀仗行九拜之禮,供奉五案祭品,有“帛一、牛一、羊一、豬一、果品五籩、豆各十”。
青城文昌閣
青城文昌閣
青城鎮歷史悠久,唐代稱青平鎮,金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始置青平縣,后改青城縣。元代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築圓周形青城城池,周長3華里,高2丈余,護城河深一丈余,城有4門,東為望海門,西為通濟門,南為仰岱門,北為拱辰門。后在城牆東北角建小北門,稱“迎恩門”,在東南角建小南門,稱“詔文門”。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增設瓮城。經過元、明、清三代多次整修,青城逐步成為一座功能完善、整齊劃一的古代城池。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春,在城外築起寬5米、周長3411米的防洪大堤,堤上遍植桃樹杏樹。每到春季,環城數里花香濃郁,美不勝收。后因戰亂失修,城垣逐漸殘破。1939年3月,日本侵略軍佔領青城,在城牆上修築炮樓,拉鐵絲網,縣城遭受嚴重破壞。建國后青城曾為高青縣委、縣政府駐地,後為青城區、公社、鎮政府駐地。慶(雲)淄(川)路縱貫南北,是廣(北農場)青(城)路的終點。

建築樣式


文昌閣是一座過街樓式建築,就跨建在古青城縣城中心的十字大街上。基座為正方形,高2.1丈,邊長3.25丈,用大青磚砌成。基座下部開有寬1.2丈、高1.6丈的十字形券拱門洞,銜接著通向東西南北城門的四條大街。南面券拱門兩側有台階,轉折而上。基座上是三層木構樓閣,第一層以圓柱支撐飛檐,二層為暗層,中間以磚砌四壁直達三層。每層四角攢頂,裝飾斗拱,釉瓦覆頂,四脊有栩栩如生的石獸。檐下掛有銅鈴,微風吹來,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頂端冠一木質鉛灰色大圓寶頂。整個樓閣高約4.7丈,結構嚴密精巧,造型宏偉壯觀。對於做夢也想金榜題名的學子們來說,閣中的文昌君是他們的命運之神。相傳有位學子蟾宮折桂后衣錦還鄉,在祭祖的路上經過文昌閣,遂將文昌閣更名為魁星樓,從此青城文昌閣又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文昌閣是古青城縣的“八景”之一,謂之“高閣晴霞”。它坐落於城垣環繞的城區正中,凌駕於綠樹掩映下的建築群之上,抬眼望去,高閣在雲霞燦爛的蒼穹映照下,更顯得挺拔壯麗,氣勢不凡。遊人登上高閣,憑欄遠眺,“高閣晴霞”之美妙,盡在不言中。暮春時節,村舍里炊煙裊裊升起,千里沃野上男耕女種,呈現一派勃勃生機;仲秋時分,農民們收穫著黃澄澄的莊稼,豐收美景盡收眼底。風清日麗之時,南眺可見鄒平縣境的黃山和青龍山,北望可數浩瀚黃河中的離離船帆。
青城文昌閣經過長期風雨剝蝕、地震撼搖和戰爭造成的破壞,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已是壁裂瓦殘、漆畫斑駁,呈遙遙欲傾之狀。抗日戰爭勝利后,為褒獎革命烈士,經山東省政府批准,青城縣民主政府撥款12萬元北海幣,將文昌閣改建為烈士紀念祠,1946年完工。第三層正中懸掛著“烈士祠”匾額,第一層的西北東南四面分別懸有“為國捐軀”、“氣壯山河”、“碧血千秋”、“保國為民”匾額,均為木刻。烈士祠內鑲嵌著刻有250名烈士姓名和青城縣委、縣政府、縣大隊、各界建國聯合會暨全體人民合致碑文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文昌閣又遭受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文昌閣也獲得了新生。1979年,高青縣公布了青城文昌閣等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8月,省撥款1萬元對青城文昌閣進行維修。1992年青城鎮人民政府又組織修整。這一工程引起海外僑胞的關注,捐來錢物予以支持。在海外遊子的心目中,文昌閣不僅是青城的象徵,也是祖國的象徵。不管走得有多遠,不管離家多遠,他們的根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如今,已經成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昌閣修葺一新,光彩照人,已經成為黃河南岸、魯北平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到青城文昌閣一游,仰視凌空高閣的壯觀,俯瞰魯北平原的美景,定會有一番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