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鎮

黑龍江雞西市虎林市下轄鎮

虎林鎮是一個以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和社區服務建設為主的綜合性鄉鎮。

虎林鎮位於虎林市中心,總面積124.4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5個社區,25個居民委,總人口11892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截至2018年末,虎林鎮戶籍人口有11892人。截至2019年10月,虎林鎮下轄11個行政村,5個社區。

歷史沿革


虎林鎮,原名東街基,又稱“黑嘴子”。中華民國時期,隸屬虎林縣第四區,為區公所駐地,后改名安樂鎮。密東鐵路修至安樂鎮后,1938年7月1日,偽虎林縣公署由虎頭移駐安樂鎮,遂更名為“虎林”。1939年8月,設虎林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虎林區,1949年改為第一區。1955年改為虎林鎮。1958年9月,與義和鄉合併成立虎林鎮人民公社。同年11月,與虎林農場合併,1962年2月場社分開。1964年8月,將鎮郊義和、西崗等5個生產大隊劃出,成立義和公社。1980年恢復虎林鎮名稱。
2001年2月,義和鄉併入虎林鎮。
虎林鎮
虎林鎮

行政區劃


2003年,成立虎林鎮社區管理委員會,與虎林鎮合署辦公,擔負虎林鎮的城市社區建設管理職能,下轄5個社區:曙光,中心,鐵南、西苑、城東。
2011年未,虎林鎮下轄5個社區:城東、中心、曙光、西苑、鐵南,下轄11個行政村:耕農、安樂、鎮興、西崗、樺樹、義和、東升、東源、於林、同和、樺南。
截至2019年10月,虎林鎮下轄5個社區:城東社區、中心社區、曙光社區、鐵南社區、西苑社區、下轄11個行政村:同和村、樺樹村、義和村、西崗村、東升村、樺南村、於林村、東源村、安樂村、鎮興村、耕農村。
虎林鎮
虎林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虎林鎮,地處虎林市中南部,東與東誠鎮毗鄰,南與密山市楊木鄉相鄰,西與寶東鎮接壤,北與新樂鄉相連。行政區域面積124.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虎林鎮地勢北高南低,平坦開闊。

氣候

虎林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年平均126—137天。年平均降水量541.2—655.7毫米。

自然災害

虎林鎮的自然災害以乾旱、洪澇、早霜、低溫冷害危害最大,其次是冰雹、大風等。

水文

虎林鎮境內河道屬穆棱河流域。最大的河流為程棱河,從西至東流經同和村和於林村,全長1150米。

人口


2011年末,虎林鎮轄區總人口71528人。另有流動人口15900人。總人口中,男性3558人,佔49.7%;女性35970人,佔50.3%;18歲以下10715人,佔15%;18—35歲16159人,佔22.6%;35—60歲33038人,佔46.2%;60歲以上1616人,佔16.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0213人,佔98.2%;有蒙古、藏、回、維吾爾等8個少數民族,共1315人,佔1.8%,2011年,人口出生率5.7‰,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虎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900元。
2018年,虎林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虎林鎮農業總產值2.5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甜菜、蔬菜、馬鈴薯等。2011年,甜菜產量16242噸,蔬菜產量31049噸,馬鈴薯產量119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黃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2.2萬頭,奶牛存欄2680頭,黃牛存欄1720頭,羊存欄6100隻,家禽存欄50800羽;畜牧業總產值210萬元。

工業

虎林鎮工業以木材加工、金屬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水泥製造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3.8億元。

商業外貿

2011年末,虎林鎮有商業網點76個,職工8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2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虎林鎮有各類文化藝術團體19個,演職人員425人,影劇院1個,座位600個;文化站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虎林鎮有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16個;病床46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虎林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0戶,人數702人,支出9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人,支出1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10人次;農村臨時救濟400人次,支出2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人。

交通運輸


虎林鎮已形成由東方紅至哈爾濱的鐵路幹線和方正至虎林的公路幹線為主動脈的交通運輸網。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虎林鎮其名源於七虎林河,七虎林系滿語“稀忽林”,意即“沙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