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古城

華北地區第一個水岸古城

燕都古城位於北京西南方向,河北省易縣城區,距離北京市98km(約1小時車程),距離保定60公里,距離天津185公里,處於京津保金三角地帶,現屬於易水河以南的濱河新區。

完全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打造,是河北省、保定市政府重點項目,未來將會成為環北京地區第一個將“吃、住、游、玩、購、賺”六種功能集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商業綜合體。也是華北地區第一個水岸古城。

建設背景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開發總投資50億元,整體佔1900畝(約126.7萬平米),其中水上公園佔地450畝(約30萬平米)沿河景觀綠化150畝(約10萬平米),目前是華北最大的河沿古城,商業開發佔地1300畝(約87萬平米),項目開發分別位於北易水河(南北兩側),總共分為兩期開發,完全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打造,是河北省、保定市政府重點項目,未來將會成為環北京地區第一個將“吃、住、游、玩、購、賺”六種功能集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商業綜合體,也是華北地區第一個水岸古城。
燕都古城整體規劃為“兩軸”、“一帶”、“多中心”。兩軸為東西向的“周易文化體驗軸”和南北向的“忠義文化體驗軸”,“一帶”為依託易水河打造的“易水休閑觀光帶”(也是項目重金打造的水上主題樂園),多中心主要分為綜合商旅中心、溫泉養生度假中心、休閑體驗中心、市井民俗中心、景觀居住中心等開發區域。
古城內的業態主要有:旅遊商品街、書畫街、緬玉街、古玩街、茶葉街、易水硯特產街、餐飲街、小吃街、休閑酒吧街、養生文化街、紅木街、濱河酒店、溫泉養生度假客棧群等豐富的業態。
歷史淵源
戰國時期燕國的下都就在今天的易縣。當時的燕下都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和墓葬區。其中武陽台坐落在宮殿區中心,規模最為宏大;老姆台為當時的接待賓客之地;黃金台是燕昭王招賢納士的地方,廣為後世傳頌。手工業作坊區圍繞著宮殿區,形成繁華一時的燕下都。

旅遊信息


交通

1,北京——易縣:(自駕)京港澳高速公路——廊涿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易縣出入口下道。
2,北京——易縣:(自駕)京昆高速——沿京昆高速——張石高速——易縣出口下道。
北京——易縣:北京麗澤橋汽車站:乘坐長途汽車,全天發車間隔20分鐘,均可直接到達易縣縣城客運中心、山北、清西陵、燕下都、戰國影視城等,全程共二個小時左右。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
3,天津——易縣:保津高速(榮烏高速)—大廣高速公路——廊涿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易縣出入口下道。
4,保定——易縣:京昆高速保定市連接線——京昆高速——易縣出口下道右轉直行到西關大橋即可看到燕都古城售樓遊客服務中心。(公交681路,公交981路)
5,高鐵:北京西站乘坐高鐵到達保定高碑店站,換乘高碑店至易縣公交車

古城旅遊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
燕都古城
易縣是河北省環京津都市圈35個縣份之一,人口57萬,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全國首批14個千年古縣之一,是河北省文化名城、河北省唯一一個上榜的全國50個最美小城之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3%,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易州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水庫、湖泊27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是北京的40倍,是國家林業局頒布的中國綠色名縣。排在京津冀首位。
易縣是華北及環北京旅遊資源最為豐富的近郊區縣。附近主要旅遊景區景點有:野三坡、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荊軻塔、易水湖(保定南湖)、紫荊關、道德經幢、龍湖、洪崖山、雲蒙山、滿族風情村、戰國文化城等。
據統計,2013年來自北京、天津、保定、石家莊等外地的遊客就達到了500萬人次以上,根據每年的遊客遞增情況,預計未來5年,年遊客量將達到1000萬以上。

主要景觀


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荊軻塔、易水湖、紫荊關、道德經幢、龍湖、洪崖山、雲蒙山、滿族風情村、戰國文化城等景點景區。
圖說古城
古城古韻
古城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