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壩鎮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轄鎮
沈壩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地處漢濱區西北部,東與大河鎮毗鄰,南與漢陰縣蒲溪鎮相接,西與漢陰縣澗池鎮接壤,北與中原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7千米,總面積112.9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沈壩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沈壩鎮常住人口6512人。2011年,沈壩鎮農業總產值5065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769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420萬元。
早年,沈姓商人在此開雜貨鋪。此壩地又盛行植桑養蠶,被稱為桑鋪。後人出於對沈氏鋪主的紀念和敬仰,把沈桑鋪改稱為沈家壩,簡稱沈沈家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沈桑鋪。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沈桑聯保的第六、七、八、九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為沈桑鄉第五、六、七保。
1950年,劃為安康縣第十四區下轄4個鄉。
1956年,將4個鄉合併為沈壩鄉。
1961年,成立沈壩公社。
1982年8月,將沈壩公社分設為元潭、沈壩2個公社。
1983年10月,設立元潭鄉和沈壩鄉。
1996年10月,2鄉合併為沈壩鎮。
沈壩鎮地處漢濱區西北部,東與大河鎮毗鄰,南與漢陰縣蒲溪鎮相接,西與漢陰縣澗池鎮接壤,北與中原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7千米,總面積112.90平方千米。
沈壩鎮地處五台山腳下,以中高山地為主,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海拔415—1400米,平均海拔700米。
沈壩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較為乾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均氣溫15℃。無霜期年平均2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沈壩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楓樹河、劉家河2條,均在沈壩街匯入月河。
沈壩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沙金,主要分佈在沙溝村境內,現已投資開採。農業林地面積12.67萬畝。
沈壩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洪澇、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暴雨冰雹災害發生在1982年8月15日,造成境內7個生產大隊27個村民小組的農田沖毀,樹木折斷,農作物絕收,7人死亡。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轄橋頭、西元、陽山、廟溝、石梯、沈壩、沙溝、富田、陰灣、小溝、花紅、碼頭、羅仙、北溝、關耀、元豐、田心、高錦、張四營、銀杏河20個行政村;下設14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沈壩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地沈壩街。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0902116001 | 121 | 沈壩中心社區 |
610902116202 | 220 | 小溝村 |
610902116204 | 220 | 富田村 |
610902116205 | 122 | 花紅村 |
610902116207 | 220 | 西元村 |
610902116210 | 220 | 橋頭村 |
610902116212 | 220 | 羅仙村 |
610902116213 | 220 | 關耀村 |
610902116216 | 220 | 元豐村 |
610902116219 | 220 | 張四營村 |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轄區總人口11608人。其中男性6384人,佔55%;女性5224人,佔45%;14歲以下1012人,佔8.7%;15—64歲8126人,佔70%;65歲以上2470人,佔21.3%。2011年,沈壩鎮人口出生率6.6‰,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2人。
截至2018年末,沈壩鎮戶籍人口12331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沈壩鎮常住人口數為6512人。
黨建工作
沈壩鎮
綜述
2011年,沈壩鎮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萬元。
2011年,沈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625元。
2018年,沈壩鎮有工業企業2個。
2018年,沈壩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8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沈壩鎮農業總產值5065萬元,比上年增長4.8%,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9.7%。
沈壩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洋芋、紅薯為主。2011年,沈壩鎮糧食生產4638噸,其中玉米664噸,水稻2198噸、薯類1776噸。
沈壩鎮主要經濟作物以油料作物、蔬菜為主。2011年,沈壩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739畝,產量1001噸;蔬菜種植面積5230畝,產量289.2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蓮藕。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累計造林1.7萬畝,其中經濟林1.7萬畝。2011年,沈壩鎮經濟園林總計到達1.7畝,主要品種為核桃、桑樹。
沈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沈壩鎮生豬飼養量5.49萬頭,年末存欄26670頭;羊飼養量7431隻,年末存欄3081隻;牛飼養量3100頭,年末存欄2772頭;家禽飼養量14.8萬羽,上市家禽7.35萬羽。2011年,沈壩鎮生產肉類2343噸,其中豬肉2115噸,羊肉65噸,牛肉52.5噸;家禽110.5噸;禽蛋157噸;畜牧業總產值217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
第二產業
2011年,沈壩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69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0.3%,比上年增長26.7%。
第三產業
2011年,沈壩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42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6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000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500件,征訂報紙、期刊260份,業務總量6萬元。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340戶,手機用戶23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85%;全年電信業務總量30萬元。
2011年,沈壩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620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各項貸款餘額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5%。
沈壩鎮礦產豐富,自古以蘊含脈金而馳名,資源優勢以林業為主,蠶桑、畜牧養殖、勞務輸出是全鎮的支柱產業,核桃作為全鎮一村一品產業正逐步發展壯大,另外還有金礦、藥材、食用菌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處;農家書屋10個,藏書2.55萬餘冊。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安裝“村村通”工程300餘座,戶戶通廣播電視。
沈壩鎮
沈壩鎮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造就了敢於拼搏新一代年輕人,在新時代的指引下,沈壩的年輕人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有從我們沈壩走出去的維和人員,他們日夜待命,為了世界的團結兢兢業業;也有我們的翻譯人員,在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在炎熱的南亞地區,有來自我們沈壩的工程人員,用他們美麗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見證一個又一個城市的發展!
沈壩鎮境內有沈澗、沈雙、沈元3條主幹線。村村通公路,11個通村公路得到硬化。2011年,沈壩鎮有縣鎮級公路2條,總長12.5千米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2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6所,專任教師48人,在校生107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教學班8個,專任教師29人,在校生39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沈壩鎮有科技特派員3人,科技示範點3個。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7個,病床6張。專業衛生人員11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沈壩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53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731人,參合率95%。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校園運動場5個。
截至2011年末,沈壩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戶、人數12人;城市醫療救助1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7戶、人數1221人;自然災害救濟戶數97戶,人數149人;臨時救濟戶數192戶,人數347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7人。敬老院1所,床位9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9人。2011年,沈壩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412人,參保率80%。發放養老金1259人,60歲以上符合條件養老金髮放率達100%。
沈壩鎮
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扶貧重點村建設、鄉村道路鋪設、集鎮街道改
沈壩鎮
沈壩鎮
境內有陝南“第一高峰”之稱的鐵山,原始森林五台山,動人的龍潭傳說 梳妝台,遠近聞名的蓮花池,透過美麗的傳說,使得這塊土地變得更加神秘而美麗。
石家大院,始建於1801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石家是一個聲 名顯赫的移民大家族之一,而且還是北宋將領石守信的後裔,石氏家族曾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
大院分為三部分,前部是門廳,門廳左右各有兩個小門,由於年代久遠,已被封堵,右側門楣上刻“出為第”,左側門楣上刻“入為孝”,從小門通往左右的兩個大院住的是另外兩戶人家,也屬石姓家族的人,現在被分別編排成13號和15號。門廳直通中部大院,這裡沒有北方四合院里常見的影壁,倒是橫著一條半米高的門檻,門檻上有一組四開的“屏風”式二門,跨過門檻就是中部大院了。大院往後是上房,一進大院抬頭就能見到上房門楣上的一塊大牌匾,上書“聖旨敕旌節孝”,此牌匾是道光二十七年為“敕旌處士石名忠之妻嚴氏”所立。
清代光緒年間的石氏族譜詳細記載了石氏家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沙石氏為宋開國元勛石守信後裔,後來,“高祖自於乾隆四年由湖南長沙府善化遷陝,卜居安邑沈桑銀杏河……(沈桑銀杏河即現在的沈壩鎮迎風河村)如今生活在石家大院的族人有三十多口,從族譜上推算,從湖南遷陝已有十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