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遺址群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泥河灣遺址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乾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位於桑乾河上游的陽原盆地。距今約177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

泥河灣標準地層記錄了第三紀晚期至第四紀地球演化和生物、人類進化的歷史,受到國內外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及史前考古專家的極大關注。

歷史沿革


泥河灣盆地,是大同盆地的一部分,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乾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東西長60餘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
在200多萬年前,這裡是一個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圍,是古動物的世界。後來,湖水乾枯,湖底裸露,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乾枯的“古湖平原”變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灣盆地就是其中之一。此時,盆地周圍的山地森林密布,氣候溫暖潮濕,野生動物密集,同時也是遠古人類理想的生活場所。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外科學家就在這一帶發現了許多雙殼蚌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地質及古生物工作者到這裡多次進行考察,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種類繁多的動物化石,又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時代上,從100多萬年到1萬年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每個階段的遺址都有,且內容十分豐富。其中百萬年以上遺址就有18處,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考察發現證明,泥河灣遺址是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一處重要地區。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灣遺址稱為“舊石器考古的聖地”。一些考古工作者提起泥河灣時,都說“那裡遍地都是寶”。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

泥河灣遺址群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桑乾河畔,以及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舊石器遺跡而聞名於世。長期致力於這一研究的張家口市政協主席張寶華說,對馬圈溝遺址的發掘研究,使泥河灣遺址的年代有了巨大突破,把亞洲文化的起源推進至距今200萬年前,從而在東非澳杜威峽谷之外找到了地球上第二個200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遺跡,向“非洲唯一人類起源論”提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挑戰。同時,它還發現了世界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的、距今200萬年前的、可以復原的遠古人類的進食場景。可以說,這一遺址群直接改寫了世界關於人類起源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成為人類尋根問祖的聖地。
1924年9月,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在考察內蒙古薩拉烏蘇的返回途中來到張家口,會同美國地質學家巴爾博在泥河灣進行了短暫的地質考察。在科學報告中,巴爾博將盆地內的河湖沉積物命名為泥河灣層,從而拉開了泥河灣盆地科學研究的帷幕。從那一刻起至今80餘年,經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在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27公里的桑乾河兩岸區域內,發現了含有早期人類文化遺存的遺址80多處,出土了數萬件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幾乎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部過程。在我國已經發現的25處距今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中,泥河灣遺址群就佔了21處。如此集中的早期人類遺存在全世界絕無僅有。泥河灣遺址群出土的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各種石器總計達到數萬件。這些遠古的文化遺址分佈面廣、內容豐富,囊括了古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古生物學、第四紀地質、古地磁學、古氣候學和年代測定等多個學科,幾乎記錄了人類的起源和演變的全過程,是一個天然博物館,對探索世界早期人類的發展及其文化的演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泥河灣早期文化遺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遠,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特別是2001年馬圈溝遺址的發掘,首次發現了距今約200萬年前人類進餐的遺跡,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起源地。泥河灣向人們昭示:人類不僅從東非的奧杜維峽谷走來,也有可能從中國的泥河灣走來。專家介紹說,保護開發泥河灣遺址群的價值不可估量。它是我國以至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舊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泥河灣盆地有國際地質考古界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泥河灣盆地、泥河灣地質剖面、泥河灣動植物群、泥河灣文化遺址已成為世界古人類文化等多學科研究的寶庫。
197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泥河灣附近的小長梁東谷坨發現了大量舊石器和哺乳類動物化石。其中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石器以及製作石器時廢棄的石塊等。
正是由於這一特殊地位,1997年成為河北省第一個省級地質遺跡保護區,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就以1994年《光明日報》的報道為例,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北京猿人”的發現者之一賈蘭坡院士和他的同事們,在泥河灣盆地小長梁遺址發現了大量的世界上最早的細小石器。這些石器都比較小,大多重在5至10克之間,最小的不足1克。可分為尖狀器、刮削器、雕刻器和錐形器等類型,共約2000件。這些石器經過古地磁專家的測定,證明距今約有160萬年。賈蘭坡院士說,小長梁遺址年代的測定“是最詳細可靠的”。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泥河灣盆地小長梁遺址發現的這些細小石器“竟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早,加工技術又如此精細、進步”,而且世界上尚未見有記錄。1957年,賈蘭坡院士觀察了“北京人”製作石器已很進步,能使用和控制火,因而推斷說,距今五六十萬年前的“北京人”絕不是最早的人類,“北京人”不是第一。這次細小石器的發現,確證“泥河灣期的地層才是最早人類的腳踏地”,於是賈蘭坡院士認為,在160萬年前,就有如此進步的石器,證明人類起源比過去的認識要早得多,說400萬年前有了人類並非誇張。
1995年8月至1998年9月,在以往發掘的基礎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系合作發掘,在於家溝遺址找到了華北地區極為難得的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中期的地層剖面和文化剖面,該項發掘入選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間,1996年6至8月,美國印第安大學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美聯合考古隊,對泥河灣遺址也進行過為期兩個月的發掘研究工作,獲得了一大批較為珍貴的動物化石和舊石器等實物資料,進一步證實泥河灣盆地是中國人類起源的搖籃,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是一座有待深入研究、開發利用的巨大科學寶庫和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10月,在泥河灣馬圈溝遺址發現了層位最低、時代最早的遺址,發掘出的幾百件石製品、動物骨骼,將泥河灣盆地舊石器的年代向前推進了數十萬年,達到距今200萬年左右。鑒於泥河灣遺址在史前文化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價值,2001年3月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初,泥河灣地質遺跡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泥河灣人

河北考古工作者對陽原泥河灣的發掘,在東非之外找到了第二個200萬年前後的人類活動遺跡,向人類起源的“非洲唯一論”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而讓學術界關注和老百姓好奇的是,那些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泥河灣人”何時方能現出真面目?專家們對在泥河灣找到人類化石充滿信心。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衛奇,是較早從事泥河灣遺址發掘和研究的中國考古人之一,曾經主持發掘了數個著名遺址,退休後衛奇在泥河灣買了房子繼續自己的研究。衛奇表示,他的科研生涯就是在泥河灣度過的,對這塊土地很有感情。在他看來,一個縣密集分佈了五六十處舊石器遺址,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尤其是近兩年河北考古工作者在馬圈溝遺址的重大發現,使泥河灣研究有了質的飛躍,使中國的人類起源研究極有可能突破200萬年。他同時表示,根據前發現的大量出土的遺跡和石器,使他對找到泥河灣猿人化石充滿信心:“‘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對世界考古的一大貢獻,同樣‘泥河灣’人的發現將是本世紀中國對世界考古的一大貢獻。”但衛奇同時也指出,發現人類化石除了必要的手段和技術外,機遇也很重要。據泥河灣舊石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謝飛透露,今後我省考古工作者將繼續對泥河灣多個早期遺址展開大規模發掘,發掘面積將大大超過往年。

主要景觀


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地處泥河灣盆地東部,桑乾河南岸的大田窪台地北部邊緣區,距岑家灣村約1000米處。這裡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集中分佈區。岑家灣村北臨桑乾河,南依大田窪台地北坡。由於水流的作用,這裡的泥河灣層發育了數條南北向的巨型沖溝,馬圈溝遺址正是其中的一條沖溝。在這一帶存在著一條北東--南西向的基岩正斷層,馬圈溝遺址位於該斷層的上盤,距斷層面非常近。馬圈溝遺址發現的石製品種類有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等,從1993年以來開始對馬圈溝進行小面積發掘,2000年以來連續五年又進行了發掘,馬圈溝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骨骼化石種類有象、犀、鹿、馬、嚙齒類等。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群
在第三文化層發現了極為難得的人類祖先餐食大象的場景,敲骨吸髓、餐食大型動物已成為人類的生存行為,在全世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是唯一的一例。馬圈溝遺址的意義,不僅將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的年代,向前推進了數十萬年,達到180-200萬年左右,成為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更重要的是對人類起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2014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泥河灣遺址群馬圈溝遺址新發現兩個文化層,專家將其命名為馬圈溝IA、IB文化層,依據地層對比可以確認其時代在132至155萬年之間。
2015年7月20日,泥河灣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河北師範大學泥河灣考古研究院在距今約150至160萬年的石溝遺址發現了古人類的用餐場面,這是繼馬圈溝遺址發現人類餐食大象之後的又一餐。

小長梁遺址

小長梁遺址位於桑乾河南岸的官廳村的一道土梁“小長梁”。1978年8月21日,中科院雙古所尤玉柱、湯英俊、李毅在大田窪台地進行第四紀地質調查時,在官廳村北小長梁的早更新世地層中發現了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同時他們在小長梁遺址的東側找到了同層的后石山遺址。這是泥河灣盆地首次在早更新世地層中發現距今10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對於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研究而言,這一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經過多次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可以鑒定的種類有貂、古菱齒象、中國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鹿、羚羊、牛類等。三趾馬是第三紀的標誌動物,可延續到第四紀早期,在泥河灣各遺址中,只有小長梁遺址發現了這種古老動物化石。在小長梁遺址出土的石器以小型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1000多件,同時還有打擊骨片。小長梁遺址形成於湖濱相沉積層中,遺物幾乎未受到擾動,屬於原地埋藏。小長梁遺址的發現,意味著早期人類就生活在小長梁一帶。做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群

侯家窯遺址

侯家窯遺址位於泥河灣盆地西北部。1974年,賈蘭坡和衛奇發現了該遺址。遺址的年代為距今10.4-12.5萬年。屬於舊石器中期遺址的典型代表。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石球是該遺址的代表性器物。人類化石的發現是該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穫之一,發現人類化石材料18件,枕骨2塊、頂骨11塊。有的頭骨標本有明顯的切割痕迹,學者們推測這可能是人吃人的結果。有一例頭骨的頂骨的後部有一個直徑9.5毫米的孔,孔緣已經癒合,癒合時間至少有兩個星期以上,這可能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外科環鑽手術。

虎頭梁遺址

虎頭梁遺址位於陽原縣東部25公里處。1965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家首先發現。1972-1974年中科院蓋培、衛奇等在虎頭梁一帶進行調查發掘。在遺址中與文化遺物一同發現的動物化石數量較多,可鑒定的化石有:蛙、駝鳥、似布田鼠、蒙古黃鼠、中華鼢鼠、變種倉鼠、狼、野馬、野驢、鹿、牛、普氏羚羊、鵝喉羚、轉角羚羊、野豬。此外,在遺址附近還發現了披毛犀和納瑪象化石。虎頭梁遺址出土的石錘和石砧共7件,其中石錘5件,石砧2件。出土盤狀和龜背狀石核16件,楔形石核共236件,柱狀石核17件,出土兩極石片10件,出土的圓頭刮削器221件,同時出土的有13件扁珠裝飾品。虎頭梁遺址的地質時代為更新世晚期之末,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較晚階段。絕對年代應在1萬年左右。在虎頭梁的於家溝遺址中發現了夾砂黃褐色陶片和哺乳動物化石,對研究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以及農業起源、制陶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華北舊石器時代文化系列中的一個空白,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泥河灣盆地又有考古新發現。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7年1月14日透露,在距今約1.6萬年的馬鞍山遺址發現了古人類使用石英砂岩製作的串珠裝飾品,為研究中國北方宗教起源、美學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馬鞍山遺址位於泥河灣盆地中部西水地村西南,屬於虎頭梁遺址群的一部分,距今約1.6萬年。
“東方人類探源工程——泥河灣2016年工作彙報會”於2017年1月13日開幕。在該遺址發掘出上萬件石製品、碎骨、動物牙齒、炭屑、鴕鳥蛋皮裝飾品、染料、植物種子等遺物。“其中,2016年發掘出土了與鴕鳥蛋皮裝飾品在大小、形態、方式上一模一樣的石英砂岩裝飾品,直徑0.5厘米以內,表面附著紅色染料,應該是赭石或者是紅色的砂岩。”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群

價值意義


考古價值

在世界上可見的泥河灣層有兩處,另一處在維拉佛朗期,這兩處相比,中國泥河灣是剖面最多、保存最完好、是國際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泥河灣遺址群沒有年代斷層,有200萬年的馬圈溝遺址、136萬年小長梁遺址、136萬年的葡萄園、廣梁遺址、100萬年的有山祖廟咀、麻地溝、東谷坨、飛梁、霍家地、許家坡、東梁、照坡、後土山、岑家灣遺址;78萬年的有馬梁、雀遺址兒溝遺址;12萬年的有山兌、細弦子遺址;10萬年的侯家窯、漫流堡遺址;7.8萬年的板井子遺址,2.8萬年的上沙嘴、新廟庄遺址、1.16萬年的有虎頭梁、油房、西溝、西白馬營遺址;4000年的有周家山、九馬坊、榆條溝等;3000年的有丁家堡壘泥泉等,總共達130多處,現存戰國、漢、遼墓葬124座,因而這裡成為“世界天然博物館”;泥河灣是研究百萬年以來古地層、古生物、古地理及新構造運動等學科的著名地區,特別是在泥河灣遺址群早日發現人類化石成為每個考古工作者的終生夢想;泥河灣對外開放是在1988年,4月23日,應中科院邀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前來考察,拉開了泥河灣開放的步伐。1990年,經國務院的批准,由克拉克教授領軍組織的中美合作泥河灣考古項目,成為建國以來的笫一個中外合作考古項目。至此,已接待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學者和專家,發表了有關泥河灣的論文700多篇。由此而言,泥河灣的歷史、科學、文化、旅遊、經濟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泥河灣遺址群是我國以至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舊石器考古研究基地,從1924年西方學者巴爾博在這裡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並命名為泥河灣層后,已有2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考古專家前來考察和研究,我國一批知名專家更是經常涉足。他們認為“在一兩個縣的範圍內,發現這麼多遺址,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無論地質還是舊石器時代考古,泥河灣都是極為理想的場所”,充分說明“泥河灣是東亞地區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是世界人類及其文化起源的中心”,保護開發泥河灣遺址群的價值不可估量。泥河灣未來的前景非常美好,它將在河北省的社會發展中體現其科學的、精神的和經濟的價值。我國發現100萬年前更新世舊石器時代遺址16處,而泥河灣遺址群就占其中的12處。不僅如此,泥河灣豐富的文化積澱還包括古生物學、第四紀地質學、古地理學和古氣候學等多種學科,成為舉世聞名的“天然博物館”,是獨具特色的泥河灣文化旅遊熱線。泥河灣遺址群的保護和開發,不僅對人類考古研究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巨大帶動作用。

保護措施


整個泥河灣遺址群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年度跨度大,幾乎覆蓋了舊石器時代的各個方面。泥河灣的學術價值引起了地質、考古界的普遍關注。同時,泥河灣遺址群、泥河灣標準地層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也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199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泥河灣一帶列為全省第一個省級地質遺址保護區;2000年泥河灣舊石器考古被評為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小長梁遺址作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和中華大地古人類早期發祥地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270米長的青銅甬道的第一個台階上;2001年,泥河灣遺址群被國家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泥河灣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文物、地質及各相關部門,乃至泥河灣盆地地域內的人民群眾,對泥河灣這一文化遺產保護,做了許多工作,付出了許多心血。使泥河灣的保護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1、省市縣均建立了泥河灣保護開發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工作機構。
2、配合省文物、地質、規劃部門,制定了保護開發10年規劃,提交省建設廳審定。以張家口市政府的名義,印發了《關於加強對泥河灣遺址群保護管理的通知》,並由陽原縣將有關法規、規章輯印成冊,發放宣傳。
3、在省專家諮詢委員會的指導下就泥河灣博物館建設事項,做了相應的基礎性工作。
4、編輯、攝製了多種宣傳文字影像資料,組織了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
5、修建了通往主要遺址區的道路5條,近40公里,構築了防護工程,結合退耕還林還草,核心區及道路兩旁綠化總計15000畝。
6、設置了文物保護範圍、地質核心區和試驗區的標誌。
7、積極配合了考古發掘、調查工作。
2002年2月4日,河北省政府在陽原主持召開了泥河灣遺址群保護、開發和利用現場辦公會,確定了保護開發泥河灣的十二項具體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建設泥河灣博物館。據了解,擬建設的泥河灣博物館位於張家口市陽原縣城,建設用地20畝,工程預算總投資3150萬元。博物館建成后,總面積將達到456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173平方米,庫房面積850平方米,其他面積1537平方米,其規模在我國屬於中型博物館。據悉,泥河灣博物館建成后,將滿足5萬餘件出土文物的陳列展示,併兼具保護收藏和科學教育功能。
泥河灣遺址群
泥河灣遺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