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蜍
金蟾蜍
金蟾蜍(學名:Bufo periglenes),又稱環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種,曾大量存在於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Monteverde Cloud Forest Reserve,現已為自然保護區)中一片狹小的熱帶雨林地帶,其雄性個體全身呈金黃色,因此被稱作金蟾蜍。金蟾蜍1966年由爬蟲學者傑伊·薩維奇(Jay Savage)發現並正式命名,1989年以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至2006年,金蟾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況為絕滅,由於全世界範圍內兩棲動物數量不斷下減,金蟾蜍絕滅的實例也被許多相關學者研究,一般認為,造成金蟾蜍絕滅的主要原因為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
金蟾蜍,於1966年,由傑伊·薩維奇首次發現,17年後,1987年4月至7月間,成年金蟾蜍存有記錄為1500隻。隔年的1988年,僅有10隻或11隻,其中一隻是被克朗普發現的。1989年5月15日,克朗普再次觀察到同一隻金蟾蜍,但此後迄今沒有觀察到金蟾蜍的最後記錄。
金蟾蜍的發現,被作為哥斯大黎加生物多樣性的有力論據。20世紀70年代,瓜地馬拉中西部城鎮奇奇卡斯特南戈(Chichicastenango)附近的山脈中,也曾有金蟾蜍存在的報道,但正式調查中並沒有發現。此外在哥斯大黎加發現金蟾蜍的相同區域,有另一種蟾蜍,霍德里奇蟾蜍(Bufo holdridgei)也被誤認為為金蟾蜍。
因為與金蟾蜍親緣相近的蟾蜍屬種壽命可達12年,分析有可能隱匿在地下仍然存活有蟾蜍。1994年,一些研究者曾試圖在當地重新找到金蟾蜍,但結果沒有任何發現。2004年,金蟾蜍的發現者薩維奇做出了一個關於金蟾蜍的評估報告,此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該物種定義為絕滅。其判定依據為,“最後一次觀察發現在1989年,而且大範圍的尋找也已經進行,但未有任何結果。”
關於金蟾蜍絕滅的原因,一些專業人士或相關機構給出了各種不同的解釋,澳大利亞生物學家提姆·富蘭納瑞(Tim Flannery )認為,金蟾蜍為哥斯大黎加第一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物種;美國北俄亥俄州爬蟲學者聯合會爬蟲學專家詹妮弗·內維爾(Jennifer Neville )指出,金蟾蜍的絕滅主要是由於厄爾尼諾引起的氣候變化,此外過紫外線的增加、菌類物質、寄生蟲以及低pH值環境也是可能存在的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給出的解釋為,可能是由於金蟾蜍的棲息地過於狹小,全球氣候變暖,壺菌疾病感染和空氣污染等多種原因的結果。
由於金蟾蜍由被人類發現至絕滅僅數十年時間,因此人們對金蟾蜍的研究有限。
金蟾蜍主要生活在地下,僅在交配季節現身到雨林中。
交配季節一般在乾燥季節過後,降水量略有升高的4月份,持續數周的時間,此時,雄蟾蜍會大量聚集地面的水窪中,等待雌蟾蜍的到來;雄蟾蜍會相互爭鬥以獲得交配的機會,直到交配季節的結束。此後,雄蟾蜍會重新隱秘到地下,雌蟾蜍會將卵產在季節性的水窪中,每次產卵平均228隻。兩個月後卵會自動孵化成為蝌蚪。
1987年,美國 生態學家和爬蟲學家 瑪撒·克朗普(Martha Crump),曾幸運地觀察到了金蟾蜍的交配場景。她在一本研究金蟾蜍的著作中,描述金蟾蜍的交配場景為,“我所曾見過的最不可思議場景之一”,“它們像散落在森林中的寶石一樣”。1987年4月15日,克朗普又在她的野外日記中記錄:在一個普通廚房下水槽大小的水窪內發現了133隻等待交配的金蟾蜍。5天後,她又發現先前的水窪已經變干,“所有的卵都已經被風乾附在地面上”,克朗普將此歸因為聖嬰現象的影響,金蟾蜍嘗試在5月份重新進行交配,這次克朗普共發現了43500隻卵,其中僅有29%能夠倖免於乾燥的氣候。
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d/2012-06-18/08367281101.shtml 金蟾蜍有時亦稱蒙特沃爾蟾蜍或橙色蟾蜍,過去只分佈於哥斯大黎加的蒙特沃德霧林生物保護區。金蟾蜍原本是一個常見物種,但自1989年以來便再沒人見過它們的蹤影。金蟾蜍的繁殖地眾所周知,並備受關註:1988年,科學家發現了8隻雄性和兩隻雌性金蟾蜍,而在1989年,僅發現了一隻雄性金蟾蜍的蹤跡。從此,科學家展開了大範圍搜尋,但金蟾蜍卻蹤影全無,並於2007年8月被宣布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兩棲動物常見的壺菌病、空氣污染和全球變暖,都是可能導致金蟾蜍滅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