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

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中世紀(Middle Ages)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的一個中間時期。中世紀始於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最終融入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另有說法認為中世紀結束於東羅馬帝國滅亡。

術語“黑暗時代”“黑暗時期”一般限於中世紀早期。

概念與觀點


概念

歐洲中世紀
歐洲中世紀
"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關於其名稱,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稱之為Dark Ages)。

關於黑暗時代

中世紀時期經常被描繪成一個“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宗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這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留下來的遺產,在那個時候,學者們將他們的知識文化與中世紀時期的文化相對照。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把中世紀看作是文明衰落的時期;啟蒙學者認為理性優於信仰,因此將中世紀視為無知和迷信的時代。事實上,關於中世紀的爭論很多,曾經“黑暗時代”等同於“中世紀”,1904年後,這個術語更多的限於“中世紀早期“。

封建制度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由於概念不同,對世界中古史的起訖年代的認識也不同。
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註:這裡的“封建社會”,是與“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相提並論的社會階段,是馬克思在研究歐洲社會發展過程提出的一套社會進化理論。但理論界對中國歷史的封建社會分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中國周朝分封制是封建社會,秦以後到民國不是封建社會)。

黑暗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9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里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發生的事件,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900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14世紀末與15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16世紀與17世紀時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歷史變遷

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觀念一邊倒的趨勢。
中世紀
中世紀
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回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污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當今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通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后的19世紀下半葉,考古學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辭彙。

時間特點


早期

從古典時代晚期開始,一直到中世紀早期,人口減少,反城鎮化,入侵和人民遷徙仍未停止。人們大規模遷徙。

中期

公元1000年後,隨著技術和農業創新,貿易蓬勃發展,中世紀暖期氣候變化使作物產量增加,歐洲人口大大增加。

晚期

中世紀晚期,飢荒,瘟疫和戰爭無處不在,歐洲人口被顯著的削弱; 1347年到1350年,黑死病殺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天主教會內部的爭議,分裂主義與州際衝突,內亂和農民起義四處橫行。隨著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歐洲社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歐洲逐漸進入現代(歐洲三大傳統劃分下的現代,即Modern)

中世紀國家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撒克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撒克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教廷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
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併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現代的法國、義大利和德意志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森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歷史上稱為七國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發生了黑斯廷斯戰役,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並建立了諾曼王朝,後來法國國王的外孫繼承了英國王位,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英法兩國王室為法國王位的繼承權而進行的百年戰爭的根源。
在亨利一世(1100年~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
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
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
從1343年起,國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教廷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級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王權衰落,地方諸侯政權很強大。911年東法蘭克的加洛林王朝絕嗣之後,原本應該由法國王室派人繼任德國的國王,但是此時德國受到東部的外來侵略,因此地方權貴相互選出一名公爵作為盟主代替國王,這誕生了後來的德國選王制,選王一般自稱“凱撒”,由選帝侯從諸侯中選出,人選不一定是德國諸侯,也可以是外國(無王位只有爵位的)諸侯,比如法國伯爵、義大利伯爵或者盧森堡等低地國家的公爵,在中國常常譯作“皇帝”或者“國王”,更多是名譽,選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
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
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宗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


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文件,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公元590年 ~公元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11~13世紀為中世紀文化發展的巔峰時期。13世紀末,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展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時湧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莊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
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有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燧發槍逐漸代替了騎士的刀劍,也使舊式的城堡喪失了防禦能力。而工場手工業催生了資本主義經濟。到17中世紀中後期,各種手工行業由個別經營,漸漸演變為成立工會,“專業”這個概念在這時期萌生。

軍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裡,國王、貴族和騎士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複雜的等級關係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
中世紀埃及軍事政治集團馬穆魯克
中世紀埃及軍事政治集團馬穆魯克
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併,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穩固的統一政權。封建地主憑藉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中世紀的戰爭,是由組織散漫的戰鬥團,在需要運用策略和調動的戰場上互相對峙、衝突,然後再一步一步演進而來。演進中的一個部分,反應在不同的兵種和武器的發展上,以及如何去運用它們。黑暗時代的早期軍隊,是一群沒有組織的徒步士兵。當重騎兵興起后,最好的軍隊就是一群沒有組織的騎士。
徒步士兵會對沿途的農田造成破壞,在攻城戰時則會造成更大的打擊。當兩軍對峙時,重騎兵往往會被布置在軍隊前列、輕騎兵在兩翼,步兵與弓兵在後(中世紀大陣)。在戰鬥開始后重騎兵會率先對敵軍陣型發起衝鋒。重騎兵衝鋒的威力是巨大的,數次成功的衝鋒便可以徹底撕裂敵軍陣型。不過,在混戰的時候,騎士們會試圖與他們的敵人作一對一的交戰,而徒步士兵又會夾在敵我雙方的騎士之間。這種戰法其實非常危險,因為中古時代早期的徒步士兵,大部分都是在封建制度下被徵召的農民,並未受過作戰訓練。弓兵在攻城戰上十分適用,但在戰場上也一樣冒著被消滅的危險。
到了14世紀後期,指揮官加強了騎士的紀律,使他們的軍隊更能發揮團隊的合作。但是在英國的軍隊里,儘管長弓兵在很多的戰場上證明了他們的價值,可是騎士並未給予這些射手太多的重視。紀律也讓越來越多的騎士為報酬作戰,罕有為忠誠和光榮作戰者。在義大利的雇傭兵以長期作戰但少有損傷而聞名。在這個時期,各階級的士兵都是軍隊的資產,不會被輕易遺棄。這使得過去追求光榮的封建軍隊,逐步成為只關心他們會收取多少報酬的專業軍隊。
騎兵會被特別地劃分為三支隊伍或三個部分,然後一隊接一隊銜命作戰。第一波的攻擊會突破或衝散敵軍,接著第二或第三波的攻擊就能加以制服。敵軍一旦逃走,就可以予以殺戮或俘虜。
事實上,騎士如果採取個人行動,對任何指揮官的計劃都是很大的傷害。騎士最關心的是忠誠、光榮和騎乘在一流隊伍的第一行列位置。為爭取個人光榮,在戰場上獲得全面的勝利反而淪為其次。在戰場上開始作戰之後,不用多久騎士就會攻擊他們所看到的敵人,如此一來便破壞了整體作戰計劃。
指揮官在必要時把麾下騎士自馬上卸下,是控制他們的最佳手段。這是小型軍隊普遍採用的方式,因為這些騎士很少會期望在作戰中表現。卸陣下來的騎士可以適時加強戰鬥力量,並提振一般徒步軍隊的士氣。這些騎士和其餘徒步士兵,會被用在減緩敵騎衝鋒的標樁、或其他戰地工事的後方作戰。
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是騎士不遵守紀律行為的一個例子。當時法國的軍隊在數量上超過英國的軍隊(四萬對一萬),並且擁有非常多的騎士。英國人把長弓兵分成三個隊伍,在標樁的防護下投入戰場。在這三個隊伍之間的,是兩隊卸下馬的騎士,而第三隊卸下馬的騎士則被保留作預備軍。法國國王亦將麾下騎士組編為三個部分,並且指派熱那諾斯的雇傭弓兵去射擊英國的騎士,但因弓弩被弄濕而起不了作用。
此外,法國騎士又忽視法王在組織上的努力,在開戰不久后,一見敵軍就立刻狂怒不已,張口一遍又一遍地喊著:“殺啊!殺啊!”由於法國國王忍受不了熱那諾斯人一再箭上失准,便命令騎士前進,並擊倒在他們前面的熱那諾斯弩兵。這場戰鬥持續了一整天,最後由英國的騎士和長弓兵(他們保持了其弓弦的乾燥)打敗了那些騎著馬匹但作戰時毫無紀律、亂成一團的法國騎士。
到了中古時代末期,重騎兵在戰場上的價值不如以往,幾與投射部隊和徒步軍隊無異。在這個時期,人們已經了解何以審慎部署的攻擊仍然失效的原因以及訓練步兵的重要。作戰的規則改變了,標樁、馬匹陷阱和壕溝都常常被軍隊用作防護工具,以抵抗騎兵的攻擊。如果騎兵對大批各個等級的長槍兵和弓兵(或槍炮手)作出攻擊的話,只會產生一大堆受創的馬匹和騎兵。騎士會被迫徒步作戰,或等待適當的攻擊時機。只有敵軍在移動、混亂、或從臨時的戰地防禦工事中走出來的情況下,毀滅性的攻擊才能奏效。

宗教


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並設立了宗教裁判所來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中世紀
中世紀
宗教對科學的影響
自從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布合法化基督教后,基督徒就從被迫害者變為迫害者。他們敵視一切不合乎聖經的東西,包括部分新思想及科學等。歷史上就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及科學家被基督徒迫害。到中世紀,更出現羅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爾文的“宗教法庭”等合法機構迫害所謂的“異端”。但在另一方面,教會也相當重視古代知識的傳承以及教育,歐洲有許多大學是在教廷資助下建立的。
1、哥白尼:波蘭著名天文學家,著有《天體運行論》,遭到教會殘酷迫害。1543年5月20日病逝。
2、堅持哥白尼“日心說”的布魯諾,先被投入監獄,當他聽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對這伙兇殘的劊子手輕蔑地說:“你們宣讀判決時的恐懼心理,比我走向火堆還要大得多。”後於1600年2月17日在羅馬鮮花廣場被燒死。
3、希柏提亞(375-415)是史上第一個為人所知的女數學家。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敘述時說:“她由車上被拉下來,剝脫衣服到一絲不掛,被拖至教堂,為一群野蠻而無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蚝將她的肉由骨上剝削下來,手腳砍下,拋擲火焰之中。
4、伽利略: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因捍衛科學真理,於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逝,其時已雙目失明。
5、科學家帕利西因說化石是動物的遺體而不是“造物主的遊戲”,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
6、塞爾維特在《基督教信仰的復興》一書中提出血液循環的見解,被烤兩個多小時后死去。
7、比利時生理學家維薩留斯,由於出版了解剖學著作《人體結構》,於1564年被迫去聖地——耶路撒冷作懺悔,歸途中遇難。
8、阿莫里:巴黎大學教授,1210年,因宣揚泛神論被死後追審,墓穴被挖,十個弟子全部被處決。
9、西克爾:巴黎大學教授,因在物理研究上有所謂異端言論,被教會活活打死。

宗教演變


基督教誕生於廣大的希臘-羅馬世界宗教動蕩,經濟巨變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從對國教的希臘-羅馬諸神的傳統信仰之中獲得的安全感正在消退,伊西斯(Isis)、密特拉(Mithras)、西布莉(Cybele)、無敵太陽(Sol Invictus)以及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和基督教等新生教派正在取代傳統神祇。這些新生教派不僅互相競爭,也互相融合吸收彼此的教義與宗教儀式。同時,它們的基本信念卻又驚人的一致:現世因充斥邪惡而終將消亡;人生而有罪故當遠離世俗,在永恆的精神領域內熏陶自我,才能獲得無盡的福佑。因此,它們不僅在實踐上採取不同程度的禁慾主義,並同時相信存在一個救世主,甘願以生命為代價為信徒們換取死後的永生。這種思潮不僅限於宗教,也作用於當時哲學領域內的新柏拉圖主義和新畢達哥拉斯主義。某些哲學學派甚至扮演了宗教的角色,試圖引導追隨者們通過與神合一達到救贖的目的。
在那個傳統諸神信仰走向末路的時刻,人們渴望與一位世界的統治者——具有人格屬性的唯一的神之間建立一種親密的個人聯繫。許多人開始相信,來自唯一神的直接啟示能夠使他們克服世界的惡。於是,形成了大量具有排他性團體,不約而同的謀划著自身獨有的救贖計劃。基督教即其中之一。
基督教在希臘-羅馬世界內緩慢地擴張著。在公元後的第一個世紀內,使徒保羅在希臘世界內取得了成功,才使得基督教在形成后首次擴張到耶路撒冷以外的世紀。直到公元300年後,基督教才真正擴張到羅馬帝國的全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頒布米蘭敕令,規定基督教在法律上與帝國境內其他宗教享有完全平等的權力。392年,狄奧多修皇帝關閉了所有異教寺廟,禁止異教崇拜,否則將以叛國論處。從興起到392年,經過差不多4個世紀,基督教的緩慢的、和平的擴張終於獲得了勝利。正是這種看似緩慢但很堅實的滲透,使得基督教可以適應周邊的異教世紀,而早期的基督教徒們是無法預見到自己的宗教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基督教在其滲透過程以及勝利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所受周邊異教學術的影響而做出的諸多重大調整在許多學識淵博的基督徒那裡都有所體現。他們的著作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疾病流行


第一次

第一次大流行稱為查士丁尼瘟疫,共有兩次,發生在540年~590年。並沒有明確的數字統計多少人因此死亡,不過一般相信這個疫病導致東地中海約250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衰弱了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企圖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的夢想也因此失敗。

第二次

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規模襲擊歐洲,導致歐洲人口急劇下降,死亡率高達100%。黑死病被認為是蒙古人帶來的。約1347年,往來克里米亞與墨西拿(西西里島)間的熱內亞貿易船隻帶來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不久便漫延到熱內亞與威尼斯,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估計歐洲有約2500萬人死亡,而歐、亞、非洲則共約5,500萬~7,500萬人在這場疫病中死亡。當時無法找到治療藥物,只能使用隔離的方法阻止疫情漫延。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但死亡率及嚴重程度逐漸下降。
有人認為,這場黑死病嚴重打擊了歐洲傳統的社會結構,削弱封建與教會勢力,間接促成了後來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中古騎士


名詞釋義

中世紀
中世紀
騎士,或稱武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種社會階層。在此階段的紛亂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輕人,使之成為騎士。而騎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繼承而來的,其本質也與貴族不同,除了和貴族一樣能夠獲得封地之外,騎士也必須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在騎士文學中,騎士往往是勇敢、忠誠的象徵,每一位騎士都以騎士精神作為守則,是英雄的化身(實際情況不一定是如此),歐洲的騎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相似。
訓練一個男孩成為騎士需時14年。在這段期間,受訓的男孩最初要跟隨領主夫人擔任侍童,學習禮儀;之後要學習“騎士七藝”(游泳、投槍、擊劍、騎術、狩獵、弈棋、詩歌),又要為領主或負責訓練他的騎士工作。成為騎士后,他要遵行“俠義精神”,例如效忠國王或領主、保護教會和婦孺、鋤強扶弱以及奮勇作戰等。
在中古時代,騎士除了為領主或國王作戰外,在每年的某段日子還需參與一些競技活動。這些競技活動都有特別的名稱:
兩個騎士在馬背上,以比武用騎槍(lance)將對方擊落馬的競技稱為“馬上比武”,馬上比武用騎槍和盔甲都與實戰的款式不同,比武用騎槍多半是用無尖的皇冠狀或杯型槍頭,且槍身採用空心或刻劃出溝槽(容易折斷)的白楊木,盔甲在左胸也有特彆強化的金屬板好抵抗衝擊,比武用的馬鞍亦沒有後橋,使騎士受擊后容易摔落,有時候一方落地比賽仍要以其他武器互毆,直到一方死亡、失去意識或是投降,投降或失去意識一方將會變成贏家的俘虜,家屬得要支付贖金才可將其贖回。
兩組以上的騎士進行上述的競技活動稱為“比武大會”。
這些競技活動,最早出現的用意是國王為了將貴族們調動到身邊來就近監視,亦可藉此保持騎士的戰鬥素質。

受封過程

成為騎士是每一個中古男孩的夢想,其受封儀式一開始僅僅是簡單地以劍輕拍受施者的右肩並予以授名,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此一過程漸漸變的卻十分艱苦。以下是一個中古男孩要成為騎士的過程。
1、首先,要出生於中古時代歐洲的貴族家庭。在七歲時,其將被送到另一個騎士家裡作侍童(page),以學習各種騎士的禮儀。在十四歲那年,將成為侍從(squire),接受各種訓練及學習“俠義精神”。
2、到了21歲時,他已準備成為一位騎士。在受封為騎士之前,首先要潔凈自己,然後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紅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潔凈,紅袍喻意準備隨時勇戰受傷。
3、穿好衣服后,要禁食一天,拿著劍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禱告,禱告內容包括求神寬恕己罪,聖潔己身,承諾保護教會及發誓“除強扶弱”,此時,任何不認同將獲得騎士身份的侍從的人,皆可去破壞盾牌,侍從必須以劍捍衛其盾牌。
4、最後,將送到授與者的面前。授與者會放平其劍,按在其右肩上,有時候會有一種無劍尖的慈悲之劍來專門進行此儀式,施以祝福。這樣便完成受封儀式,他亦正式成為騎士。
極少時候,侍從也會因為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而在戰場上被冊封。

教會的影響


文獻上:各大小修院都保有相當數量的書籍,在隱修院中以本篤會為最。各托缽休會也有大量藏書,並且不斷抄寫加以擴大。
教育上:修道院的學校是那個動蕩年代最安全的教育組織,並且有雖然水平不很高,但有很負責的教師。他們發展了傳統的七藝教育,開創了早期的大學。
思想上:保存並發展了希臘哲學中以亞里士多德為主的學說,“經院主義”雖然繁瑣,但卻使得形式邏輯更加精緻,為後來思想的發展做了準備。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保存並發展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之火。
藝術上:通過宗教音樂,古代曲調被保存,新的音樂理論和方法得到緩慢但堅實的發展。建築技法被保留,新的建築藝術和技術在宗教建築中體現出來。強調激烈情感和深刻體驗的繪畫雕塑藝術發展出來。

其他定義


14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源本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
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中世紀繪畫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一邊倒的趨勢。
浪漫主義運動后的19世紀下半葉,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
20世紀中葉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里,“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這段歐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