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醫學院

重慶大學下屬學院

重慶大學醫學院(School of Medicine,Chongqing University)始建於1946年, 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中,併入華西協和大學(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重慶大學以生物醫學為切入點,發揮工科優勢,開始生命與醫學領域的學科建設,其中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臨床醫學、動物學與植物學為ESI前1%學科。

據2021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重慶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共有正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31人,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9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96人;已擁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神經智能研究中心”、“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創傷急救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以及醫學公共實驗中心和實驗動物中心兩大科研服務平台,並擁有“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大學中心醫院”和“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3家三級甲等附屬醫院,以及在建多家附屬醫院。

辦學情況


截至2019年,重慶大學醫學高等研究院(醫學院)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醫學公共實驗中心和動物實驗中心兩大科研服務平台,以及“神經智能研究所”“精準醫學研究所”“創傷急救研究所”“醫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和“眼視光研究中心”等醫工交叉融合研究平台。並已逐步集聚了一支擁有外聘院士、外專千人、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校內“百人計劃”等高端人才的高水平學術隊伍,在醫學神經生物學、腫瘤學、急救與創傷醫學、分子醫學和再生醫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學科特色與優勢。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

重慶大學於1929年成立。
重大醫學院 1945 年開始籌備,並於 1946 秋開始招生,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重大醫學院由“中國公共衛生之父”陳志潛先生一手創辦,匯聚了陳志潛、謝錫臻、林志靖、黃克維等一批知名的醫學專

建國后

1952年-1956年,全國院系大調整,重慶大學醫學院被調整到了其他高校,其中參與組建了著名的華西醫科大學。重慶大學附屬沙磁醫院獨立為重慶市腫瘤醫院。但重大人對醫學的“情結”,始終有一個揮之不去並為之奮鬥的“醫學夢”。
20 世紀 70 年代,重慶大學以生物醫學為切入點,發揮工科優勢,醫工結合,開始恢復生命與醫學領域的學科建設。

學科新篇章

民國時期
重慶大學醫學院從1945年開始籌備,並於1946秋開始招生,重慶大學(成立於1929年)由此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重慶大學醫學院由“中國公共衛生之父”陳志潛先生一手創辦,匯聚了陳志潛、謝錫臻、林志靖、黃克維等一批知名的醫學專家。
新中國時期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重慶大學醫學院併入華西協和大學(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重慶大學附屬沙磁醫院獨立為重慶市腫瘤醫院。
1979年,重慶大學以生物醫學為切入點,發揮工科優勢,醫工結合,開始恢復生命與醫學領域的學科建設。
2003年,重慶大學成立醫學建設籌備小組,擬恢復醫學學科。
2012年,學校成立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院。
2017年8月,重慶大學高等醫學研究院/中心籌建系列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舉行。
2017年10月24日,重慶大學與沙坪壩區人民政府、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急救中心(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重慶大學附屬醫院;其中,與沙坪壩區共建一所三甲教學型綜合醫院,並以此為基礎共建重慶大學“直管”附屬醫院,與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急救中心共建“非直管”附屬醫院、共建重慶大學醫學高等研究院。市政府、市衛計委、重慶大學及共建醫院的領導共同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揭牌。
2018年6月,重慶大學正式成立重慶大學醫學高等研究院(重慶大學醫學院),實行獨立建制運行。醫學高等研究院作為科研機構與醫學院合署辦公,打造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醫學人才聚集高地和醫學科技創新平台,帶動重慶整體醫療水平提升。
2018年10月,重慶大學與兩江新區簽訂醫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創辦集醫、教、研為一體的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重慶大學附屬兩江醫院(重慶兩江國際醫院)。
2019年3月,重慶市腫瘤醫院划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正式命名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2019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重慶大學增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9年6月,重慶大學成立醫學部。
2019年12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划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附屬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市癌症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牽頭重慶市腫瘤防治、技術研究,培訓腫瘤專業人才。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成員單位,國家區域中醫腫瘤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單位;是國家腫瘤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專家單位、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重慶市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腫瘤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重慶市腫瘤放射治療質量控制中心、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2019年3月,重慶市腫瘤醫院划轉為重慶大學直屬管理。未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將按照重慶市的戰略定位,結合西部醫學中心建設和重慶大學“雙一流”建設規劃,秉承“敬業、誠信、求實、創新”的院訓精神和“向善向上、尚德尚學”的核心文化,積極構建“一網一鏈”腫瘤防治體系,不斷倡導創新理念與革新技術,提高醫療服務品質,積極構建腫瘤防治共同體,努力建成醫教研協調發展的研究型醫院和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滿足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各地腫瘤患者的需求。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新城路165號,創建於1929年,醫院佔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50.07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重慶市醫保定點醫院,是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等9所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是川北醫學院三峽臨床學院,是川北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碩士生培養點,是重慶醫科大學醫學超聲工程研究所三峽臨床研究基地,擁有“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範醫院”等榮譽150餘項。2019年12月31日,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划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兩江醫院

2018年10月21日,兩江新區與重慶大學正式簽署醫療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共建“重慶大學附屬兩江醫院(重慶兩江國際醫院)”,雙方將在兩江新區建設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推動兩江新區健康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

始建於1939年,前身為“中正醫院”。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健康路1號,綜合住院樓佔地8萬m2,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重慶市醫保定點醫院,先後榮獲衛生部頒發的“全國衛生應急先進集體“、“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殊榮。 2017年11月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掛牌儀式在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重慶大學與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開展“非直管”附屬醫院合作,掛牌“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